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婷

作品数:20 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新生儿
  • 4篇静脉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留置
  • 3篇护理
  • 3篇产儿
  • 2篇导管
  • 2篇低出生体重
  • 2篇低出生体重儿
  • 2篇新生儿护理
  • 2篇治疗新生儿
  • 2篇脐静脉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静脉导管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PICC
  • 2篇超声

机构

  • 18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张掖市人民医...

作者

  • 18篇杨婷
  • 10篇高红霞
  • 7篇唐建明
  • 5篇王有亮
  • 4篇易彬
  • 3篇顾琦
  • 3篇谈笑
  • 2篇王鸿雁
  • 2篇郭宇
  • 2篇丁晓华
  • 1篇石静云
  • 1篇苏婕
  • 1篇冯晓英
  • 1篇刘小宁
  • 1篇王建荣
  • 1篇姚东刚
  • 1篇陈小霞
  • 1篇蒋成鹏
  • 1篇李桂荣
  • 1篇王晓龙

传媒

  • 4篇中华新生儿科...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甘肃科技纵横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蓝光照射结合抚触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黄疸指数的影响被引量:57
2019年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结合抚触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黄疸指数的影响,为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9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蓝光照射结合抚触治疗,持续治疗5d。对比两组患儿每日有效睡眠时间、初次排便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胎便排空时间、治疗前后黄疸指数和血清胆红素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每日有效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初次排便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胎便排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儿腹泻、发热、烦躁、皮疹及哭闹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蓝光照射结合抚触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黄疸消退,减少黄疸指数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缩短患儿治疗时间,促进机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唐建明陈小霞杨婷冯晓英高红霞
关键词:蓝光照射抚触新生儿黄疸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
浅析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2018年
在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今天,医疗保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特别是在新生儿护理阶段。新生儿是夫妻之间爱情的结晶。从出生那一刻起,每一个细节的微妙变化都会影响到父母和社会。幼儿免疫发展尚未完善,其生理功能正处于调整和适应的阶段,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会有许多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发现和改进,尽早进行预防性工作,以便能够很好地照顾新生儿,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牛青芳杨婷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
脐静脉导管管端移位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前瞻性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脐静脉置管后7 d内不同时间点脐静脉导管(umbilical vein catheter, UVC)管端移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成功留置UVC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置管后记录UVC管端位置、脐带残端长度、体重、腹围, 并分别在置管后2、24、48、72 h及7 d进行监测。分析管端位置、脐带残端长度、腹围及体重变化情况。根据UCV管端是否发生移动以及移动的方向分为非移位组、向内移位组和向外移位组。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或Kruskal-WallisH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157例患儿纳入研究, 其中向内移位51例, 向外移位62例, 未移位44例。3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剖宫产、置管时龄、镇静、喂养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置管后2、24、48、72 h及7 d UVC管端移位率分别为0、27.4%(43/157)、27.2%(31/114)、25.3%(21/83)和29.0%(18/62);24、48、72 h及7 d累积移位率分别为27.4%(43/157)、47.1%(74/157)、60.1%(95/157)和72.0%(113/157)。与非移位组相比, 置管后24、48 h向内移位组脐带残端长度较短[分别为0.5 cm(0.4~0.5 cm)与0.6 cm(0.5~0.8 cm)、0.4 cm(0.3~0.5 cm)与0.5 cm(0.5~0.6 cm), Z值分别为-5.55和-3.69, P值均<0.05], 置管后48、72 h腹围增加较少[分别为0.6 cm(0.5~1.0 cm)与0.9 cm(0.7~1.2 cm)、0.6 cm(0.3~0.9 cm)与0.9 cm(0.7~1.3 cm), Z值分别为-2.03和-2.09, P值均<0.05]、体重下降百分比较多[分别为-4.7%(-6.0%~-3.6%)与-3.1%(-3.7%~-2.2%)和-6.0%(-7.5%~-5.0%)与-3.9%(-5.1%~ -2.4%), Z值分别为-3.75和-2.96, P值均<0.05];与非移位组相比, 置管后24、48、72 h及7 d向外移位组腹围增加较多[分别为1.6 cm(0.9~1.9 cm)与0.7 cm(0.5~0.9 cm)、1.5 cm(1.2~1.8 cm)与0.9 cm(0.7~1.2 cm)、1.7 cm(1.3~1.9 cm)与0.9 cm(0.7~1.3 cm)和1.6 cm(1.1~1.9 cm)与0.9 cm(0.6~1.3 cm), Z值分别为-4.82、-4.79、-3.74和-3.09, P值均<0.05]。结论 UVC使用期
