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 作品数:6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一期后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接受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进行结核菌血症和活动性控制的评估,随访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奥斯韦斯特里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功能改善评估,使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并随访脊柱后凸矫正度的维持。结果11例患者均得以完整随访。平均手术时间(270.91±45.9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22.72±194.11)mL。随访期间,11例患者均未发生病灶区结核复发,均达到植骨融合,融合时间为术后6~9个月,平均(7.36±1.12)个月。2例术前有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均有恢复。随访期间11例患者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患者平均CRP、ESR、ODI、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并在术后12个月时进一步降低;患者因胸腰椎结核所致脊柱后凸均得以矫正,并在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角度丢失(P>0.05)。结论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曾伟 赵郭盛 林路 刘扬 汪洋 周文逸 柯珍勇关键词:胸腰椎结核 单间隙 保留椎板 微课制作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9年 微课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能直观形象地阐明学科内容的重点难点,为临床教学的有力助手。该文就微课制作应用于骨科教学的具体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同行提供经验参考。 汪洋 刘扬关键词:教学形式 课题教学 橄榄苦苷对破骨细胞的分化以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橄榄苦苷(oleuropein)对破骨细胞分化成熟以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把不同浓度的橄榄苦苷(12.5、25、50μmol/L)分别加入由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诱导的体外破骨细胞培养体系中,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 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方法观察呈TRAP阳性的多核细胞;RAW264.7细胞也用RANKL诱导,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橄榄苦苷对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下观察骨吸收陷窝,并用图像分析软件统计其面积。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橄榄苦苷对破骨细胞特异性蛋白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激活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1,NFATC1)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TRAP染色结果显示,橄榄苦苷能显著抑制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的形成,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橄榄苦苷能下调破骨细胞特异性蛋白CTSK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橄榄苦苷对破骨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橄榄苦苷能显著减少骨吸收陷窝的面积(P<0.05);橄榄苦苷能够下调NFATC1及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P<0.05)。结论橄榄苦苷可以抑制由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以及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可能和橄榄苦苷能够下调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陈侯磬 汪洋 刘扬 田冬冬 袁威 张然熙 邓忠良关键词:橄榄苦苷 RAW264.7细胞 破骨细胞分化 骨吸收 p38MAPK在钛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在钛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提取小鼠骨髓细胞,接种于24孔板后分为3组:1空白对照组;2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组:每孔加入50 ng/ml RANKL;3钛颗粒+RANKL组:每孔加入0.01%钛颗粒悬液(0.1 mg/ml)及RANKL 50 ng/m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鉴定和计数破骨细胞。Western blot检测p38、磷酸化p38的表达水平,通过腺病毒介导的p38 siRNA沉默p38的表达后,观察破骨细胞数目及相关蛋白RANK的变化情况。结果:各组破骨细胞计数结果分别为:空白对照组2.0±0.8,RANKL组62.8±5.6,钛颗粒+RANKL组93.0±8.8(F=235.193,P=0.000)。RANKL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0),钛颗粒+RANKL组明显高于RANKL组(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钛颗粒能明显提高p38的磷酸化水平(p-p38/p38相对值:空白对照组0.29±0.05,RANKL组0.64±0.05,钛颗粒+RANKL组0.87±0.05,F=106.491,P=0.000,钛颗粒+RANKL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和RANKL组P1=0.000,P2=0.001)。转染腺病毒介导的p38 siRNA后,Ad-sip38干扰组RANK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和Ad-RFP组,破骨细胞数目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和Ad-RFP组(破骨细胞计数:对照组99.8±13.5,Ad-RFP组95.8±7.1,Ad-sip38组3.8±2.5,F=148.654,P=0.000,对照组与Ad-RFP组无明显差异P=0.541,Ad-sip38处理组与对照组和空白病毒组比较均P=0.000)。结论:p38 MAPK在钛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 李浩 汪洋 张然熙 刘扬 邓忠良关键词:钛颗粒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破骨细胞 SIRNA 椎体后壁缺损对PVP治疗肿瘤相关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椎体后壁缺损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肿瘤相关性椎体压缩性骨折(TVCFs)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PVP治疗的27例(38个椎体)TVCFs患者,根据是否伴有椎体后壁骨缺损分为累及后壁组(8例,12个椎体)及未累及后壁组(19例,26个椎体).术后随访期内,测量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局部后凸角、区域后凸角、节段后凸角、骨水泥椎体内分布(骨水泥距椎体后壁最短径、后壁中点距骨水泥最短径),记录骨水泥分布及渗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及后壁组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累及后壁组仅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及后壁组术后的局部后凸角、区域后凸角、节段后凸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累及后壁组仅局部后凸角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累及后壁组区域后凸角、节段后凸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骨水泥渗漏的病例中,各项骨水泥椎体内分布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及后壁组有4个椎体发生骨水泥向椎管内渗漏,未累及后壁组仅1个发生渗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椎体后壁缺损的TVCFs,采用PVP进行姑息性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存在较高的骨水泥渗漏风险,故临床针对该类患者应谨慎选择PVP手术方式. 杨远航 陈萧霖 柯珍勇 邓忠良 汪洋 程思 刘扬关键词:骨水泥渗漏 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1年 脊柱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和脊柱手术的高难度为脊柱外科的教学和训练增加了难度。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呈现多样化趋势,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该文就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刘扬 汪洋关键词:脊柱外科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