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宁
- 作品数:70 被引量:409H指数:13
- 供职机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臭牡丹总黄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究臭牡丹总黄酮体外对培养的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提取中药臭牡丹的有效成分臭牡丹总黄酮,采用不同浓度分别作用于培养的Hep G2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和MTT法检测臭牡丹总黄酮对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臭牡丹总黄酮药物浓度在0.025、0.25、2.5、25、250μg/m L时的抑制率分别为5.55%、12.73%、14.84%、62.44%、76.8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牡丹总黄酮体外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 胡琦朱克俭谭小宁李勇敏
- 关键词:人肝癌细胞细胞形态学
- 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Med等有关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日期为自建库至2022年7月1日。使用Cochrane手册评估文献是否存在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4篇。治疗组在瘤体近期疗效[OR=3.13,95%CI(2.63,3.73),P<0.00001]、血清甲胎蛋白[SMD=1.77,95%CI(1.20,2.33),P<0.00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D=18.68,95%CI(10.80,26.56),P<0.0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MD=12.91,95%CI(7.94,17.89),P<0.00001]、血清总胆红素[MD=7.97,95%CI(4.17,11.77),P<0.00001]、免疫指标CD3^(+)[SMD=1.03,95%CI(0.61,1.45),P<0.00001]、免疫指标CD4^(+)[MD=7.18,95%CI(5.39,8.97),P<0.00001]、免疫指标CD8^(+)[MD=3.42,95%CI(1.67,5.16),P=0.0001]、免疫指标CD4^(+)/CD8^(+)[MD=0.31,95%CI(0.10,0.51),P=0.003]以及不良反应[OR=0.19,95%CI(0.13,0.27),P<0.0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西医治疗相比,中医药或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谌泽芳刘珍邓天好岑章敏刘馨怡金禹辰谭小宁蔡媛张振贺佐梅曾普华潘敏求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药临床疗效META分析
- 肺复康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及E-cadherin、Vimentin和TGF-β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肺复康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及癌、癌旁组织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肺复康组(17.2 g生药/kg)、5-Fu组(25 mg/kg)、Lewis肺癌模型组、正常组。检测肿瘤体积、肿瘤质量以及癌、癌旁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和TGF-β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肺复康组肿瘤体积减小(P<0.01),肿瘤质量降低(P<0.01);肺复康组抑瘤率为36%。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癌及癌旁组织E-cadherin表达降低(P<0.01),Vimentin、TGF-β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癌及癌旁组织相比,肺复康组癌及癌旁组织E-cadherin表达升高(P<0.01),而Vimentin、TGF-β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复康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间的同质粘附而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
- 夏丹李勇敏谭小宁匡朝郭建生
- 关键词:LEWIS肺癌E-钙黏蛋白
- 健脾消癌方对大肠癌肝转移模型裸鼠VEGF及VEGFR-2表达的影响
- 目的:研究中药健脾消癌方对大肠癌肝转移模型裸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
- 蒋益兰罗星李勇敏谭小宁
- 关键词:大肠癌肝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 文献传递
- 健脾消癌方调控巨噬细胞M2极化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方调控巨噬细胞M2极化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成M0型巨噬细胞,通过Transwell法构建HCT116细胞与M0型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设立空白血清对照组、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组、IL-4+空白血清组、IL-4+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组。RT-PCR法检测巨噬细胞M2极化相关基因C-C基序趋化因子22(C-C motif chemokine22,CCL22)、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表达,Transwell法检测HCT116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HCT116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IL-4+空白血清组能上调CCL22、Arg-1表达(P<0.01),下调HCT116细胞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MMP-9表达(P<0.01),增加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侵袭数(P<0.01);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组能下调CCL22、Arg-1表达(P<0.05),上调HCT116细胞E-cadherin表达(P<0.05),下调Vimentin表达(P<0.05),减少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侵袭数(P<0.01);与IL-4+空白血清组比较,IL-4+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组可下调CCL22(P<0.05)、Arg-1(P<0.01)表达,上调HCT116细胞E-cadherin表达(P<0.05),下调Vimentin、MMP-9表达(P<0.05),减少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侵袭数(P<0.01)。结论健脾消癌方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阻断HCT116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进程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
- 陈娟徐琳本蒋益兰翦林宏曾宏亮谭小宁
- 关键词:结直肠癌巨噬细胞共培养
