方宏
-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硬膜外预注小剂量布比卡因减少子宫全切术中牵拉反应的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硬膜外置管前针尖朝向尾侧注入小剂量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为临床提供减少子宫全切术中牵拉反应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4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硬膜外组n=10例),观察组(预注布比卡因组n=10例)。取L2~L3硬膜外穿刺,对照组穿刺后向上置管3cm^4cm常规注入2.0%利多卡因。观察组置管前调整针尖斜面朝向尾侧注入0.375%布比卡因5mL^6mL后向上置管注入2.0%利多卡因。结果:观察组无1例出现明显牵拉反应,感觉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止痛和肌松效果较好,对血压和心率影响较小。两组感觉阻滞范围和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硬膜外置管前向尾侧预注小剂量布比卡因感觉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止痛和肌松效果较好,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可减少术中牵拉等不良反应。
- 方宏
- 关键词:牵拉反应硬膜外子宫全切术
- 可乐定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观察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术前口服可乐定 ,全麻气管插管期血液动力学变化 ,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30例 (ASAⅠ级~Ⅱ级 )全麻病人随机分为可乐定组、对照组 ,可乐定组于麻醉前 6 0min口服可乐定 5mg kg,于全麻气管插管期监测并记录血液动力学变化。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诱导前后SBP ,DBP ,HR无明显变化。在插管后 1min ,3min ,5min可乐定组的各项指标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 方宏冯庆民
- 关键词: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被引量:38
- 2017年
-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使用单纯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中各项肺功能指标,麻醉恢复时间,肺部感染率及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与术前1天的基础值相比,术后第1、3天,对照组(MVV-VE)/FEV1及MVV/FEV1均显著降低,RV/TLC%显著升高,而观察组与术前基础值相比无明显变化;在术后相同时间点,观察组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肺部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而且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
- 王泽华胡文庆郭焱方宏姜涛
-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肺功能肺部感染
- 不同镇静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观察
- 2006年
- 目的:观察比较咪唑安定、氟哌利多及依托咪脂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0例(ASAⅠ~Ⅱ)择期中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各20例,A组(对照组)芬太尼,M组咪唑安定+芬太尼,F组氟哌利多+芬太尼,E组依托咪脂+芬太尼,采用双盲、对照的方法观察。其PCA泵(北京科联升华SHL1—100—2)设置为单次剂量1mL,锁定时间为5min,持续榆注剂量为2mL/h镇痛时间为48h。镇痛效果和副作用评定: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为无痛、10为剧痛,〈3为优,3~5为良,〉5为差)。②记录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指标。③记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④病人对总体印象评分。⑤芬太尼用量。结果:镇痛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0%、96%、94%、92%,且芬太尼用量A组显著大于其余3组(P〈0.05),MAP在镇痛后各时间段M组及F组低于其余两组(P〈0.05),其余各指标在各时间点各组间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A组恶心发生率高于其余3组(P〈0.05),其他副反应4组间无显著差异,4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病人总体满意度评分:A组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氟哌利多及依托咪脂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PCIA效果较好,但咪唑安定及氟哌利多对血液动力学有影响。
- 方宏
- 关键词:镇静药芬太尼静脉
- 两种复合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激反应比较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异氟醚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应激反应。方法收集2009-10~2010-06在本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4例患者资料,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n=33)和芬太尼复合异氟醚组(n=31)。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糖、皮质醇、血清白介素-6(IL-6)等指标。结果①两组间HR和MAP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复合异氟醚组MAP水平插管前比诱导前低(P<0.05),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MAP水平气腹建立后1min高于诱导前(P<0.05)。②两组间血糖、皮质醇、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IL-6水平手术结束时比麻醉诱导前明显增高(P<0.05)。两组血糖和皮质醇在手术结束时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芬太尼复合异氟醚组苏醒延迟发生率差异高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异氟醚的麻醉方法对患者有相似的应激反应,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术后不良反应更少。
- 方宏
-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