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祎
-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合并重症肝病的治疗体会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18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病因、治疗方法、终止妊娠的时机方式及妊娠结局,期望找到改善妊娠结局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科近5年来18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方法和妊娠结局)。结果:妊娠合并重症肝病中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肝病7例,占比例较大(38. 8%),妊娠急性脂肪肝4例(22. 2%)占第2位,其他原因有甲状腺功能异常2例(11. 1%)、免疫系统疾病1例(5. 5%)、药物性肝损害1例(5. 5%)、肝癌1例(5. 5%)、Hellp综合征1例(5. 5%)、恙虫病感染导致的肝衰1例(5. 5%)。其中晚孕14例,早孕1例,中孕3例。18例患者经确诊后立即给予综合治疗,积极纠正凝血功能,适时终止妊娠、应用人工肝及对症处理,孕妇存活17例,死亡1例。晚孕胎儿13例存活,1例死亡。剖宫产13例,顺产1,引产3例,1例继续妊娠。结论:乙肝病毒的感染仍然是孕妇重症肝病的主要原因,但是近年来其他原因引起的重症肝病逐渐增多,病因多元化。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重症肝病病情均非常凶险,应及时终止妊娠、适时地行人工肝治疗是提高孕妇生存率及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
- 王根菊韩国荣江红秀王翠敏丁祎
- 关键词:病因人工肝终止妊娠
-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的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之一,虽经积极的主、被动联合免疫治疗,但仍有部分婴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目前孕妇抗病毒治疗结合新生儿主、被动联合免疫是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但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抗病毒治疗的耐药性、肝功能异常情况、停药时机选择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丁祎韩国荣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
- 妊娠期麻疹感染对母婴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被引量:6
- 2015年
-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肺炎、麻疹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妊娠妇女感染麻疹病情相对较重,严重危害孕妇、胎儿和新生儿,可引起流产、死胎、
- 岳欣韩国荣成骢白淑芬丁祎李倩睿王艳阚乃颖
- 关键词:麻疹病毒妇女感染妊娠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母婴严重并发症
- 慢性HBV感染孕妇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研究
- 2016年
- 目的观察慢性HBV感染孕妇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的表型及功能。方法对20例慢性HBV感染孕妇(A组)外周血来源DCs进行体外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的表面分子HLA-DR、CD80、CD86的表达,并与15例健康孕妇(B组)及15例非孕HBV感染育龄妇女(C组)对比,分析DCs在慢性HBV感染孕妇中的功能特点。结果 A组DCs体外培养细胞数量低于B组(P<0.05),比C组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DCs表面分子HLA-DR、CD80、CD86的表达均低于B组(P<0.05),比C组数值均略高,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孕妇与非孕HBV感染育龄妇女一样存在着DCs表型和功能的缺失,但可能由于体内免疫机制的改变,DCs表型和功能较非孕HBV感染育龄妇女有增强的趋势,需进一步扩大研究。
- 王根菊王翠敏江红秀丁祎周榴韩国荣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乙型肝炎病毒
- 育龄期女性孕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及咨询评估被引量:2
- 2017年
- 围产期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所有育龄妇女须在孕前或早孕期第一次产检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s抗原(Hbs Ag)阳性孕妇由有管理经验的医院做疾病病情评估,其新生儿进行规范的主-被动免疫,对准备生育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进行生殖和健康指导,并对母亲孕期、分娩期、产后及新生儿行监测管理和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
- 韩国荣丁祎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抗病毒治疗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孕妇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3
- 2017年
