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登雅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超声
  • 3篇药物流产
  • 3篇阴道
  • 3篇阴道超声
  • 3篇妊娠
  • 3篇妊娠黄体
  • 3篇流产
  • 3篇教学
  • 2篇子宫
  • 2篇子宫螺旋动脉
  • 2篇流产效果
  • 2篇螺旋动脉
  • 2篇PBL
  • 2篇CBL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疾病
  • 1篇胆囊良恶性病...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新型教学
  • 1篇新型教学方法

机构

  • 6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7篇屈登雅
  • 3篇聂芳
  • 2篇车岩
  • 2篇刘婷
  • 1篇王小锋
  • 1篇吴闯
  • 1篇陈斌娟
  • 1篇魏佳琪

传媒

  • 2篇甘肃医药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急诊医学临...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P-L联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超声诊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将C-P-L联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将38名影像学五年制本科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P-L联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学习后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妇产科病例分析,并进行试验组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妇产科病例分析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以上试验组学生认为C-P-L联合教学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收集资料查找文献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加强了师生沟通交流能力,使理论和临床更好结合。95%试验组学生认为可以继续实施C-P-L教学模式。结论 C-P-L联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教学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改进了教学效果并提高了学生满意度。
屈登雅
关键词:PBLCBL妇产科超声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术前对流产效果的预测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查,观测药物流产对象在服药前孕囊着床部位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情况和妊娠黄体形态结构及动脉血流参数情况,寻找出能预测药物流产效果的早期、客观的超声影像学指标,为临床医师对可能发生不全流产和流...
屈登雅
关键词:药物流产阴道超声子宫螺旋动脉妊娠黄体
文献传递
PBL结合CBL在超声医学进修学员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BL)结合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在超声科进修学员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名进修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实验组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结束后进行统一考核和实验组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考核成绩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学员满意度问卷调查项目的满意率均在80%以上。结论 CBL结合PBL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员满意度,促进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
屈登雅
关键词:PBL教学法CBL教学法进修学员超声医学
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螺旋动脉及妊娠黄体阻力指数预测药物流产效果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测药物流产对象在服药前子宫螺旋动脉及黄体血流阻力指数(RI)预测流产效果的价值. 方法: 对药流完全组(40例)、药流不全组(31例)及药流失败组(26例)经阴道超声...
屈登雅聂芳车岩刘婷
关键词:药物流产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螺旋动脉
文献传递
经阴道彩色超声对药物流产术前妊娠黄体的检测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超声(TVS)对药物流产术前早期妊娠黄体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药物流产的早孕期妇女82例,根据药物流产结局分为药流完全组30例、药流不全组31例及药流失败组21例。分析三组患者妊娠黄体大小、回声类型、血供分布及阻力指数(RI)的差异。结果:妊娠黄体大小和回声类型在不同药流结局组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的妊娠黄体血供分布与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S检测早期妊娠黄体血供分布及阻力指数对药物流产的效果具有预测价值。
屈登雅车岩
关键词:药物流产阴道超声
超声诊断学见习课程中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18年
见习课程是学生将理论学习转向实践应用的过渡阶段,也是医学生转变为实习医生的心理自建过程。通过不同新型教学方法的引入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大化地提高了超声诊断学见习课程的教学效果。
屈登雅聂芳陈斌娟王小锋魏佳琪
关键词:超声诊断见习教学
超声造影在胆囊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胆囊良恶性病变超声造影灌注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胆囊占位性病变(4例胆囊结石伴有黏稠胆泥经手术证实,58例胆囊肿瘤经病理证实)的超声造影表现,分析其增强时间及增强模式。结果良、恶性肿瘤的达峰时间分别为(22。4±4.0)s、(27.7±2.6)s(t=5.756,P〈0.()1),消退时间分别为(58.0±7.3)S、(41.5±4.0)S(t=10.33,P〈0.01),峰值强度分别为(19.2±3.6)dB、(25.1±2.9)dB(t=6.85,P〈0.01),平均渡越时间分别为(22.72±4.7)S、(6.3±6.4)S(t=15.001,P〈0.01)。良、恶性病变胆囊壁破坏者分别为0%(0/36)、57.7%(15/26)(X2=25.05,P〈0.01);良性(除胆泥)、恶性病变不均匀增强者分别为43.8%(14/32)、57.7%(15/26)(X2=1.115,P=0.291);良性(除胆泥)、恶性病变早期高增强者分别为78.1%(25/32)、80.8%(21/26)(x2=3.15,P=0.207),晚期低增强者分别为84.4%(27/32)、76.9%(20/26)(X2=3.615,P=0.164)。结论超声造影能够提供血流灌注信息以及对增强时间进行量化分析,为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刘婷聂芳吴闯屈登雅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胆囊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