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亮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眉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主干的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 2011年
-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MSCTA)了解腹腔动脉(CA)、肠系膜上动脉(SMA)主干的活体解剖情况,为影像学诊断及临床诊治提供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200例成人增强扫描于动脉期采集的容积数据,应用薄层横断性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法重建,观察CA、SMA主干相对于脊柱的开口位置,测量CA和SMA主干的直径、与矢状面夹角及与矢状面的夹角、两动脉开口在身体长轴线的间距。结果 200例中CA、SMA主干均能清楚显示并测值。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反映CA、SMA主干的解剖细节和相互关系。
- 汪小舟黄明亮张华山邓建永徐仲明
- 关键词: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
- 慢性硬膜下血肿54例的CT诊断报告被引量:1
- 2002年
- 张华山黄明亮邓建永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CT
- 腹壁下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在其穿支皮瓣移植术前的指导作用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腹壁下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AP)移植修复术前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欲行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患者31例,术前予腹壁下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所获得的数据在CT工作站上进行三维图像重建与分析,观察腹壁下动脉解剖结构及分型,分别测量腹壁下动脉开口、分支、走行、主干直径、起始部距离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术前根据腹壁下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推荐手术使用最佳穿支。将移植术中观察到的情况与三维重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1例患者均成功建立腹壁下动脉穿支三维模型,术中观察到腹壁下动脉及其分支的数量、位置及走行等与三维模型中观察到的情况一致;31例患者中,除l例患者会阴部皮瓣坏死外,其余皮瓣均存活良好,存活率为96.77%。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壁下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能够在移植修复术前给予准确定位,为移植修复术选择最佳穿支,提高皮瓣存活率。
- 周军汪小舟徐仲明黄明亮杨晓黎
-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穿支CT血管成像三维成像
- Arnold—Arnold—Chiari畸形的MRI诊断
- 2010年
- 目的探讨Arnold—Chiari畸形的MRI影像表现,评价MRI对Arnold-Chiar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I及手术证实的21例Arnold-Chiari畸形的MRI表现。结果Arnold-Chiari畸形I型16例Ⅱ型4例,Ⅲ型I例,Ⅳ型病例未发现,17例伴有脊髓空洞。结论MRI能清楚显示Arnold—Chiari畸形病灶的部位、形态及准确分型是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脊髓空洞是Arnold-Chiari畸形的主要合并症。
- 李仲华张华山黄明亮
- 关键词:MRI
- 成人永存左上腔静脉的MSCT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评价MSCT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临床证实PLSVC的成人患者MSCT图像特征.结果 4例成人PLSVC全部为Ⅰ型,颈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垂直静脉后向下走行汇入右心房冠状静脉窦.4例患者冠状静脉窦增宽,平均为17.72mm.4例患者右侧上腔静脉均存在,与PLSVC间无交通支.结论 MSCT检查准确性高,能详细显示PLSVC走行等细节情况,是一种无创、方便、实用的检查手段,对于PLSVC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 邓建永陈光强李勇朱建兵张华山黄明亮郭锐
- 关键词:MSCT永存左上腔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