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洁 作品数:14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宝鸡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降阶梯治疗危重症新型A/H1N1流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使用降阶梯方案治疗发热隔离病区危重症新型A/H1N1流感,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6日—2010年2月26日本院发热隔离病区危重症新型A/H1N1流感患者6例,随机分为2组,传统治疗组3例以头孢夫辛钠+左氧氟沙星为经验性治疗方案,降阶梯治疗组3例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去甲万古霉素作为经验性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初始治疗恰当率、感染控制率和感染控制所需时间。结果降阶梯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的初始治疗恰当率分别为100%和33%(P<0.01),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和33%(P<0.05),感染控制所需时间分别为(7.3±2.8)d和(13.4±4.3)d(P<0.05)。结论对于危重症新型A/H1N1流感使用降阶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去甲万古霉素作为危重症新型A/H1N1流感起始经验性用药,可防止病情迅速恶化,随后根据病原学及临床效果换用针对性抗菌药物的降阶梯疗法有其合理性。 陈凯 李亚洁 李宽智 吴正霞 宁博 余丽君关键词:降阶梯治疗 肺部感染患者细菌感染谱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肺部感染患者细菌感染谱变迁和耐药性的变化。方法用无菌管留取肺深部晨痰涂片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1996年1月~2005年12月,自831例肺部感染患者肺深部晨痰分离致病菌共539株,有以下特点:(1)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显著增长(2000年前后比较),并具有多重耐药特性。(2)出现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白杆菌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6.34%。(4)自1996年以来大部分临床分离菌对过去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上升。结论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程度不等的耐药性,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特别注意耐药现象,并及时掌握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最新动态。 陈凯 李亚洁 张和平 张春峰 王玮 蔡宇星关键词:药物耐药性 细菌 肺部感染 LncRNA FGD5-AS1靶向miR-106a-5p减轻ox-LDL诱导的HUVECs损伤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lncRNA FGD5-AS1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对miR-106a-5p的调控作用。方法Ox-LDL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建立细胞损伤模型,pcDNA-FGD5-AS1、anti-miR-106a-5p及其阴性对照分别转染至HUVECs后加入ox-LDL处理细胞,pcDNA-FGD5-AS1分别与miR-NC、miR-106a-5p mimics共转染至HUVECs后加入ox-LDL处理细胞;RT-qPCR检测FGD5-AS1、miR-106a-5p的表达量;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FGD5-AS1与miR-106a-5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量。结果Ox-LDL诱导的HUVECs中FGD5-AS1 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5),而miR-106a-5p mRNA的表达量升高(P<0.05);转染pcDNA-FGD5-AS1可降低ox-LDL诱导的HUVECs中MDA的水平、凋亡率与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P<0.05),而增强SOD、CAT的活性(P<0.05);FGD5-AS1可靶向调控miR-106a-5p;转染anti-miR-106a-5p可降低ox-LDL诱导的HUVECs中MDA的水平、凋亡率与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P<0.05),而增强SOD、CAT的活性(P<0.05);pcDNA-FGD5-AS1与miR-106a-5p mimics共转染后可逆转pcDNA-FGD5-AS1对ox-LDL诱导的HUVECs凋亡及氧化应激的作用。结论FGD5-AS1过表达可通过靶向调控miR-106a-5p抑制氧化应激及凋亡,进而减轻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郭婧 李亚洁 牟寒霜关键词: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心功能不全伴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检测4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2年 胸膜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内科问题,可由胸膜炎症、肿瘤、结缔组织病、局部淤血以及全身性疾病等引起。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常出现胸腔积液,其发病机制为体循环静脉压显著增高或肺静脉和体循环静脉压同时升高引起。目前尚没有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来诊断心源性胸腔积液。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被广泛用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预后的判断。 余新建 李亚洁关键词:胸腔积液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心功能不全 充血性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探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2月在宝鸡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2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多采用早期、小剂量、短疗程方案,激素组6例,非激素组6例,激素组与非激素组年龄与性别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退热时间和肺部炎症吸收时间,激素组分别为(6.3±3.5)d和(18.2±7.8)d,非激素组分别为(8.1±3.2)d和(21.7±8.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病死率(16.7%)高于非激素组(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小剂量、短疗程使用糖皮质激素虽能明显缩短重症甲型流感的病程,加快肺部炎症的吸收,但不是治疗重症甲型流感必需的药物。 