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大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足口病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5年
-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的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对儿童健康成长构成了重大威胁。其发病机制涉及内容广泛。手足口病的病原以肠道病毒71型及柯萨奇A16型最多见,患者个体危险因素及环境因素可能参与了其发病机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变化,肠道病毒的特异受体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等在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已被提出及验证。目前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现将手足口病发病机制相关的诸多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赵延大高有方
-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机制细胞因子细胞免疫
- 右美托咪定在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治疗心率增快的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者中的疗效、用法及安全性。方法将心率增快的重症HFMD患者随机分为DEX组(n=36)、对照组(n=29),比较两组心率控制率、肺水肿/出血发生率;观察DEX应用时间、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DEX组1 h及24 h的心率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3%vs 34.48%,91.67%vs62.07%,P<0.05),肺水肿/出血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有效剂量为(0.86±0.28)μg/(kg·h),中位起效时间为25 min,停药时间为(36.00±14.01)h。2例停DEX后心率反弹。结论 DEX可有效控制重症HFMD的心率,治疗剂量下安全有效。
- 赵延大张雪云高有方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手足口病心率
- 降钙素原在猩红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及发热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猩红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表达及其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发热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猩红热组患儿59例,流行性腮腺炎组(对照组)患儿44例,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水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CRP、发热情况等因素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猩红热组患儿血清PCT水平与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CRP、发热天数、体温高峰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在猩红热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猩红热组PCT浓度高于流行性腮腺炎组[(0.49±0.97)ng/mLvs(0.06±0.0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猩红热患儿的PCT水平与CRP、体温高峰、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具有相关性(r=0.457、0.234、-0.248、-0.215,P均<0.05),与发热天数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的曲线下面积为0.89,血清PCT诊断阈值取0.10ng/mL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40%和81.40%。结论猩红热患儿血清PCT水平与CRP、体温高峰呈正相关,血清PCT在猩红热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 赵延大邵盼盼高有方
- 关键词:猩红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