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冬
- 作品数:2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治理升级被引量:1
- 2019年
- 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文艺二小")成立于1964年,是一所以"责任教育"品牌享誉省内外的优质学校。从2009年开始,基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沈河区开始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战略,文艺二小在区内率先告别了"独善其身"的"小日子",担负起了"兼济区域"的"大责任"。文艺二小以"一强带多弱,全员、全纳、全组"的集团组建模式,先后与五所相对薄弱的小学合并重组,兴建、托管三所幼儿园,从一校一部,变为一校七址、五部、三园,成为沈阳市最大的公办小学教育集团。
- 田冬
- 关键词:办学自主权集团化办学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教师交流的有效推进
- 新《义务教育法》的核心和灵魂就是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教师交流的介个方面:一、教师交流的本质目标的透视(一)交流不是目的,本质在于促进人力资源的相对均衡。(二)摒弃交流工作中的错误观念。(三)树立正确的交流理念...
- 田冬
- 关键词:教师交流师资队伍教育公平义务教育
- 不忘核心 方显从容
- 2022年
- 做校长21年,尤其近年,我时常叩问自己,拨开办学“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芜杂表象,我们“到底为什么做”的根本是什么?有这样的叩问,源于对当前教育生态的一些反思:当下教育之所以严重内卷,学校之所以追逐时髦,师生之所以心力交瘁,家长和学生之所以疲于奔命,都是因为我们身处浮躁之中,在单一的评价体系下,忘掉了教育的核心追求。
- 田冬
- 关键词:当前教育校长办学叩问
- 升级全脑母语课程 全面实现学习力提升
- 2016年
- 沈阳市沈河区文艺二校2007年开始"以母语——汉语为特定训练环境,以校本化课程实施为载体,以提升学习力为终极目标"的课程改革。这个项目的出现,既为落实学习力的培养找到了抓手,也试图改变语文学习效率较低的局面,可谓一举两得。我们没有直接动语文课,也是出于求稳的考虑,毕竟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太重要了。"全脑母语"使教育者有了新的定位,教育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受教育者得到了新的体验。经过几年的探索。
- 田冬
- 关键词:学习力母语课程训练环境经典诵读
- 新时期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应有特征
- 2024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且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不是在原有基础上更新指标,而是对新时期教育发展模式进行迭代升级。从办学实践的角度看,学校高质量发展应该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融合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校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就是具有高度成熟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及其配套的执行标准和执行方式。因此,将广义的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等工作高度融合,为课程的高效实施提供导向、护航、后盾,是当下学校要重点努力的方向。
- 田冬
- 关键词:校长负责制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发展模式办学实践社会环境建设
- 双“三阶动态循环”责任教育课程体系的架构与实施被引量:1
- 2017年
- 双“三阶动态循环”责任教育课程体系,是以国家标准课程的深入改革为核,辅以校本化的前置和延展,搭建起的课程体系框架和课程模型。课程体系的第一个“三阶循环”,是指学校在保持自己的文化品格同时不断发展创新,课程的创新、丰富又成为学校资源与文化新的组成部分,形成课程与资源、文化发展的“三阶循环”;第二个“三阶循环”,是现阶段课程开发、实施的实践模型,即课程的一度、二度、三度开发,分别解决了基础建构、开放拓展、功能完善的问题。“动态”是说在这三次开发工程中,总有新课程和新课型的出现,但也总是有课程渐渐被其他课程、课型所吸收,形成了课程的动态更新和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 田冬
- 关键词:责任担当课程体系
- 以党建之力破解集团校师资融合难题
- 2020年
- 在推进学校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如何破解“牛奶稀释论”等质疑,做优一支和谐相融的教师团队,由此铸就集团品牌,是不少学校需要直面的问题。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文艺二校”)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从2009年开始先后五次合校,逐步发展成为沈阳市最大的小学教育集团。面对快速扩张的办学规模、快速增容的教师团队,学校党委直面挑战,坚持遵照集团化办学的工作要求,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在推动集团转型发展、品牌增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曲徽田冬
-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办学规模教师团队破解
- 指向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的“课程包”流转实践
- 2024年
- “课程包”是指学校课程内容、方法、标准等要素的总和,“课程包”的流转是产生集团效应和发展动能的基本抓手,是提高集团化办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课程包”是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教育集团的“第一生产力”,集团化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文化融合、管理整合、课程流转的过程,课程要素在结构层次间、不同校区间、资源供给链上一直流转,并在流转中去粗取精、优化增值,使学校具有应对多元学区、多样学情的能力,从而打破“扩容必稀释,做大必减质”的局面。
- 田冬张芳
- 从管理走向治理——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助推集团化办学发展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和国家意志,面对集团化办学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通过集权与分权、人治与法治、自治与共治三种方式,调整优化教育治理体系中共治主体的权责关系,自觉推动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解决学校教育管理中社会参与度不足、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最终实现"高效、公平、自由、有序"的新教育格局。
- 田冬
- 关键词:教育治理现代学校制度集团化办学
- 书记和校长的对话:岗位互换与重新定位的心路之旅
- 2024年
- 笔者田冬、曲徽,现分别担任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文艺二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在2023年3月之前,田冬是校长,曲徽是书记,并且在这个六部三园的万人集团校已经合作多年。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后,双方的岗位进行了互换。我们心里清楚,通过组织程序改变职务称呼和工作岗位容易,但要从原有的经验体系中走出来,为自己的工作进行重新定位,一定会面临很多未知的困难。因此,在履新的过程中加强沟通、真诚交心很有必要。
- 田冬曲徽
- 关键词:校长负责制工作岗位加强沟通党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