-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经血液、性、母婴等途径传播的感染病,暴露后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感染后转化为慢性肝炎的比例高达75%~85%,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V感染也是影响女性妊娠及造成新生儿感染的重要原因,出现胎膜早破、早产、妊娠期糖尿病等的几率均明显增高;但是,孕期尚缺乏特效药物治疗及疫苗预防HCV母婴传播。
- 岳欣韩国荣和沁园王艳李倩睿丁祎蔡敏
- 关键词:丙型流行病学孕妇
- 妊娠合并麻疹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以期为临床及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麻疹患者47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非妊娠麻疹患者47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均存在发热、上呼吸道症状、皮疹等麻疹临床特征性表现,但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血钾降低、肌酸激酶升高、乳酸脱氧酶升高发生率分别为34.04%、74.47%、51.06%,均高于对照组的6.38%、12.77%和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经对症治疗后,观察组27例早中期妊娠患者中,流产及死胎发生率为18.52%(5/27);20例晚期妊娠患者宫内窘迫中,早产发生率为5.00%(1/20),剖宫产术率为35.00%(7/20),新生儿麻疹发生率为10.00%(2/20)。结论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且对妊娠结局会造成不良影响,应予以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预防和控制并发症,以保证母婴健康。
- 王艳岳欣丁祎唐娟李倩睿沈晓亚
- 关键词:妊娠麻疹流产死胎早产
- 慢性乙型肝炎育龄妇女及孕妇的抗病毒治疗指征与时机的选择被引量:7
- 2015年
- HBV的围产期传播是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要减轻人群HB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负担必须要考虑如何阻断这一传播方式。对于慢性HBV感染育龄期妇女这部分特殊人群,特定的检测、干预及随访措施尤其值得关注和探讨。HBV围产期筛查已成为标准围产期保健,筛选出HBV感染孕妇需对其新生儿进行规范的主-被动免疫即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接种及在孕期需用药物干预和肝炎活动的高危孕妇,并对准备生育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生殖和健康指导。
- 韩国荣丁祎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抗病毒药
- 免疫接种次数对阻断高乙肝病毒载量母婴传播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BVac)接种次数对阻断高HBV载量母婴传播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30例HBeAg阳性孕妇足月分娩婴儿(A组,孕妇临产时HBV DNA均>1×106copies/ml)和27例同期条件匹配生产的婴儿(B组)血液标本检查HBVM和HBV DNA定量,予出生时和15d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各1针;HBVac 20μg肌肉注射:A组婴儿按0、1、2、6个月方案;B组婴儿按0、1、6个月方案注射。结果随访至7个月龄。免疫程序结束后,A、B两组婴儿抗-HBs滴度、HBeAg值下降速度相仿(P>0.05),但B组有2例婴儿抗-HBs阴性,7例抗-HBs低于100mIU/ml。A、B两组婴儿的ALT和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阳性高病毒载量孕妇所生婴儿出生后应用HBIG及HBVac可以获得较好的免疫保护,增加HBVac注射次数可提高婴儿抗-HBs滴度。
- 王根菊王翠敏丁祎阚乃颖江红秀石金美韩国荣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疫苗
- 慢性乙肝孕妇血清e抗原对其婴儿联合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对婴儿联合免疫应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产前检查及分娩HBeAg阳性孕妇及所生婴儿128对作为研究组,HBeAg阴性孕妇及所生婴儿88对为对照组,两组婴儿在出生即刻及15 d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U,并按常规0、1、6月龄方案分别注射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20μg。所有婴儿于出生后未免疫预防前及1、7、12月龄采集静脉血,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观察婴儿血清HBeAg情况、联合免疫失败率及免疫应答反应。结果:①HBeAg阳性孕妇的婴儿出生时HBeAg阳性率95.31%;HBeAg阴性孕妇的婴儿出生时HBeAg均为阴性。②HBeAg阳性和阴性孕妇的婴儿进行联合免疫接种后在7月龄时免疫失败率分别为6.25%、0%(P<0.01)。③HBeAg阳性孕妇免疫失败8例婴儿出生直至12月龄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均阴性,12月龄时HBeAg明显高于出生时。④HBeAg阳性孕妇非免疫失败婴儿12月龄HBeAg均转阴;7、12月龄时婴儿HBsAb滴度分别为(717.38±338.43)mU/ml、(476.46±322.27)mU/ml,与HBeAg阴性母亲的婴儿7、12月龄时HBsAb滴度(747.26±343.23)mU/ml、(532.31±341.61)m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HBeAg阳性是联合免疫失败的高危因素,婴儿体内母源性HBeAg不影响婴儿免疫应答中HBsAb的产生。
- 岳欣江红秀丁祎张贤张荣韩国荣
- 关键词: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