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2篇腰椎椎体
  • 2篇椎体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表现
  • 1篇影像科
  • 1篇矢状
  • 1篇矢状面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憩室
  • 1篇椎管
  • 1篇椎间隙
  • 1篇憩室
  • 1篇螺旋CT
  • 1篇螺旋CT测量
  • 1篇CT测量
  • 1篇MSCT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5篇陈璇
  • 4篇马军
  • 3篇牛磊
  • 2篇朱斌
  • 2篇鲍雷
  • 2篇杨春
  • 2篇王永康
  • 1篇王永康
  • 1篇周洁
  • 1篇张峰

传媒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气管憩室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被引量:2
2016年
气管憩室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气管局部向外膨出,形成含气空腔影。由于以往检查手段较少,故认为较罕见,随着多排螺旋CT(MSCT)的广泛应用,气管憩室被影像科医生检出也越来越多。笔者通过分析总结15例气管憩室MSCT的影像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张峰牛磊陈璇
关键词:气管憩室影像表现多层螺旋CT多排螺旋CTMSCT影像科
腰椎椎体的螺旋CT定量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腰椎椎体CT值的大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非腰椎疾病患者进行腰椎多层螺旋CT扫描,测量各腰椎椎体的CT值,比较不同年龄组、性别及腰椎不同节段椎体CT值的差异。结果 (1)相同节段腰椎椎体的CT值的男女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节段腰椎各椎体的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同节段腰椎椎体不同年龄组之间椎体C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大椎体CT值逐渐减小。结论腰椎椎体CT值随着年龄增大不断减小,且女性减小幅度比男性大。诸腰椎椎体的CT值中,L3椎体CT值最小(151±56)Hu。本研究通过对腰椎椎体CT值的测量及其随年龄、性别等变化的规律的研究以期对骨质疏松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为健康人的正常腰椎CT值数据库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乔风雷牛磊马军杨春陈璇王永康
关键词:腰椎
螺旋CT容积再现法腰椎椎间孔测量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螺旋CT容积再现法测量正常成人各腰椎节段椎间孔,探讨不同节段腰椎椎间孔的差异及变化趋势。方法:120例非腰椎疾病患者,进行腰椎多层螺旋CT扫描并容积再现,测量各腰椎节段椎间孔的上下径、前后径,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及腰椎不同节段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相同腰椎节段椎间孔上下径,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腰椎节段及不同年龄组之间椎间孔的上下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2相同腰椎节段椎间孔的前后径,男女性别之间及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不同腰椎节段椎间孔的前后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常成人不同腰椎节段椎间孔的上下径、左右径均不同,为经椎间孔内窥镜手术或介入治疗前了解骨道提供参考。
乔风雷朱斌马军鲍雷周洁陈璇
关键词:腰椎
腰椎椎体中间层面椎管管径大小的螺旋CT测量及临床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腰椎椎体中间层面椎管大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非腰椎疾病患者,进行腰椎多层螺旋CT扫描并多平面重建,测量各节段腰椎椎体中间层面椎管的矢径和横径,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及腰椎不同节段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1)相同椎体层椎管矢径,男女性别之间及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椎体层面椎管矢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3椎体层面最小(15.9±2.1)mm。(2)相同椎体层面椎管横径,男女性别之间及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椎体层面椎管横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人腰椎椎管的形态为矢径短于横径的扁管状结构,男性比女性稍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腰椎椎管的形态越来越扁,这与腰椎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
乔风雷牛磊马军杨春陈璇王永康
关键词:腰椎椎管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腰椎椎间隙大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非腰椎疾病患者,行腰椎CT扫描及MPR,测量各节段腰椎椎间隙大小,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及腰椎不同节段的差异。结果:相同腰椎节段椎间隙间距,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腰椎节段椎间隙间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成人不同腰椎节段的椎间隙前中后距均不同,其正常值的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椎间隙改变所致腰椎疾病提供依据。
乔风雷朱斌马军鲍雷王永康陈璇
关键词:椎间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