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锦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手术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结合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生活质量
  • 1篇食管癌治疗
  • 1篇腔镜手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全胸腔镜
  • 1篇紫杉
  • 1篇紫杉醇
  • 1篇网络

机构

  • 4篇泰州市第二人...

作者

  • 4篇薛锦
  • 2篇游继军
  • 2篇王熠
  • 2篇申晓梅
  • 1篇丁海兵
  • 1篇刘兴祥

传媒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结节的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探究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100例肺部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试验组给予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肺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分钟最高通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分钟最高通气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结节,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肺功能,提升预后生活质量。
薛锦
关键词: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部结节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2021年在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胸腔镜手术的213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胸腔镜手术后住院期间并发心律失常的NSCLC患者纳入心律失常组,未并发心律失常的NSCLC患者纳入非心律失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采用贝叶斯网络构建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结果213例NSCLC患者完成胸腔镜手术后有34例并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6.0%。心律失常组年龄>75岁者占比、TNM分期为Ⅱ期者占比、合并高血压者占比、吸烟指数>400年支者占比、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70%者占比、左心房前后径>40 mm者占比、并发低氧血症者占比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TNM分期为Ⅱ期、合并高血压、吸烟指数>400年支、FEV_(1)%≤70%、左心房前后径>40 mm、并发低氧血症是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采用贝叶斯网络构建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合并高血压、吸烟指数、FEV_(1)%、左心房前后径、并发低氧血症均与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直接相关;基于条件规律分布基础,以术后并发心律失常为父节点,年龄>75岁、吸烟指数>400年支、TNM分期为Ⅱ期、FEV_(1)%≤70%、左心房前后径>40 mm、并发低氧血症、合并高血压的条件概率分别为47.4%、44.3%、42.5%、42.2%、40.4%、24.3%、21.9%;且年龄可通过影响肺功能间接影响心律失常的发生,肺功能可通过
薛锦申晓梅游继军王熠徐跻京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心律失常贝叶斯网络
微创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创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Ivor-Lewis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Mckeown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术前和术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反流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为7.69%(3/39),与对照组的13.16%(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微创Ivor-Lewis手术具有较Mckeown手术更好的围手术期疗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高,是食管癌根治手术的理想术式。
游继军王熠丁海兵秦海峰钱小卫薛锦
关键词:食管癌疗效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