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莉

作品数:10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肿瘤
  • 2篇静脉
  • 2篇化疗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2篇儿科
  • 1篇带教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性
  • 1篇导管相关性感...
  • 1篇电刷
  • 1篇跌倒
  • 1篇信号
  • 1篇信号线
  • 1篇性感

机构

  • 10篇海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贾莉
  • 4篇黄莉
  • 2篇王华
  • 2篇郭春梅
  • 2篇吴达娟
  • 2篇胡桂芳
  • 2篇李莉
  • 1篇姚志明
  • 1篇林群
  • 1篇陈颖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P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用标准化病人(SP)教学模式对儿科护理实习生进行临床带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实习的72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护理实习生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对对照组护理实习生进行临床带教,采用SP教学模式对试验组护理实习生进行临床带教。然后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进行入科、出科考试的成绩。结果:两组护理实习生进行入科考试中的理论知识得分、实践操作技能得分及总分相比,P>0.05。试验组护理实习生进行出科考试中的理论知识得分、实践操作技能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实习生,P<0.05。结论:用SP教学模式对儿科护理实习生进行临床带教的效果较为理想。
李莉黄莉贾莉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
家庭康复训练对成年早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其防跌倒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家庭康复训练对成年早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其在预防患者跌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成年早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纳入本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别纳入家庭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31例,均给予血友病常规治疗和预防治疗,家庭康复组患者接受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常规治疗组患者仅接受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和健康度、跌倒风险,并通过1年随访记录对比两组患者跌倒情况。结果治疗后30 d,两组患者早期血友性病关节病超声检测(hemophilia early arthropathydetection with ultrasound,HEAD-US)评分、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hemophilia joint health score,HJHS)2.1版各项目得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后7 d(均P<0.05),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后7 d(均P<0.05),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 up & go test,TUGT)时间均显著短于本组治疗后7 d(均P<0.05)。治疗后30 d,家庭康复组患者HEAD-US评分、HJHS 2.1版各项目得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BBS评分、MFES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TUGT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家庭康复组失访1例,常规治疗组失访3例,其余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且随访时间≥1年。家庭康复组患者随访期间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成年早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降低其跌倒风险。
贾莉梁小慧黄莉
关键词:家庭康复训练膝关节功能跌倒
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以降低血液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PICC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对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140例PICC血液肿瘤患者中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25例,感染率为17.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穿刺次数、合并症、导管留置时间、激素应用史、化疗药物应用、免疫功能、季节等因素与血液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穿刺次数、穿刺季节和免疫功能是血液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5例PICC相关性感染患者共培养细菌2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微小棒杆菌2株,其他4株。结论针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控制和降低感染的发生。
林群吴达娟胡桂芳贾莉
关键词:血液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PICC在儿科肿瘤患儿静脉给药中的应用效果
2020年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儿科肿瘤患儿静脉给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64例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静脉给药方式的不同,将这64例患儿分为A组(n=32)和B组(n=32)。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化疗。同时,对A组患儿进行常规静脉给药。使用PICC对B组患儿进行静脉给药。然后,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治护后,与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χ2=5.326,P<0.05。结论:PICC在儿科肿瘤患儿静脉给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李莉黄莉贾莉
关键词:儿科PICC静脉给药肿瘤
一种分贝测试示警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贝测试示警仪,包括话筒、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话筒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报警器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和报警器安装在外壳内,所述话筒带有夹头,所述话筒与信号线连接,所述信号线通过电刷与所述...
贾莉郭春梅
文献传递
一种输液控制警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输液控制警报装置,包括输液杆、警报器和滑动块,所述输液杆的外侧壁上设有竖直的导向槽,所述滑动块沿着所述导向槽与所述输液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内设有锁止机构,所述滑动块外侧设有放置所述警报器的置物筐,...
贾莉郭春梅
文献传递
构建循环护理体系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循环护理体系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两个周期的化疗(一个周期21 d)。其中以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采取循环护理模式,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实施循环护理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化疗两个周期后调查并比较两组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化疗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6/50)和32.0%(16/50),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2.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3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循环护理模式干预可以减少化疗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胡桂芳贾莉吴达娟陈颖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
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感染病原学分布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l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凝血指标的表达及意义,为减少PICC置管感染发生率及感染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279例,分析患者PICC置管后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PICC置管感染发生影响因素,并比较发生感染患者与未发生感染患者NLR、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279例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其中发生感染患者81例,感染发生率为29.03%。81例PICC置管后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2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40.48%、革兰阴性菌60株占47.62%、真菌15株占11.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导管留置时间(≥3月)以及换药间隔天数长(≥8 d)为患者PICC置管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ICC置管感染患者NLR、APTT、PT及D-D水平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而感染患者FIB水平低于未感染患者(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后感染会导致凝血功能紊乱。高龄、导管留置时间以及换药间隔天数长为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贾莉王华冼开选黄莉吴忠慧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病原学凝血指标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血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探讨对血友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干预价值。方法 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血友病患者中挑选70例,将他们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为3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专门的个性化健康教育,3个月后比较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干预后对疾病知识、自我护理、康复锻炼等内容的知晓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血友病患者的过程中加强个性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增强他们的自护能力,减轻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梁小慧王海琪贾莉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血友病负面情绪护理
老年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特征及其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白血病(AL)的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特征及其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20年7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行化疗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96例,对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观察具体的感染发生部位、病原菌特点,并对发生感染的单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6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感染的有83例,未出现感染的有13例。346份检验标本中检培养出阳性菌株76株,以革兰阴性菌(G^(-))最多,占73.01%,革兰阳性菌(G^(+))占13.17%,真菌有11.84%;感染发生因素与患者的性别、病种具体的类型并无多大关系(P>0.05),但是与年龄、是否缓解、粒缺持续时间、MASCC积分、置管情况、基础疾病、激素使用等条件有着重要的关联(P<0.05)。结论老年AL患者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主要原因包括化疗药物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保护屏障减弱,导致感染病菌极易进入体内,还与老年患者自身的身体条件有关,基础疾病和年龄因素都是感染发生的重要条件。关于如何预防感染不仅仅只能依靠医护,还需要患者自身防控意识的提高,多方面同时加强管理,才能降低老年AL患者化疗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贾莉姚志明王华梁小慧
关键词:老年急性白血病病原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