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vitamin D,Vit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前体,在钙、磷代谢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胎儿期或儿童期缺乏VitD会导致生长发育期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佝偻病为常见表现的骨骼畸形,成年人长期VitD缺乏会引起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增加发生骨软化及骨折的风险[1].VitD作为类固醇激素,不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而是通过与细胞核内Vit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来调节多种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作用[2].VDR表达于全身多个器官,如骨骼、肾脏、肝脏、小肠、免疫-内分泌系统、肌肉、大脑,所以VitD参与体内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肝脏作为VitD代谢的重要场所,其表达的25-羟化酶在VitD的活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VitD与慢性肝脏疾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