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倩
-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评价与分析痛风患者采用降浊活血益肾汤联合西药治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痛风患者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急性期采用芬必得治疗,缓解期采用别嘌呤醇;观察组于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降浊活血益肾汤及中药外敷治疗。比较2组急性期临床关节症状和疗效及血尿酸改变情况、不良反应、复发。结果:观察组血尿酸变化和临床症状积分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中药降浊活血益肾汤及中药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患者,其具有较好协同效果,降低患者血尿酸,改善临床症状。
- 陈倩倩
- 关键词:痛风中药外敷西药
-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究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强直性脊柱炎病例,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中药组患者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西药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体征改善情况、临床表现等情况,对两组患者疼痛、晨僵,胸廓活动度,腰颈髋等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测量两组患者BASDI、BASFI、BASMI、BAS-G等量化指标。结果:中药组VAS评分、晨僵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中药组患者认为疗效确切(好转+很好)占到78.9%,优于西药组的57.7%(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优于西药,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 陈倩倩郭小龙
- 独活寄生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美洛昔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观察,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美洛昔康进行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为15.8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IL-1、ICMAM-1、TNF-α、类风湿因子、血沉水平分别为(9.31±6.56)mg/L、0.16±0.11、163.94±40.79、(90.11±17.36)s、(66.63±46.52)U/m L(17.35±、10.48)mm/h,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IL-1、ICMAM-1、TNF-α、类风湿因子、血沉水平分别为(21.52±11.27)mg/L、0.33±0.15、215.89±59.52、(119.86±21.36)s、(121.14±90.42)U/m L、(34.22±17.57)mm/h。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IL-1、ICMAM-1、TNF-α、类风湿因子、血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独活寄生汤、美洛昔康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陈倩倩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独活寄生汤美洛昔康临床疗效
-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8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钠静脉滴注10~14 d,出院后给予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120万IU/月1次,连续2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针配合中药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抗链球菌素O(ASO)、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更好,可有效降低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水平,缓解患者关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倩倩
-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电针青霉素钠苄星青霉素
- 补阳还五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观察治疗前后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标(BAD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综合评价(BAS-G)评分及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ADSDAI、BASFI以及BAS-G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以及Schrber试验距离均明显增加,臀地距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ESR、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柳氮磺吡啶能够有效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血CRP及ESR水平。
- 陈倩倩刘刚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柳氮磺吡啶补阳还五汤C反应蛋白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相关危险因素及营养风险筛查的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相关危险因素及营养风险筛查情况,为临床诊治CHD患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HD患儿150例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于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1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父母的年龄、胎数、产检次数、烟草暴露情况、负性生活事件情况以及产妇营养不良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患儿相关危险因素;同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研究组患儿疾病分布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房间隔缺损(29.33%)、动脉导管未闭(24.67%)、室间隔缺损(20.67%)、法洛四联症(8.00%)以及房室间隔缺损(6.67%)。研究组父亲年龄≥50岁、母亲年龄≥35岁、多胞胎、产检次数<9次、烟草暴露、负性生活事件以及产妇营养不良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父亲年龄≥50岁、母亲年龄≥35岁、多胞胎、产检次数<9次以及烟草暴露均是CHD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患儿低度风险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而重度风险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度风险人数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儿的影响因素包括父亲年龄≥50岁、母亲年龄≥35岁、多胞胎、产检次数<9次以及烟草暴露,且患儿营养风险较高,值得临床重视。
- 陈丹丹陈丹镝鲁利群冉凤萍陈倩倩李红梅吕伟超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风险
- 胰岛素抵抗指数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指数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葡萄糖代谢情况将240例孕妇分为6组,即孕早期妊娠期糖尿病组、孕早期健康组、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组、孕中期健康组、孕晚期妊娠期糖尿病组、孕晚期健康组,每组40例,对比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血糖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结果孕早、中、晚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同期健康孕妇(P<0.05)。妊娠早、中、晚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与同期健康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早期监测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等指标能够有效预测孕妇糖尿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倩倩姚书忠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指数
- 五藤汤加减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栓形成因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初探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五藤汤加减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栓形成因子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8例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的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五藤汤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血栓形成因子、炎症指标以及细胞因子的影响,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五藤汤对患者的作用机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XB_2、6-keto-PGF_1、GMP140以及PAI-2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XB_2、GMP140、PAI-2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keto-PGF_1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指标以及细胞因子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细胞因子中,观察组患者IL-4与IL-10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IL-17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TNF-ɑ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以及TT比较无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T、FBG、D-D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加减五藤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能抑制血栓形成因子的形成,缓解患者的炎症反应,并且无不良反应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陈倩倩
- 关键词:五藤汤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