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组织PTEN、VEGF和MVD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第10染色体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 VD)表达,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胃癌标本中PTEN、VEGF、M VD的表达,分析各指标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①胃癌组织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为46.7%,VEGF为66.6%,M VD为(64±26)条/HP;PTEN的表达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r=0.556,P<0.01),与肿瘤大小、分型、淋巴结转移、分期有关(P均<0.05),与VEGF的表达无相关性(r=-0.136,P>0.05);VEGF和PTEN对胃癌患者预后有不同的影响。②VEGF和M VD的表达与胃癌的大小、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有关(P均<0.05);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r=-0.398,P<0.05)。结论PTEN、VEGF、M VD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 郭强姚晖徐亮孙晓霞
- 关键词:微血管密度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6例原因及预防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1-02/2008-07 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患者资料。结果:胆总管损伤3例、胆囊管残端钛夹松动、脱落6例、迷走胆管损伤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胆漏主要原因与肝外胆管处理不当,肝床迷走细胆管损伤有关。加强培训,落实准入,规范操作,适时中转手术可避免胆漏发生。
- 胡大新郭强李艳平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 经皮内窥镜下胃造口术在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胃造口术(PEG)在外伤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外伤后昏迷患者采用PEG实施肠内营养,对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操作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3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于术后24 h开始肠内营养。未发生大出血、胃液渗漏、造口部皮肤感染、导管堵塞及导管脱落等并发症。目前13例患者仍继续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结论对于胃肠道功能正常、需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无胃肠道梗阻的昏迷患者,采用PEG建立营养途径简便、高效、安全可靠,可长期置管。
- 胡大新马延山郭强殷桂香
- 关键词:肠内营养昏迷
- 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p53、VEGF的表达,分析各指标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66.7%,p53的阳性表达率为75.0%;VEGF及p53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大小、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有关(P均<0.05);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VEGF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53和VEGF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结论 p53、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 郭强徐亮
- 关键词:P53胃肿瘤预后
- 副节瘤1例
- 2010年
- 诸震波周跃宁郭强
- 关键词:副节瘤肾上腺
- 阑尾切除术后发生腹股沟疝6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总结阑尾切除术后发生右侧腹股沟疝的原因、诊治及预防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阑尾切除术后发生腹股沟疝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阑尾切除手术后发生腹股沟疝63例中,右斜疝52例,左斜疝8例,双侧3例。在阑尾切除手术后平均发生时间为6.8 a。同期非手术后发生的腹股沟疝879例中,右斜疝487例,左斜疝198例,双侧194例。阑尾切除手术后发生腹股沟疝右左之比为6.50∶1;未施行阑尾切除手术后的879例中,右左之比为2.45∶1。阑尾切除手术后,右侧腹股沟疝发生几率与未施行阑尾切除手术的腹股沟疝相比明显增多(P<0.01);而左侧腹股沟疝的发生与阑尾切除术无关。结论阑尾切除术后易发生右侧腹股沟疝是多种因素所致,其根本原因是阑尾切除术中损伤了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及其细小分支,损伤了腹壁肌肉,降低了腹壁强度。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发生右侧腹股沟疝的关键是避免神经损伤和腹壁肌肉损伤。
- 胡大新郭强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经鼻饲管和锁骨下静脉进行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EN组术后腹胀、腹泻的发生率较PN组高;EN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早于PN组;EN组术后白蛋白略有下降,前白蛋白升高。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胃癌患者术后的恢复。
- 胡大新郭强程实
- 关键词:肠道营养
- 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急诊手术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梗阻性结肠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愈27例,治愈率87%。术后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全层裂开1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Ⅰ期吻合手术后吻合口瘘1例,1例术后4d死于肝肾功能衰竭。1,3,5 a生存率依次为81%,38%和23%。结论手术是治疗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良好方法,术前应尽早诊断、缓解梗阻、改善全身状态,争取行I期手术。
- 胡大新郭强
- 关键词:梗阻性结肠癌老年梗阻性急诊手术
- 早期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的应用被引量:7
- 2008年
- 结直肠癌患者多数于术前即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打击可导致机体分解代谢的增加,使机体出现负氮平衡,明显影响术后患者的恢复,因此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 胡大新郭强
-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结直肠肿瘤肠功能
- D3手术治疗进展期右半结肠癌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总结D3手术治疗进展期右半结肠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根治术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未出现副损伤,手术清扫淋巴结12~22枚/例,平均14.6枚/例。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84个月,术后肝转移6例,随访中4例死亡。结论D3手术治疗进展期右半结肠癌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并可减少肿瘤复发。
- 崔国平蔺建章郭强扬峥周跃宁
- 关键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