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鹏志

作品数:12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3篇动脉瘤
  • 3篇血管
  • 3篇主动脉
  • 3篇主动脉瘤
  • 2篇手术
  • 2篇腔内
  • 2篇微循环
  • 2篇下肢
  • 2篇慢性
  • 2篇股动
  • 2篇股动脉
  • 2篇腹主动脉
  • 2篇腹主动脉瘤
  • 1篇蛋白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假性动脉...
  • 1篇动脉体瘤
  • 1篇动脉硬化

机构

  • 1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赤峰市医院

作者

  • 12篇郑月宏
  • 12篇廖鹏志
  • 4篇李方达
  • 4篇刘暴
  • 4篇刘端
  • 3篇邵江
  • 3篇聂皓
  • 2篇陈跃鑫
  • 1篇卲江
  • 1篇宋小军
  • 1篇王威
  • 1篇赵瑜
  • 1篇任华亮
  • 1篇宋晓军
  • 1篇曾嵘
  • 1篇刘志丽
  • 1篇刘昌伟
  • 1篇陈宇
  • 1篇党永康
  • 1篇叶炜

传媒

  • 6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他汀类药物对腹主动脉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调节作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评估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腹主动脉瘤(AAA)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126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吸烟比例和AAA直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C(t=2.868,P=0.009)、TG(t=3.472,P=0.006)和LDL-C水平(t=3.924,P=0.005)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322,P=0.00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1β、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IL-1β和IL-6浓度分别为(224.32±78.54)和(116.49±19.64)ng/L,与对照组的(254.68±96.77)(t=1.765,P=0.058)和(126.71±23.59)ng/L(t=1.692,P=0.0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s-CRP和TNF-α水平分别为(6.46±1.24)mg/L和(0.77±0.21)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3±4.18)mg/L(t=2.007,P=0.012)和(1.28±0.49)μg/L(t=2.144,P=0.016)。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降低AAA患者体内的hs-CRP和TNF-α水平。
刘端李方达廖鹏志王婧邵江陈宇刘昌伟刘暴叶炜陈跃鑫宋小军曾嵘刘志丽郑月宏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腹主动脉瘤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
右侧腹膜后入路治疗髂-股动脉闭塞合并右髂总动脉瘤1例被引量:2
2016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8岁,2015年7月10H因“右下肢麻胀不适1年余,右下肢第二脚趾破溃半年”人住于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吸烟史30年,20支/d。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血症病史,目前未服用药物。
郑月宏杜荣旭刘暴邵江聂皓廖鹏志
关键词:髂动脉瘤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探索被引量:7
2015年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重者可导致截肢。资料显示,与2004年相比,2012年我国11个省市15家三甲医院中,糖尿病足病患者合并症及并发症更多、足溃疡更严重、总截肢率更高,但大截肢率降低、愈合率升高、住院天数缩短。糖尿病足病的发生主要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周围神经病变、足部感染及损伤有关。相对于其他的糖尿病并发症,
郑月宏廖鹏志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介入治疗慢性并发症下肢动脉疾病糖尿病并发症截肢率
腹主动脉瘤瘤壁微循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正>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脉不可逆性扩张,>正常管径50%,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为2%~8.9%。AAA的危害在于动脉瘤一旦破裂,导致大出血,其死亡率达60%~80%。[1]AAA瘤壁失去了正常的组织结构,尤其中膜弹力蛋白的大量破坏,导致动脉壁难以抗衡血流压力,逐步扩张,最终破裂。
廖鹏志任华亮郑月宏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AAA淋巴管新生外膜滋养血管微循环
炎性腹主动脉瘤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被引量:2
2017年
炎性腹主动脉瘤(inflammatory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IAAA)的概念首先由Walker等于1972年首先提出,是一类与IgG4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动脉壁显著增厚和动脉瘤周围纤维化,约占腹主动脉瘤的4%~9%.IAAA患者经常出现持续性腹痛,偶有肌肉疼痛和发热,典型临床三联征为腹痛/后背痛、体质量下降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加快.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开放手术(open operation,OR)和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re repair,EVAR).本文报道了北京协和医院IAAA患者1例.
吕彦泽李方达廖鹏志郑月宏
关键词:动脉瘤炎症
主动脉瘤的影像监测及手术方案设计被引量:1
2017年
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主要依靠放射显像技术进行术前监测、术中处理和术后随访。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血管造影在不同的治疗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通常一种成像方式通过提供补充信息来支持另一种成像方式。多种影像学检查的数据必须综合成一个连贯的计划才能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和随访。本文拟对目前主动脉瘤影像检查方面已经确定和正在更新的经验进行总结。
吕彦泽李方达廖鹏志郑月宏
关键词: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手术
血管疾病精准医学研究模式的现状与展望
2016年
精准医学是医学研究未来的方向,其目的在于将现有的基因组学研究进行规范、整合、共享,加速医学研究进程,提高医学研究效率,让基因组学研究的成果更快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本文回顾了腹主动脉瘤、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疾病基因组学研究,氯吡格雷、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精准医学已在血管疾病的筛查、诊断、药物治疗等方面有了初步的应用。各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共同努力,建立我国血管疾病的精准医学研究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郑月宏廖鹏志
