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彩霞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用药
  • 1篇植入
  • 1篇植入式输液港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肉芽肿性
  • 1篇肉芽肿性乳腺...
  • 1篇乳管
  • 1篇乳管镜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乳腺炎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上臂

机构

  • 5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5篇伍彩霞
  • 3篇韩旎
  • 2篇连臻强
  • 2篇李清华
  • 1篇万舰
  • 1篇穆小萍
  • 1篇于海静
  • 1篇谢四梅
  • 1篇王颀
  • 1篇张安秦
  • 1篇韩晓蓉
  • 1篇王永南
  • 1篇赵丽梅
  • 1篇马健
  • 1篇刘祎婷

传媒

  • 2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循证护理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塞丁格联合DSA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体会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结合DSA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一例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S)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改良体位训练,术中运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结合DSA成功进行PICC置管。结果置管过程顺利,术中DSA及术后胸片显示PICC导管末端位置准确,在整个化疗过程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最终完成整个化疗疗程。结论超声引导下塞丁格联合DSA技术行PICC置管术,穿刺导管成功率高,导管定位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韩旎伍彩霞李清华张安秦唐璜
关键词:PICCDSA超声引导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置管流程的证据总结
2022年
目的:系统检索和评价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置管流程的最佳证据。方法:根据循证资源检索的“6S”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英国国家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NICE)、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美国国家临床指南中心(NGC)、PubMed、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医脉通、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有关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相关指南、临床决策、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专家共识、证据总结,从中提取相应证据并进行质量评价。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6月。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4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从操作人员资质、置管前评估与准备、感染预防和控制、穿刺血管部位的选择、置管方式、注意事项6个方面,总结出了30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目前有关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置管流程的最佳证据,为规范医护人员的置管流程及行为提供了循证学依据。
唐璜钟雪梅李清华伍彩霞韩旎
关键词:循证护理
戊二醛快速高水平消毒法在乳管镜消毒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乳头溢液是乳腺门诊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仅次于乳腺疼痛和乳腺肿块[1]。虽然乳头溢液通常见于一些良性乳腺导管内肿瘤(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但据文献报道,乳腺癌引起乳头溢液的发病率可达5.0%~23.9%[2-3]。近年来,乳管镜已经成为乳头溢液诊断的主要手段。乳管镜是精密、昂贵的仪器,选择消毒剂的原则是既要消毒可靠,保证患者安全,又不损坏导管镜。常见的消毒方法有:戊二醛消毒法、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法和离子体消毒法等。软式内镜消毒剂的选择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国家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也只作宏观规定,对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并未特别说明,仅有推荐使用的高效消毒剂[4]。目前国际上推荐使用戊二醛浸泡消毒内镜,可达到高标准消毒要求,但其消毒时间由内镜的种类及患者感染状况而定。总而言之,国内外对于乳管镜的消毒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方法。随着乳腺门诊患者日益增多,乳管镜的消毒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乳管镜检查的实施。因此,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病中心自2017年1月起采用改良的2%碱性戊二醛溶液快速浸泡消毒法对乳管镜进行高水平消毒,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韩旎范云飞韩皠伍彩霞连臻强
关键词:戊二醛消毒
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腋窝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病中心379例临床分期为T1-2NOM0期、行SLN活组织检查之后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SLN转移(SLN+)患者共125例,包括70例nSLN转移者(nSLN+组)和55例nSLN未转移者(nSLN-组)。应用X2检验及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逐步回归法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nSLN转移的关系。结果44%(55/125)SLN阳性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仅限于SLN。单因素分析显示,nSLN转移与原发肿瘤直径、淋巴结外转移、阳性SLN数目、ER和PR状态有关(Z=-2.075,P=0.038;χ2=8.545,P=0.003;χ2=4.344,P=0.037;χ2=4.216,P=0.040;χ2=6.186,P=0.013)。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外转移、阳性SLN数目≥2枚、PR(+)为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OR=4.114,95%CI:1.550—10.919,P=0.005;OR=2.454,95%CI:1.027~5.867,P=0.043;OR=0.370,95%CI:0.165—0.832,P=0.016)。结论淋巴结外转移、阳性SLN数目≥2枚及PR(+)的SLN阳性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nSLN转移。
万舰王永南韩晓蓉刘祎婷伍彩霞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肿瘤转移
肉芽肿性乳腺炎棒状杆菌检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早期明确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脓液中是否感染棒状杆菌,并根据结果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指导早期临床抗菌用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中心诊治并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共42例,应用PCR方法检测患者脓液中的棒状杆菌。阳性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单纯抗生素、抗生素+激素及单纯激素,阴性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抗生素+激素及单纯激素。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及治愈率。结果治疗感染棒状杆菌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抗生素方案包括短效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及长效抗分枝杆菌三联药物。42例患者,PCR检测脓液明确棒状杆菌阳性21例,术后复发率23.5%。单纯抗生素组、抗生素+激素组及单纯激素组对感染棒状杆菌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4,P=0.036)。PCR检测棒状杆菌阴性21例,术后复发率16.7%,抗生素+激素组及单纯激素组对无细菌感染的GM患者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9,P=0.719)。结论GM患者及早发现棒状杆菌的感染对临床指导亲脂抗生素的应用有意义。
陈惠娴于海静谢四梅连臻强马健穆小萍伍彩霞赵丽梅王颀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棒状杆菌抗生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