陈冠初传华杨婷唐建明谈笑殷婷婷高红霞
关键词:脐静脉导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异物游走
新生儿出院准备度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编制新生儿出院准备度量表,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定义概念、构建量表条目池、预调查、筛选条目和修订量表,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量表;便利选取2021年1月至8月在甘肃地区7所医院出生的837名新生儿及其看护者进行正式调查;分别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结果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8,重测信度为0.73,Spearman-Brown分半系数为0.94。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4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47%,且各因子载荷绝对值均大于0.40。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SRMR=0.05,CFI=0.98,NFI=0.98,NNFI=0.98和IFI=0.98,模型拟合良好。结论编制的新生儿出院准备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临床医护人员评估新生儿看护者出院后看护能力的工具。
曹文珮李桂荣郭宇王鸿雁杨婷高红霞张蓉芳王晓龙杨丽娜刘小宁
关键词:家庭护理新生儿护理量表信度
巨大儿经外周不同穿刺部位静脉置入PICC留置导管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巨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同穿刺部位留置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行PICC置管巨大儿13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并比较PICC留置...
杨婷郭宇王鸿雁
关键词:巨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部位留置导管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膜式狭窄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膜式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8年1~12月内镜下行十二指肠球囊扩张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膜式狭窄患儿的资料,患儿均于胃镜直视下置入8 mm球囊扩张管进行反复扩张,有孔型隔膜由导丝引导置入,无孔型隔膜先用活检钳钳取一腔隙孔道再置入,扩张后内镜通过原狭窄处顺利进入十二指肠狭窄远端肠管为有效.结果共纳入4例患儿,均在内镜下行球囊扩张术成功扩开隔膜,术后无消化道出血和穿孔,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术后随访6~12个月,患儿均无呕吐,复查上消化道造影无梗阻征象,体重增长正常.结论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膜式狭窄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王翠翠王有亮蒋成鹏杨婷祁英文顾琦
关键词:十二指肠梗阻球囊扩张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和传统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61例行传统阑尾切除术的患者为传统组,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58例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相较于传统阑尾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手术损伤、促进了术后恢复、降低了医疗费用,安全性更高,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有亮杨婷顾琦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疗效
小剂量红霉素在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术后肠道恢复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CMI)术后肠道恢复中的作用,以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方法以我院2006-01~2013-12间收治的因CMI行Lad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治疗的35例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儿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3 mg/( kg? d)的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入进行治疗,1次/d,5 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患儿(52.9%),观察组患儿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经口喂养、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儿,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治疗中应用小剂量红霉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王有亮杨婷
关键词: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红霉素肛门排气
一种能留取儿童尿液的纸尿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留取儿童尿液的纸尿裤,属于辅助医疗工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纸尿裤在留取儿童尿液时效果不好,不利于后续检测的技术问题。包括纸尿裤本体,纸尿裤本体内设有外壳,外壳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条形孔,外壳的上端固...
杨婷殷婷婷王有亮
PIEZO1基因变异致淋巴管畸形6型1例
2024年
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期起病的淋巴管畸形6型患儿,胎儿期全外显子检测结果为PIEZO1基因c.3025C>T(pQ1009*1513)、c.3061T>A(p.W1021R)复合变异,生后发现大阴唇水肿、单侧少量胸腔积液,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双侧胸腔积液、乳糜胸等表现,生后20 d自动出院,随访至生后3个月,仍有气促症状。
陈冠初杨婷苏婕唐建明易彬高红霞
关键词:胸腔积液新生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