关键词:基因组学血管疾病
序列相似性家族3A在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估序列相似性家族3A(Fam3A)在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HUVECs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分别给予5.5 mmol/L葡萄糖的内皮细胞培养基(ECM)和33.3 mmol/L葡萄糖的ECM培养,RT-q PCR法检测Fam3A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Fam3A蛋白的表达。分别用siNT和siFam3A转染对照组和高糖组HUVECs,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含量、ATP水平、线粒体氧耗率(OCR)和P-p3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培养24h后,高糖组Fam3A mRNA与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为2.52±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96,P=0.000);Fam3A蛋白浓度为(173.82±33.2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45±33.78)pg/ml(t=4.907,P=0.006)。siNT高糖组细胞内ROS含量为(8217±794)RFU,明显高于siNT对照组的(3982±398)RFU(t=15.109,P=0.002);siFam3A高糖组细胞内ROS含量为(11 910±1 001)RFU,明显高于siFam3A对照组的(4171±402)RFU(t=9.705,P=0.010)和siNT高糖组(t=4.026,P=0.048)。以siNT对照组ATP合成量为基线,siNT高糖组、siFam3A对照组和siFam3A高糖组细胞内ATP合成相对值分别为(61.2±5.6)%、(94.6±8.4)%和(29.7±2.7)%,siNT高糖组明显低于siNT对照组(t=12.001,P=0.007),siFam3A高糖组明显低于siFam3A对照组(t=20.742,P=0.002)和siNT高糖组(t=18.814,P=0.003)。siNT高糖组的线粒体OCR为(0.57±0.05)pMO_2/(μg蛋白·min),明显低于siNT对照组的(1.12±0.09)pMO_2/(μg蛋白·min)(t=6.804,P=0.021);siFam3A高糖组的线粒体OCR为(0.31±0.03)pMO_2/(μg蛋白·min),明显低于siFam3A对照组的(1.01±0.09)pMO_2/(μg蛋白·min)(t=19.876,P=0.003),也明显低于siNT高糖组(t=21.444,P=0.002)。以siNT对照组为基线,siNT高糖组、siFam3A对照组和siFam3A高糖组的P-p38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39±0.353、0.816±0.120和1.160±0.185,siNT高糖组明显高于siNT对照组(t=6.075,P=0.026),siFam3A高糖组明显高于siFam3A对照组(t=6.242,P=0.024),低于siNT高糖组(t=9.686,P=0.010)。结论高糖可以诱导HUVECs高表达Fam3A。敲低Fam3A基因表达可加重�
廖鹏志刘端郑月宏
关键词:高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氧簇线粒体功能障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4
2016年
血管重建、恢复远端肢体灌注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关键点。血管重建的方法包括开放重建和腔内重建。腔内治疗作为高新技术的代表,已逐渐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力军,甚至复杂主髂动脉、股胭动脉、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创伤相对小的腔内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现状和展望进行阐述。
郑月宏廖鹏志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球囊
迈之灵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微循环的改善效果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迈之灵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患者微循环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入选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和赤峰市医院血管外科门诊就诊的CVI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迈之灵组23例和对照组17例。迈之灵组给予迈之灵及弹力袜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弹力袜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主要疗效指标[流行病学和经济研究(VEINES)/生活质量(QOL)/症状(Sym)问卷评分、经皮氧分压(TcPO_2)、皮肤温度]、次要疗效指标(温控血流及阻断后反应性充血)和不良反应,并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结果完成病例36例,迈之灵组22例,对照组14例。迈之灵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VEINES-QOL[(69.3±13.5)vs(76.7±11.9)分]、VEINES-Sym[(31.9±7.9)vs(36.0±7.4)分]、TcPO_2[(45.2±22.3)vs(56.3±16.5)mm Hg]、皮肤温度[32.6(31.5,33.9)℃vs 31.8(31.0,32.9)℃]和温控血流[(151.4±123.0)%vs(418.0±1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VEINES-QOL[(64.0±16.1)vs(69.0±16.7)分]、VEINES-Sym[(29.3±7.7)vs(32.6±7.9)分]和TcPO_2[(39.6±16.8)vs(51.4±9.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迈之灵组相比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温控血流差值[(266.6±170.1)%vs(-110.1±1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迈之灵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CVI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其疗效可能与其对下肢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有关。微循环指标中TcPO_2、皮肤温度、温控血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VI患者下肢微循环的变化。CVI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下肢微循环改变有密切关联。
王威乌兰聂皓廖鹏志李方达刘端赵瑜张望德卞策党永康郑月宏
关键词: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微循环迈之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