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敏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江苏省海门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语文
  • 1篇新高考
  • 1篇休息
  • 1篇休息时间
  • 1篇修养
  • 1篇勇气
  • 1篇语文味
  • 1篇真切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结构
  • 1篇中古
  • 1篇中国民族工业
  • 1篇人民教师
  • 1篇诗词
  • 1篇诗词教学
  • 1篇实业家
  • 1篇史记
  • 1篇品德
  • 1篇品德修养

机构

  • 7篇江苏省海门中...

作者

  • 7篇吴敏
  • 1篇杨妙新

传媒

  • 2篇华人时刊·校...
  • 1篇语文天地
  • 1篇语文天地(初...
  • 1篇思想政治课教...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中华活页文选...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198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有亮点,亦有预期差--关于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新高考I卷的思考
2021年
6月7日《人民教育》关于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新高考试卷的权威解读更多是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三个维度来进行并加以肯定的;而6月8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在《中国考试》发布的《2021年高考命题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则呼应了《人民教育》的解读与肯定。从《人民教育》的解读来看,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的亮点有很多,但就我们一线师生应试操作的层面而言,笔者认为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新高考I卷有亮点,亦有预期差。最大的亮点是随文设题,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能力测试;而预期差则主要表现在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两个部分。我们要理性分析预期的合理性以及预期差产生的原因,进而合理规划2022年的高三语文复习。
吴敏
关键词:亮点
试谈优良教学状态的创设
2014年
一、从课程理念看优良教学状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促使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具体的教学行为,对课堂教学状态的评估也应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在以下方面对教师提出了要求。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吴敏
关键词:教学状态品德修养热爱祖国罗森塔尔效应自主写作知识结构
我爱老师
1986年
假如有人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会不加思索地来答:当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我爱老师。我爱老师,因为他们把人类文明和知识传授给我们。上课前,老师们都要专心致志地备课。上课时。
吴敏
关键词:人民教师休息时间
谈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语文味”
2018年
高中古诗词教学面临教师教得难、学生学得难的困境,古诗词教学效果远不如人意,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磨灭,难以满足新课标教学要求,被批评过于关注古诗词的"工具性",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破解这一困境,程少堂老师在2001年正式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经过十多年的时间,"语文味"概念已经逐渐发展为新教学理念。
吴敏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语文味情感内涵
别样的视角领略更为真切、立体的张謇
2022年
张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中国民族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毛泽东主席在谈到中国的工业发展时曾说:“(中国)最早有民族轻工业,不要忘记南通的张謇。”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专门谈到张謇,称赞他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张謇,学习张謇。了解一个人,我们可以阅读人物传记,观看影视纪录片,浏览学术论文,但无论作者、导演,还是研究者,他们的作品中都不可避免地会打上他们某些主观的烙印,因而,这样的了解与真实的人物总隔了一层。巧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今年3月份刚刚出版了一本由杨妙新选注的《张謇散文选读》。
吴敏
关键词:中国民族工业民族企业家慈善家实业家
《校园文化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校本化创新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综述
2018年
高中作文教学的校本化创新是我校长期以来一直思考并实验的一个课题。三年前由高迎九和吴敏将它申报成为了'十二五'省级规划课题(课题编号D/2015/02/315),经过三年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校园文化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校本化创新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并已于近期通过了结题评审,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吴敏杨妙新
关键词:高中作文校本化
记述稍异,情感甚迥——比较阅读《资治通鉴·巨鹿之战》与《史记·项羽本纪》
2021年
经典名篇《史记·项羽本纪》,其中的“巨鹿之战”乃“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然而将其与《资治通鉴·巨鹿之战》中的相关段落进行比较,会发现二者的记述稍有差异。透过差异,分析比较合理性,进而能体会史家不同的情感。
吴敏
关键词:编年体纪传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