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宇鹏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伊伐布雷定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对心房颤动的防治效果
- 2023年
- 目的观察伊伐布雷定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及对心房颤动(AF)的防治效果。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病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1月,研究对象为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CHD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列为常规组(62例)和联合组(63例),常规组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RV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心房颤动发生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24 h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为(88.25±10.36)ms,24 h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为(50.25±10.61)ms,24 h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为(12.04±3.41)%,均高于常规组[(81.44±10.77)ms、(43.28±10.71)ms、(10.77±3.0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流介导下血管扩张程度为(12.33±3.27)%,硝酸甘油介导下血管内皮舒张程度为(9.83±2.21)%,均高于常规组[(10.25±3.23)%、(8.14±2.03)%]。AF发生率为4.76%(3/63),低于常规组16.13%(10/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为(55.35±10.27)%,高于常规组(48.45±10.6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0.24±10.37)mm,左室后壁厚度为(9.22±2.06)mm,均低于常规组[(46.33±10.28)mm、(10.88±2.4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5/63),略高于常规组6.45%(4/6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联合常规药物治疗CHD合并心律失常能有效改善患者HRV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降低AF发生率,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侯宇鹏
-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伊伐布雷定心率变异性心房颤动用药安全性
- 团体心理治疗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究团体心理治疗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就诊于我院的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团体心理治疗能提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 王志坚陈剑张鼎儒侯宇鹏
- 关键词:团体心理治疗胃癌生活质量情绪状况
- AMI介入治疗前后的乳酸水平变化及与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血清乳酸(LAC)水平变化及与冠脉微循环障碍(CMD)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5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PCI治疗,记录并比较入组患者治疗前后LAC水平变化及冠脉微循环改善情况,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LAC与冠脉微循环功能的关联;根据是否合并CMD,将入组患者分为正常组、异常组,比较两组LAC水平间的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LAC对PCI术后CMD的预测效能。结果125例AMI经PCI术治疗后24 h的LAC为(0.71±0.11)mmol/L,均低于治疗后12 h、治疗后6 h及治疗前[(1.05±0.32)mmol/L、(1.52±0.36)mmol/L、(2.26±0.34)mmol/L](P<0.05)。125例患者治疗后冠脉血流储备(CFR)为2.55±0.37,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为0.82±0.31,均高于治疗前(1.77±0.26、0.66±0.21),微循环阻力指数(IMR)为40.33±5.27,低于治疗前43.42±5.18(P<0.05)。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LAC水平与CFR、FFR负相关,与IMR正相关。经统计,125例患者经PCI治疗后,30例合并CMD,95例未合并CMD,异常组的LAC水平为(1.61±0.44)mmol/L,高于正常组值(0.88±0.14)mmol/L(P<0.05)。经ROC验证,LAC对预测AMI行PCI术后CM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2。结论AMI患者接受PCI术治疗后的LAC水平会随患者CFR、FFR升高而逐步下降,并会随患者的IMR降低而逐步下降;LAC对PCI术后CMD有较高预测效能。
- 侯宇鹏
-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术血清乳酸冠脉微循环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探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分析不用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抽取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剂量组,一组为高剂量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高剂量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程度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的射血分数较常规剂量组提高程度更明显,且6min步行距离比常规组要长,P<0.05.结论 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强.
- 侯宇鹏慕春言苏毅马欣王志坚杨月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 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肺癌中晚期患者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对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肺癌中晚期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共收治的6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参照组(33例).两组均行常规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健康状况水平高于参照组,疾病不确定感低于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肺癌中晚期患者给予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患者身体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王志坚陈剑张鼎儒侯宇鹏
- 关键词:疗效
- 普罗布考辅助PCI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对MACE发生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辅助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8例,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4例。2组均接受PCI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他汀类药物配合治疗,试验组采用普罗布考配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指标、心电参数及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4.33±1.25)mmol/L、(1.55±0.37)mmol/L、(2.35±0.41)mmol/L,均低于常规组的(5.19±1.72)mmol/L、(2.18±0.72)mmol/L、(3.13±0.7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65±0.42)mmol/L,高于常规组的(1.05±0.33)mmol/L,内皮素-1(ET-1)为(105.65±20.31)ng/L,低于常规组的(120.33±20.75)ng/L,一氧化氮(NO)为(38.45±5.16)μmol/L,高于常规组的(35.77±5.6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85.75±10.46)U/m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142.33±20.65)U/L]高于常规组[(80.32±10.61)U/mL、(125.77±20.65)U/L],丙二醛(MDA)[(5.45±1.26)nmol/L]低于常规组[(6.18±1.75)nmol/L],QT间期[(433.25±50.25)ms]、Tp-Te间期[(125.33±20.76)ms]、QT时限离散度(QTd)[(55.49±10.36)ms],均低于常规组[(470.36±50.24)ms、(141.36±20.72)ms、(60.41±10.36)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ACE发生率为9.26%,低于常规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有效调节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改善心功能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 孙艳华侯宇鹏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损伤
- 依那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ACE2、TGFβ1表达的影响
- 目的测定依那普利对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模型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检测大鼠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2,ACE2)...
- 侯宇鹏
- 关键词:依那普利ACE2TGF-Β1
- 文献传递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 2016年
- 目的 对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用于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以回顾性眼光分析88例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以每组44例的人数分为观察组(以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与对照组(以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稳心颗粒+美托洛尔进行联合治疗可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侯宇鹏慕春言苏毅马欣王志坚杨月
- 关键词: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