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亚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农村妇女
  • 2篇女性
  • 2篇村妇
  • 1篇等级化
  • 1篇性别分工
  • 1篇性别隔离
  • 1篇虚构
  • 1篇人民公社
  • 1篇社会工作
  • 1篇社会再生产
  • 1篇女性社会
  • 1篇女性社会地位
  • 1篇女性主义
  • 1篇戏剧
  • 1篇理教
  • 1篇两性差异
  • 1篇伦理
  • 1篇伦理教育
  • 1篇民族志
  • 1篇母乳

机构

  • 5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刘亚
  • 1篇许怡

传媒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开放时代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社会工作
  • 1篇中共历史与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虚构与真实:应用戏剧与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的行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社会工作伦理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教学目标、内容还是方法上都亟须改革。随着高校对创新教育的不断强调以及应用戏剧在教育界获得更多的关注,将应用戏剧与专业伦理教学相结合成为有意义的探索。本文基于专业伦理教学中的困惑所开展的行动研究,记录了教师借助应用戏剧理念和技术探索解放式教育过程。通过重新框定技术,聚焦于如何保持学生在剧场中自我的真实性,研究发现教师觉察学生的现实处境、更深入地理解剧场技术以完善教学设计和自身的去权威化都是必不可少的努力。
刘亚
劳动力·家长制·个人主义——中国大陆市场两性差异的理论阐释
2010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正逐步完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然而,已经证实的是,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定会给女性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并非一定能给她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近年来对中国大陆女性就业的研究也表明,在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刘亚
关键词:两性差异性别隔离家庭角色女性社会地位性别分工
“解放”的历程——20世纪50年代华南农村妇女的生产与社会再生产被引量:5
2018年
本文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华南农村普通妇女的劳动与生活,发现妇女对于新政府发出的"走出家门、参加劳动"以获得"解放"的号召在理解与实践上存在着差异,中国农村妇女关于"解放"的经验是复杂且矛盾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妇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农村妇女的传统角色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目标是如何既融合又冲突的?本文试图探讨农村妇女个人生活体验与"建设社会主义"这种宏观历史之间的动态关系,生产与再生产在形塑妇女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张力,以及社会结构改变与社会意识滞后之间的不协调。研究发现,如果没有触及社会再生产问题,妇女在生产领域的解放显然只构成妇女解放的必要而非充要条件。当"阶级的解放"与"性别的解放"相冲突时,妇女解放的议题便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
刘亚
关键词:妇女婚姻社会再生产
母职初体验:基于自我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的城市女性哺乳实践研究被引量:27
2017年
母乳喂养被视为关乎人口健康与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因此,现有的论述与研究大多以婴幼儿的健康为出发点,探讨支持母乳喂养的各种措施和策略。然而,母乳喂养不仅仅与婴幼儿的健康相关,哺乳作为一种行为实践更关乎母职和女性体验。本文从女性的身体经验和哺乳实践出发,探寻母乳喂养作为一项母职是如何将其生物性与社会性的面向交互作用,从而影响和建构女性的母职实践策略。本文作者认为,现代科学话语和母职神圣的传统观念共同塑造了城市女性的哺乳实践,并将女性的身体异化成"以哺乳为中心"的身体;而包括哺乳在内的母职实践则受到市场和商业的形塑,其分工形态亦与家庭的性别观念和经济状况息息相关。要解构和消解女性社会性母职的困境,不仅仅要求女性个体及家庭在育儿问题上的意识觉醒和平等参与,还必须打破抚养孩子是家庭职责和女性个人经验的迷思,倡导国家投入更多的公共资源介入托儿与儿童照顾领域,让低价的公共照顾服务成为中下层家庭可以选择的育儿方案。
许怡刘亚
关键词:母乳喂养女性主义
20世纪50年代华南农村家务劳动社会化中的“等级化”策略
2020年
本文考察20世纪50年代华南农村公社化时期家务劳动社会化短暂的历史实践,探讨家务劳动的本质及其与妇女解放的关系。笔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快速的社会经济变迁给妇女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将她们从私人领域一举带到公共领域,而传统的小农经济制度下农村妇女扮演的家务劳动承担者和家庭经济贡献者两种角色之间的平衡遭遇挑战。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实现农村妇女的彻底解放,通过对家务劳动社会化打破了传统社会制度下"公"与"私"的对立结构。笔者认为,农村妇女的家务劳动在国家话语中是可见的。在家务劳动社会化的过程中,国家将农村妇女的家务劳动按其与社会生产的关系远近进行分类,并采取"等级化"的策略进行处理。
刘亚
关键词:家务劳动社会化农村妇女人民公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