- 人参醇提物及沉淀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人参醇提后的沉淀是否对免疫功能仍具有影响。方法:利用环磷酰胺免疫低下小鼠模型,观察人参水提物、醇提物和沉淀对小鼠免疫器官和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及给药各组小鼠胸腺、脾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g G、IL-2、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人参水提物组小鼠血清Ig G、TNF-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给药各组小鼠血清IL-2水平均较模型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水提物能提高小鼠血清Ig G、IL-2、TNF-α水平,醇提物及沉淀能提高小鼠血清IL-2水平,说明沉淀物对免疫功能也有影响。
- 李勇敏张尚华吕元谭小宁罗吉肖德华
- 中医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食管癌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6,病死率位居第4[1]。该病主要与吸烟、饮酒、食用霉变食物或腌制食品、缺乏微量元素及相关的癌前疾病或遗传因素有关。西医常采用手术、放化疗、免疫靶向等治疗手段,疗效确切。由于本病进展快,导致手术治疗难以施展,放化疗亦容易产生耐受性,免疫及靶向治疗的费用昂贵,故导致部分患者无法获益。而中医药疗法在食管癌的诊治过程中逐渐展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与特色。中医药疗法能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并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能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
- 刘馨怡邓天好刘珍谌泽芳岑章敏金禹辰谭小宁蔡媛张振曾普华潘敏求
- 关键词:食管癌中医药疗法
- 健脾消癌方对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模型肿瘤组织上皮间质转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方拮抗结直肠癌转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BALB/c-nu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及中药低、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裸鼠采用盲肠黏膜内注射HCT116细胞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模型。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予健脾消癌方10、40 g/(kg·d)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以生理盐水2 ml/100 g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4周。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钙粘蛋白、波形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量;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癌肝、肺、淋巴转移情况。结果中药高、低剂量组肝、肺、淋巴转移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的肝、肺转移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组E-钙粘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波形蛋白、TGF-β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组E-钙粘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波形蛋白、TGF-β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中药高、低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癌方通过TGF-β介导而上调E-钙粘蛋白、下调波形蛋白表达,逆转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模型肿瘤组织上皮间质转化进程,可能是其拮抗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机制之一。
- 谭小宁李勇敏罗吉罗燕蒋益兰
- 关键词: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转化生长因子Β
- 基于“肾生髓,髓养骨”理论的补肾药膳方对成骨细胞Runx2、Col-Ⅰ、MGP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补肾药膳方对成骨细胞Runx2、Col-Ⅰ、MGP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一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干预7 d,另一组予以同剂量补肾药膳方灌胃干预7 d;分别提取两组大鼠血清,将血清分别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共同培养,生理盐水大鼠血清培养为对照组,补肾药膳方大鼠血清培养为实验组,分别提取外泌体,并加入成骨细胞中。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成骨相关蛋白表达量,利用RT-qPCR法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BMSCs分泌外泌体增加(P<0.01),miR-26a-3p、miR-218-3p、miR-199b-3p表达量升高(P<0.05),Runx2、Col-Ⅰ、MGP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增多(P<0.01)。结论补肾药膳方可能通过促进BMSCs分泌成骨相关miRNA及更多成骨转化相关因子,促进成骨细胞成骨分化。
- 梁百慧谭小宁成金林林静陈燕
- 关键词:成骨细胞
- 健脾消癌方对结肠癌外泌体诱导HFL1活化成CAFs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方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来源外泌体诱导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向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活化的影响。方法:以13.1 g·kg-1的健脾消癌方灌胃SD大鼠以制备含药血清,采取超高速离心法分别提取含10%无外泌体血清培养的HCT116细胞外泌体及含20%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培养的HCT116细胞外泌体,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Zetaview)检测外泌体的粒径分布,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的标志蛋白凋亡转接基因2互作蛋白X(Alix),热休克蛋白70(HSP70),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荧光显微镜观察HFL1对细胞膜染色试剂盒(PKH67)标记的外泌体的摄取情况;将HFL1细胞分6组:空白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TGF-β1联合HCT116外泌体2 mg·L-1组,TGF-β1联合HCT116外泌体4 mg·L-1组,TGF-β1联合健脾消癌方外泌体2 mg·L-1组,TGF-β1联合健脾消癌方外泌体4 mg·L-1组,均干预48 h,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Zetaview检测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50~100 nm,结合标志蛋白Alix,HSP70和TSG101的表达证实其为外泌体,HFL1细胞与外泌体共孵育后,荧光显微镜下可看到大量外泌体被HFL1细胞所摄取;与空白组比较,TGF-β1组和TGF-β1联合HCT116外泌体组的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联合HCT116外泌体组比较,TGF-β1联合健脾消癌方外泌体组的α-SMA蛋白及mRNA水平下降(P<0.01)。结论:人结肠癌细胞外泌体联合TGF-β1可诱导HFL1活化成CAFs,健脾消癌方可通过影响α-SMA的表达水平而降低HFL1的活化能力从而达到拮抗结肠癌肺转移的作用。
- 刘佳琴罗吉李勇敏杨晓谭小宁罗燕吕元蒋益兰
- 关键词:结肠癌外泌体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