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时
-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网塞型补片修补术后复发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网塞型补片修补术后复发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8年4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行网塞型补片修补术治疗后复发169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随机数表分为经腹膜组和全腹膜外组。经腹膜组再次行腹膜疝修补术,98例;全腹膜外组再次行全腹膜外修补术,71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急慢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等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复发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等情况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经腹膜组和全腹膜外组患者术后手术时间分别为(41.14±7.54)min、(42.53±4.5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膜外组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14±4.51)ml、(6.70±1.50)min,与经腹膜组(12.94±4.08)ml、(5.10±1.3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膜外组患者术后1、7、15和30 d后的VAS评分分别为(6.81±1.90)、(5.74±1.70)、(4.45±1.81)、(3.35±0.63)分,均低于经腹膜组(7.49±1.23)、(6.68±1.31)、(6.22±2.19)、(5.42±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膜外组复发率为0.70%,明显低于经腹膜组的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并发症血清肿、尿潴留、切口及阴囊水肿、切口感染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组神经感觉异常13例(13.27%)明显高于全腹膜外组3例(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经腹膜疝修补术,腹腔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网塞型补片修补术后复发疝,术中出血小,术后恢复快,可有效缓解术后急慢性疼痛,神经感觉异常发生率及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 徐时俞晓峰
- 关键词:复发疝急慢性疼痛疝修补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激反应及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激反应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能量代谢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血清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等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测血清白蛋白(PA)、前白蛋白(PLB)、血红蛋白(HLB)等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助减少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恢复,可能于缓解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等因素有关。
- 徐时
-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腹腔镜应激反应能量代谢
- 术前减黄对阻塞性黄疸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行术前胆道引流(PBD)的有效性。方法 以“术前胆道引流”和“随机对照试验(RCT)”为关键词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CNKI等数据库搜索2015年10月前的所有中文和英文文献。使用Stata12.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合并效应量用风险比(RR)或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来估计。结果 6篇RCT,共498例良性或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BD组和非PBD各249人)符合纳入标准。PBD组和非PBD组的术后并发症(RR=0.966,95%CI:0.775-1.203,P=0.757),住院时间(WMD=2.409,95%CI:-0.970-5.788,P=0.162)和治疗的病死率(RR=1.156,95%CI:0.660-1.027,P=0.06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并发症方面PBD组比非PBD组患者有显著增加(RR=1.445,95%CI:1.027-2.033,P〈0.05)。结论 现阶段术前行胆道引流减黄治疗在增加着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并没有为梗阻性黄疸患者带来其他好处,因此,在RCT中不推荐常规行PBD治疗。
- 郁晓峰俞晓峰姚韩徐时
- 关键词:黄疸术前胆道引流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深部补片感染一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者男,72岁,于2011年收入我院。30个月前因右侧腹股沟斜疝行右侧腹股沟斜疝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短时间内敷料渗出较多,经换药后拆线出院。6个月后切口逐渐鼓起、破溃,出现窦道,多次住院换药不愈,表现为时有表面愈合,时有破溃渗出,逐渐出现切口周围大面积皮肤慢性炎性反应浸润,慢性窦道形成,局部疼痛不适,影响日常生活。最终经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决定行二次手术。
- 卞力军徐时
- 关键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右侧腹股沟斜疝补片深部切口周围
-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分类与其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影像学检查BIRADS(乳腺影响报告数据系统)分级与其临床病理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与钼靶、MRI分类呈正相关性(R=0.328,P=0.009;R=0.281,P=0.026)。乳腺癌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分级与钼靶分类呈正相关性(R=0.267,P=0.034;R=0.268,P=0.034)。乳腺癌肿瘤组织分级与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表达呈负相关性(R=-0.019,P=0.031;R=-0.189,P=0.042)。HER-2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与B超和MRI分类也有一定相关性,ER阳性表达与钼靶分类相关,PR阳性表达与MRI分类相关。结论肿瘤组织学分级与BIRADS分类存在相关性,可根据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做出初步判断。
- 熊文徐时吴东进吴泽明唐波
- 关键词:乳腺肿瘤影像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指标
- 用手术疗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用手术疗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放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观察组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4例(占患者总数的60%),为有效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32.5%),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7.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7例(占患者总数的42.5%),为有效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27.5%),为无效的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3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手术疗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徐时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疗法
- RFA、TACE及二次肝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肝癌的5年随访观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RFA、TACE术及二次肝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肝癌的5年随访情况。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复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患者肝癌复发后采取的治疗措施分为RFA组64例,TACE组58例,二次肝切除术组70例。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5年,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或死亡,观察患者生存情况。结果RFA组、TACE组、二次肝切除术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31%(61/64)、87.93%(51/58)、98.57(69/70);TACE组治疗有效率低于二次肝切除术组(χ^(2)=6.842,P=0.033)。RFA组、TACE组、二次肝切除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9.38%(6/64)、6.90%(4/58)、25.71%(18/70),二次肝切除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RFA组及TACE组(χ^(2)=11.107,P=0.004)。术后1、3、5年,TACE组无瘤生存率均低于RFA组及二次肝切除术组(P<0.05);术后5年,二次肝切除术组无瘤生存率低于RFA组(P<0.05)。术后1、3年,3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RFA组累计生存率高于TACE组及二次肝切除术组(P<0.05)。结论TACE在治疗效果及远期生存率方面较RFA及二次肝切除术均较差,二次肝切除可能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RFA远期生存情况较好。
- 黄义王健东金磊徐时
- 关键词:复发性肝癌无瘤生存率
- 对21例老年粪石堵塞性肠梗阻患者诊疗方法的分析
- 2013年
- 目的:总结对老年粪石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诊疗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1例老年粪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21患者中,有11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有1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早诊断、早治疗、适时进行手术是提高老年粪石堵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 徐时卞力军俞晓峰
- 关键词:老年人粪便嵌顿肠梗阻
- 鸢尾素在脓毒症大鼠头端延髓腹外侧区的心血管效应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鸢尾素在脓毒症大鼠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的心血管效应。方法将1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每组5只,免疫组化法检测鸢尾素在RVLM表达情况。以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对照组RVLM预先注射人工脑脊液;实验组分别在RVLM注射10、100和1000pmol鸢尾素,信号记录分析仪记录大鼠的血压和心率。结果脓毒症大鼠RVLM鸢尾素表达明显降低(P<0.05)。单侧RVLM微量注射鸢尾素后血压升高、心率加快(P<0.05)。结论脓毒症时鸢尾素在RVLM表达降低导致心血管作用减弱,鸢尾素在中枢的水平变化与脓毒症病理过程相关。
- 赫曼杜杰杨磊李斌杨毅徐时柴琛
- 关键词:脓毒症头端延髓腹外侧区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