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肝素给予时机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ACE发生率及血清心肌标志物达峰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肝素给予时机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血清心肌标志物达峰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200例行PCI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信封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术中予以肝素)和试验组(n=100,行PCI时立即予以肝素)。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MACE发生情况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术前活化凝血时间(ACT)更长,血栓抽吸占比、慢血流发生率更低,血管开通时间、肝素给药时间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达峰时间更短,术后72 h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E/A)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MACE总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后10 min、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1 h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PCI的AMI患者,行PCI时立即予以肝素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减少MACE发生,改善预后。 罗磊 任小鹏 王文锋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肝素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左心房功能评估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评估左心房功能在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独立预后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散斑跟踪超声心动图检测整个心动周期内的窦性心律,对使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进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治疗的239例HFPEF患者进行左心房功能评估。结果LA应变峰值越低即LA功能障碍,则患者年龄越大、房颤和左室肥厚发生率越高、左室和右室收缩功能、左室舒张功能越差。29个月的平均随访期(IQR 16-41)中61例患者(25.5%)经历了CV死亡、HF住院治疗和猝死的主要复合终点。LA应变峰值越低,复合终点(HR 0.95,95%CI 0.93~0.98;P=0.008)和HF再住院率(HR 0.94,95%CI 0.91~0.97;P=0.004)的风险越高。在调整临床混杂因子后,LA应变率仍与HF住院治疗显著相关。结论HFPEF患者中LA功能障碍与HF再住院率的高风险相关,且独立于潜在的临床混杂因子。 黄学斌 罗磊 谢园星 赵萍 王文锋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舒张性心力衰竭 预后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坎地沙坦酯片,2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糖尿病患者使用生理盐水10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超声心电图指标和6 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51%、93.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指标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心脏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均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超声心电图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能逆转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重塑,改善运动功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杨娜 梁晗 罗磊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坎地沙坦酯片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左室舒张末内径 6MIN步行距离 急诊PCI术前服用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服用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100例,术前常规治疗)和观察组(100例,术前常规治疗+替格瑞洛)。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储备分数(FFR)、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高于常规组,微循环抵抗指数(IMR)、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常规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LVESV)、左室舒张期末容量(LVEDV)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再发心绞痛、靶血管重建、心源性死亡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服用替格瑞洛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冠动脉微循环,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而改善预后情况。 任小鹏 罗磊 王文锋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室性心律失常中联合应用胺碘酮和中成药稳心颗粒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室性心律失常中联合应用胺碘酮、中成药稳心颗粒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实验组进行胺碘酮、中成药稳心颗粒联用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律失常治疗疗效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服用硝酸甘油量为(284.30±57.20)mg显著少于对照组,对照组疗程期间发生心绞痛次数为(22.33±5.12)次,实验组疗程期间发生心绞痛次数为(15.60±2.15)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室颤及室性早搏例数分别为1例与2例,对照组室颤及室性早搏例数分别为8例与12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室性心律失常中联合应用胺碘酮、中成药稳心颗粒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相关临床症状。 罗磊 罗磊 杨娜 梁晗 肖婷 许新录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和房颤的关系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房颤(AF)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商洛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218例CHF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相关病史、血液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及颈部血管超声结果。根据是否AF将218例患者分为AF组和窦性心律组。结果218例患者中,有49例合并AF,169例为窦性心律,AF发生率为22.5%。与窦性心律组相比,SUA水平在AF组明显升高。AF组的年龄比窦性心律组更高[(64.32±9.87) vs (56.78±10.14)岁,P<0.05。];射血分数前者比窦性心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包括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等在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AF组比窦性心律组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AF组也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水平为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F组患者有更高的SUA水平和更差的心功能。 肖婷 张献斌 罗磊 杨娜 梁晗 许新录关键词:心力衰竭 尿酸 心房颤动 艾司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近期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艾司洛尔+地尔硫卓)和对照组(地尔硫卓),各6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1%,对照组为7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raunwald分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CK-MB、c Tn I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艾司洛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Braunwald分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CK-MB、c Tn I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杨娜 刘冰 梁晗 罗磊 肖婷关键词:艾司洛尔 地尔硫卓 心绞痛 疗效 影响因素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心内科住院部与门诊部收治的CHF病人14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42名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采用酶循环法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大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血清Hcy水平明显增高,LVEDD明显增大,LVE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存活组血清Hcy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LVEDD明显小于死亡组,LVEF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cy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514,P <0.001),与LVEF呈负相关(r=-0.601,P <0.001)。结论血清Hcy水平在CHF病人中的水平明显升高,且与CHF病人心功能与预后状况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CHF病人病情程度与预后评定的生物学指标。 罗磊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射血分数 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服用依那普利,观察组采用呋塞米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呋塞米和依那普利治疗CHF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罗磊 张怡关键词:呋塞米 依那普利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46例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研究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BNP、心功能指标水平及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9.04%)高于对照组(7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BN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 <0.05),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降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M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能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控制疾病发展,减少不良反应。 罗磊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参麦注射液 B型利钠肽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