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从华 作品数:53 被引量:1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西昌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治疗方法案例及费用评估分析 2022年 探讨急性消化道出血不同急诊治疗方法的疗效,并评估费用的差异。方法:选取438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药物治疗者纳入甲组,胃镜下治疗者纳入乙组,统计疗效及费用差异。结果:甲组危险性患者比例少于乙组,院内胃镜比例、急诊胃镜比例、收住院比例、24h胃镜完成率均低于乙组,甲组平均输血量少于乙组,平均住院时间多于乙组,入住ICU时间多于乙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采取胃镜治疗取得的疗效满意,缩短了住院时间及入住ICU时间,但不同方案治疗对综合费的影响不大。 徐元宾 范从华关键词:急性消化道出血 急诊 彝族地区急诊医疗纠纷形成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2011年 我院处于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急诊患者中彝族患者占有很大比例,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纵深推进,患者的法律意识、经济意识和医疗需求意识的不断增强, 范从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救治体会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6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洗胃、胆碱酯酶及预防呼吸衰竭、脑水肿等症状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69例患者经急诊救治后,有67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患者中,有1例患者是因肺部感染而死亡,1例患者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及时进行毒物清除,给予抗胆碱酯酶药物与对症治疗等,能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救治。 吕虎 范从华关键词:有机磷农药 中毒 急诊救治 彝族地区县级医院急诊科医生工作及身心压力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对凉山彝族地区县级医院急诊科医生工作压力状况的调查,探讨急诊医生工作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凉山彝族地区县级医院64名急诊科医生和55名普通医生,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县级医院急诊科与普通医生在专业信心和医疗自我满意度方面,工作量和工作环境方面,人际关系、情感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山彝族地区县级医院急诊科医生工作压力大,建议全社会和卫生主管部门重视急诊科医生,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急诊工作环境,维护急诊科医生的健康。 范从华关键词:急诊科 医生 工作压力 山区急性马桑中毒48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山区急性马桑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8例山区急性马桑中毒患儿实施早期积极综合抢救措施,分析其临床特点、临床疗效及转归。结果 48例患儿,治愈45例,占93.8%,放弃治疗3例,占6.2%。结论急性马桑中毒患者全部是山区儿童,每年5、6月发生,及早发现、早期彻底洗胃和镇静是抢救的关键,综合抢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 范从华 周丽霞关键词:马桑中毒 降钙素原对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5年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治的意义。方法 选定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05名急诊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并同步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5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动态对比两组参与者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等炎症指标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进一步根据28d病死率将观察组患者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对比PCT、WBC、APACHEⅡ评分等不同指标对于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预测的受试者特征操作曲线(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AUC)。结果 在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中,炎症标志物如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II(APACHEⅡ)评分以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观察组均显著升高,且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进一步分析观察组中死亡组与生存组,结果 显示,死亡组的PCT、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而其他炎症指标则未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在预测脓毒症死亡风险方面,PCT相较于CRP、WBC和N%显示出更优越的预测能力(P<0.05),与APACHEⅡ评分相比,PCT在统计学上并未显示出显著差异(P>0.05),同时,低于SOFA评分(P<0.05)。结论 PCT测定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展现出显著的优越性,相较于传统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其诊断效能更为突出,PCT水平越高,患者死亡风险越高;将其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 范从华关键词:降钙素原 脓毒症 诊治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于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诊疗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招募180名老年脓毒症患者,依据其在急救过程中的休克状态,将其划分为非休克组(112名)与休克组(68名)。入院后随访观察30d,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30)和死亡组(n=50)。对比不同组别患者N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DW(红细胞分布宽度)值以及NLR、RDW值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的相关性。结果 急诊时,NLR、RDW以及APACHEⅡ评分比较,休克组较非休克组明显更高(P<0.05);预后死亡组较生存组明显更高(P<0.05)。NLR、RDW单独预测患者死亡风险时,AUC、95%CI显著低于APACHEⅡ评分(P<0.05),二者联合应用时AUC、95%CI与APACHEⅡ评分相当(P>0.05)。结论 NLR、RDW能够较好的评估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患者预后情况,二者联合应用的预后评估准确性与APACHEⅡ评分相近。 范从华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红细胞分布宽度 脓毒症 4种评分系统评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简单临床评分(SC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评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实施院前急救的685例急诊患者分别进行MEWS评分、REMS评分、SCS评分和SIRS评分,追踪患者的预后,并以当次入院病死率为根据,比较4种评分系统不同分值段的病死率差异,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4种评分系统评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准确性。结果:存活与死亡患者的MEWS评分、REMS评分、SCS评分和SIR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REMS评分、SCS评分和SIRS评分的分值越高,病死率越高,各分值段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60、82.31、151.94、72.49,P均<0.05);MEWS评分、REMS评分、SCS评分和SIR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0.758、0.829和0.695,以SC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MEWS评分、REMS评分、SCS评分和SIRS评分均能对院前急诊患者的病死率进行预测,准确度SCS>MEWS>REMS>SIRS,SCS评分更能准确地对院前急救患者进行早期预后评估。 范从华 吕虎 王舫 张岚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院前急救 院前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院前心脏骤停(CA)复苏流程中最佳方法。方法将60例院前心脏骤停(CA)患者,分成两组,A组(即标准CPR组n=30)和B组(即胸外心脏按压组n=30)。A组在复苏流程中按照标准CPR方法进行复苏;B组在复苏流程中以胸外心脏按压为主进行复苏。观察两组开始复苏的时间,初期复苏成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开始复苏的时间无差异性P〉0.05;初期复苏成功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标准CPR法与胸外心脏按压在院前初期复苏的效果无差异性,两种方法均可用为院前复苏,但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应首先采用。 范从华关键词:院前急救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垂直褥式减张缝合在胫前感染伤口二期缝合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垂直褥式减张缝合胫前感染伤口二期缝合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6月-2018年12月胫前伤口感染,需行二期缝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为40例,一组为垂直褥式减张缝合组,另一组为单纯间断缝合组。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拆线时间。结果垂直褥式减张缝合和单纯间断缝合在愈合等级中没有差异(P=0.228),垂直褥式减张缝合拆线时间小于单纯间断缝合拆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垂直褥式缝合在胫前创口二期缝合中可以缩短拆线时间,在胫前感染伤口中有着重要作用。 吕虎 左文 范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