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胸腔
  • 4篇胸腔镜
  • 4篇细胞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手术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肺癌
  • 2篇气胸
  • 2篇切除
  • 2篇微创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镜检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患者

机构

  • 7篇泰州市第二人...

作者

  • 7篇游继军
  • 7篇王熠
  • 5篇丁海兵
  • 2篇薛锦
  • 1篇袁锦华
  • 1篇申晓梅

传媒

  • 2篇癌症进展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微小miR水平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转移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微小RNA(miRs)水平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预测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NSCLC患者为对象,29例淋巴结转移为观察组,54例无转移为对照组。检测血清miR-22、miR-126、miR-134-5p、miR-618、miR-885-5p相对表达量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水平;Logistic分析NSCL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ROC分析风险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肿瘤分期Ⅲ期、低分化的患者比例高,肿瘤直径较大,血清miR-134-5p、miR-618表达低,miR-885-5p表达高,血清MMP-9、CCL20水平高(P<0.05);经ROC分析,肿瘤最大径≥3.172 cm、miR-134-5p≤0.719、miR-618≤0.736、miR-885-5p≥0.803、MMP-9≥912.562 ng/ml、CCL20≥64.287 ng/L是NSCLC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值(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肿瘤最大径≥3.172 cm、miR-134-5p≤0.719、miR-618≤0.736、miR-885-5p≥0.803、MMP-9≥912.562 ng/ml、CCL20≥64.287 ng/L是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风险因素预测NSCLC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974,标准误为0.008,95%CI:0.958~0.990,临界值625.290,敏感度0.906,特异性0.872(P<0.05)。结论 肿瘤最大径、miR-134-5p、miR-618、miR-885-5p、MMP-9、CCL20是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公式Logit(P)=2.098+1.258X1+1.011X2+0.794X3+0.977X4+0.686X5+1.140X6对淋巴结转移高风险患者进行筛查,为NSCLC淋巴结转移者的早期诊断具有意义。
钱小卫丁海兵游继军王熠卞小霞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微小RNA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5例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一种常见病,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肺大疱破裂所引起,好发于体型较瘦高的年轻男性患者。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我科应用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95例,取得较好的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游继军王熠袁锦华丁海兵
关键词:气胸外科学胸腔镜检查
两种单肺通气方案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两种单肺通气方案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58例,对照组(n=79)行双腔管单肺通气,为观察组(n=79)行单腔管辅助CO_(2)气胸单肺通气。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视野暴露程度,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后0.5 h(T1)、单肺通气后1 h(T2)和单肺通气结束时(T3)行动脉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检测,比较手术前后肺功能,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肺最大萎陷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视野暴露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观察组动脉氧分压高于对照组;T1、T2时,观察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心率高于对照组;T2、T3时,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T1时,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最大深呼吸后第1秒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实施单腔管辅助CO_(2)气胸单肺通气能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减轻手术对患者血气、血流动力学及肺功能的影响,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康复。
丁海兵秦海峰王熠游继军
关键词:食管癌腹腔镜检查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和开放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及并发症比较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比较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和开放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9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分为开放组(n=42)和微创组(n=50),开放组患者行开放食管癌切除术,微创组患者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院内30天死亡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多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上纵隔、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目均多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心律失常、喉返神经损伤、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优于开放食管癌切除术,主要体现在上纵隔及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方面,值得临床推广。
秦海峰游继军丁海兵王熠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清扫
微创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创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Ivor-Lewis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Mckeown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术前和术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反流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为7.69%(3/39),与对照组的13.16%(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微创Ivor-Lewis手术具有较Mckeown手术更好的围手术期疗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高,是食管癌根治手术的理想术式。
游继军王熠丁海兵秦海峰钱小卫薛锦
关键词:食管癌疗效生活质量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2年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NSCLC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对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研究组应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与最大通气量(MVV)],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159.65±6.02)min较对照组(150.36±5.78)min更长,胸腔引流量(440.20±32.52)mL较对照组(510.65±40.48)mL更少,住院时间(6.02±0.48)d较对照组(7.86±0.50)d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6、8.027、15.705,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155.02±3.52)mL、淋巴结清扫个数(4.02±0.58)个与对照组(156.66±4.02)mL、(4.03±0.75)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6、0.062,P>0.05)。术后研究组FEV1(79.52±5.56)%、FVC(86.65±5.02)%、MVV(78.65±7.05)%较对照组(65.65±4.85)%、(70.35±6.78)%、(65.68±6.45)%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2、11.431、8.030,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为2.86%与对照组的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5,P>0.05)。结论 相较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于早期NSCLC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更小,且缩短了康复进程。
钱小卫王熠游继军
关键词:胸腔镜肺段切除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2021年在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胸腔镜手术的213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胸腔镜手术后住院期间并发心律失常的NSCLC患者纳入心律失常组,未并发心律失常的NSCLC患者纳入非心律失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采用贝叶斯网络构建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结果213例NSCLC患者完成胸腔镜手术后有34例并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6.0%。心律失常组年龄>75岁者占比、TNM分期为Ⅱ期者占比、合并高血压者占比、吸烟指数>400年支者占比、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70%者占比、左心房前后径>40 mm者占比、并发低氧血症者占比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TNM分期为Ⅱ期、合并高血压、吸烟指数>400年支、FEV_(1)%≤70%、左心房前后径>40 mm、并发低氧血症是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采用贝叶斯网络构建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合并高血压、吸烟指数、FEV_(1)%、左心房前后径、并发低氧血症均与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直接相关;基于条件规律分布基础,以术后并发心律失常为父节点,年龄>75岁、吸烟指数>400年支、TNM分期为Ⅱ期、FEV_(1)%≤70%、左心房前后径>40 mm、并发低氧血症、合并高血压的条件概率分别为47.4%、44.3%、42.5%、42.2%、40.4%、24.3%、21.9%;且年龄可通过影响肺功能间接影响心律失常的发生,肺功能可通过
薛锦申晓梅游继军王熠徐跻京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心律失常贝叶斯网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