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刚

作品数:3 被引量:115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春秋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仰韶文化
  • 1篇遗址
  • 1篇遗址发掘
  • 1篇遗址发掘报告
  • 1篇石器
  • 1篇石器时代
  • 1篇抢救性发掘
  • 1篇文物
  • 1篇文物考古
  • 1篇西汉
  • 1篇墓地
  • 1篇考古

机构

  • 3篇甘肃省文物考...

作者

  • 3篇王刚
  • 2篇李永宁
  • 1篇郎树德
  • 1篇张俊民
  • 1篇赵卓
  • 1篇马建华
  • 1篇赵建龙

传媒

  • 2篇文物
  • 1篇考古与文物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5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被引量:78
2002年
圆顶山位于甘肃省礼县城东13公里,1998年2~6月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礼县博物馆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3座、车马坑1座。编号为98LDM1和98LDM3的2座墓葬,均为圆角长方形直壁土坑竖穴墓,葬具为一椁一棺。其中MI有殉人3、殉狗1;M3有殉人1。这两座墓葬出上随葬器物111件(组),主要随葬于椁盖板顶上及棺椁之间墓室西端,有铜器、陶器、玉石器及骨贝器等。M1出土有鼎、簋、壶、盘、匜、扁壶以及四轮方盒等青铜器,许多器物铸造精美、造型独特。车马坑位于M3西北约20米,为长方形坑,内随葬车马5乘,其中第1乘还葬有御奴1名,并出土许多车马器、兵器及陶器、漆器残片等。圆顶山墓葬的年代应属春秋早期,M1的墓主推测为女性;M3的墓主推测为属中等贵族的男性。这批墓葬及车马坑的发掘,为研究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秦国考古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毛瑞林李永宁赵吴成王刚姚青芳
关键词:墓地西汉春秋
甘肃礼县高寺头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被引量:13
2012年
礼县高寺头遗址,位于礼县县城西南9公里处的石桥乡高寺村西南部的小山坡上,原称之为"礼县石桥镇遗址"。1986年,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考古队进行了发掘。同时,对该遗址的各台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在第二台地多为仰韶文化早、中期的遗存。第三、四级台地则多为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存。故设置了上下两个发掘区进行了小规模的清理发掘,共清理出房址4座,灰坑8个,室内窖穴3个,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等遗物765件。均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存。
赵建龙郎树德张俊民王刚马建华赵卓
关键词:仰韶文化
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LDM4春秋秦墓被引量:41
2005年
圆顶山墓地位于甘肃省礼县城东13公里的永兴乡赵坪村西南部,与大堡子山秦公墓地隔河相望。继1998年抢救性发掘之后,2000年5月墓地又一次被盗,礼县博物馆进行了第三次抢救性发掘。编号为98LDM2、2000LDM4的2座墓葬位圆顶山墓地西侧,两墓相距约20米,均为圆角长方形竖穴土坑墓。98LDM2葬具为一棺一椁,有殉人尽其才,殉狗1。出土随葬器物102件(组)、有铜器、玉石器等。2000LDM4由于被盗严重,葬具和殉人情况不明。出土有铜器和玉器等。出土有物中铜礼器的组合为鼎、壶(方壶、圆壶)、盘、盉等,有食器、酒器和水器,许多器物纹饰精美。圆顶山秦墓的年代为春秋中晚期,两座墓葬的墓主均为男性贵族,从与大堡子山秦墓地的关系看,这里应是春秋中晚期秦国的贵族墓地。
李永宁王刚毛瑞林赵吴成
关键词:春秋抢救性发掘文物考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