陈凯 李亚洁 李宽智 吴正霞 宁博 余丽君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糖皮质激素 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清酶抗氧化指标、MPO及Hc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血清酶抗氧化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PCI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和对照组(52例,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PO及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机体血清酶抗氧化指标,改善MPO及Hcy水平。 王霞 李亚洁关键词:尼可地尔 冠心病 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甲型流感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比较心力衰竭患者和非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甲型流感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特征性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并发甲型流感患者57例分为心力衰竭组(n=22)和非心力衰竭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最高体温、发热天数、住院天数、是否并发肺炎以及二者入院时各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比较,年龄偏高(69.77±10.83岁vs 54.17±16.31岁),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3.96±1.91ng/ml vs 0.69±0.36ng/ml)、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95.38±88.15mg/L vs 57.56±51.17mg/L)、总胆红素[19.8(10.8,25.6)μmol/L vs 10.9(8.5,15.9)μmol/L]、肌酐(88.24±67.88μmol/L vs 75.65±23.41μmol/L)和尿素氮(6.95±5.78mmol/L vs 4.44±2.19mmol/L)水平更高,住院时间长(11.29±5.88天vs 9.40±4.60天),APACHE-Ⅱ评分高(14.13±1.84 vs 7.92±4.38),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64,2.125,2.295,χ^(2)=-2.282,t=-2.089,-2.321,2.497,2.246,均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甲型流感后易并发肺炎及脓毒症,可造成肝肾功能损伤,病情严重,同时住院时间更长。 李志强 吴正霞 陈凯 帖怡凡 刘睿 刘金莉 李亚洁关键词:流行性感冒 心力衰竭 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MSCT引导TBNA联合LCT技术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研究 2015年 目的 探讨胸部CT影像学(MSCT)引导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液基细胞学(LCT)技术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4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224例行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病例,均行TBNA检查,总结穿刺结果,评价该技术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结果 ①224例患者经TBNA检查7个部位共394组淋巴结,TBNA穿刺成功788针(96.10%).②19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TBNA结果阳性180例(94.74%),其中64例患者TBNA结果是惟一病理学依据.③44例TBNA阴性患者中,除12例经过TBNA确诊为结节病外,其余经开胸手术确诊,2例为淋巴瘤,8例为纵隔淋巴结转移癌,22例阴性.在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76%,100%和95.54%.④64例患者行肺癌根治术,以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为参考,TBNA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05%,100%,96.51%,100%,76.92%.⑤小细胞肺癌TBNA的阳性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24,P<0.01).直径≥3 cm淋巴结TBNA的阳性率稍高于<3 cm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72,P>0.05).结论 MSCT引导TBNA联合LCT技术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中敏感度、准确度等均大大提高,且安全易行,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李亚洁 陈凯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支气管镜检查 液基细胞技术 肺肿瘤 血清降钙素原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优化抗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李亚洁 陈凯 徐辉液基细胞学检测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LCT)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对肺癌纵膈淋巴结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32例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经组织学确诊的并最终行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术前均行TBNA纵隔淋巴结分期,穿刺物分别行常规涂片(CS)法与LCT法处理,所有患者行肺癌根治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分析LCT法结合TBNA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病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分析其病理类型的符合率及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LCT法与CS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05%、100.00%、96.51%、100.00%、76.92%和61.84%、100.00%、66.28%、100.00%、25.64%.LCT法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敏感性、阴性预测性、准确性等方面均明显高于CS法(P值均<0.01).LCT法在判断肺癌TBNA细胞病理学类型与手术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S法(93.10% vs 58.62%,x2=12.02,P<0.01).LCT法c-N分期准确率高于CS法(93.75% vs 62.50%,x2=9.14,P<0.01).结论 LCT法结合TBNA能有效提高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诊断敏感性、准确性、细胞病理学类型符合率、c-N分期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亚洁 陈凯 蔡媛 习羽 吴正霞 李蔚 杨蓉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支气管镜检查 液基细胞学检测 肺癌 细胞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