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 作品数:12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长时间停用奥沙利铂再次使用致过敏性休克1例 2022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5岁,否认药物、食物及花粉过敏史,2017年10月主因“间断腹泻、便中带血”于本院就诊,诊断为结肠癌肝转移。于2018年2月9日至7月9日行XELOX方案(奥沙利铂150 mg ivgtt,d1+卡培他滨片1.5 g po bid,d1~d14)规律化疗7个周期,化疗过程顺利。后因血小板减少,改为卡培他滨(1.5 g po bid,d1~d14)单药化疗3个周期;2018年10月复查提示病情进展,10月31日继续行XELOX方案化疗,给予注射用奥沙利铂(江苏恒瑞,批号:180807AG,规格:50 mg)150 mg ivgtt,输注奥沙利铂10 min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轻度过敏症状,立即停止输注,吸氧对症处理后不适症状缓解,后未再输注剩余奥沙利铂。 吴玉佩 张丽娜 尹岳松关键词:奥沙利铂 过敏性休克 信迪利单抗致罕见紫癜样皮肤血管炎1例 被引量:8 2022年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4岁,主因“剑突下胀痛3个月”于2020年7月1日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平素未规律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尚可;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2℃,心率9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5/66mmHg,心肺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吴玉佩 张丽娜 尹岳松关键词:皮肤血管炎 信迪利单抗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大量心包积液的病例分析 2023年 1例诊断为胃癌伴淋巴结转移的72岁男性患者,给予信迪利单抗联合替吉奥治疗。第2周期治疗前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考虑为信迪利单抗所致,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后,患者乏力症状缓解,继续应用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共完成6个周期。信迪利单抗末次治疗2个月后,患者自行停用左甲状腺素片,停药7个月后,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大量心包积液,TT3<0.3 nmol/ml,TT4<5.4 nmol/ml,FT30.567 pmol/ml,FT41.37 pmol/ml,TSH>100μIU/ml,考虑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后,患者TT3、TT4、FT3、FT4和TSH逐渐恢复正常,心包积液显著减少。 吴玉佩 尹岳松 方灵芝 张丽娜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 心包积液 药物不良反应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对瑞波西利安全警戒信号挖掘与分析 2024年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数据库挖掘瑞波西利的安全警戒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FAERS数据库2017年第2季度—2023年第1季度的瑞波西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数据,利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ROR)法联合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ayesian confidenc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CPNN)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收集到瑞波西利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54160份,涉及患者11566例,共挖掘出瑞波西利ADE信号312个;对信号进行二次筛选后得到信号175个,累及17个系统;其中说明书中未提及的新信号共113个,累及16个系统。不良反应结局报告为死亡的患者2396例(20.72%),与非死亡病例相比,性别、年龄、体重、发生时间对不良反应的结局影响显著(P<0.05);肺水肿、腹水、黄疸、血乳酸脱氢酶升高等报告死亡结局的风险更高。结论:在真实世界中使用瑞波西利时须全面监测患者的ADE并及时干预,重点关注患者的肺水肿、腹水、黄疸、血乳酸脱氢酶升高等死亡风险较高的ADE,以保障治疗的安全性。 吴玉佩 尹岳松 张丽娜 孙杰威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肝炎的风险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致肝炎的风险。方法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2011年1月至2023年9月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和伊匹木单抗致肝炎的药物不良事件(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对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结果收集到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和伊匹木单抗导致肝炎患者分别为1279、835、378、94、383例,共2969例,有可用数据的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1574∶1092=1.44∶1)。5种药物与肝炎均有统计学相关性,致肝炎的风险信号强度排序为伊匹木单抗>阿替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亚组分析中,女性发生肝炎的风险信号强度高于男性,65岁以下者发生肝炎的风险信号强度高于65岁及以上者,不同国家发生肝炎的风险信号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美国>中国>日本。结论5种ICIs均有导致肝炎发生的风险,以伊匹木单抗风险信号最强。临床在使用时应密切关注,尤其是65岁以下的女性患者。 吴玉佩 尹岳松 王泽普 关丽叶 张丽娜 方灵芝 薛苏娟 邸海灵关键词:肝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研究进展 2020年 近年来,阿司匹林和氯吡咯雷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患者中广泛应用。但是在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常规剂量的DAPT治疗下,仍有大部分患者呈现较高的血小板反应性,甚至有些患者再次发生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这种现象叫做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咯雷抵抗。本综述将重点介绍这类特殊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最新进展。 邵凯 吴海波 李如意 张丽娜 杜荣品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抗血小板治疗 血栓形成 出血 心脏X综合征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特点及性别差异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心脏X综合征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特点及性别差异。方法 3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及临床确诊为心脏X综合征患者,行静息/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比负荷和静息状态下核素分布情况评价心肌缺血的特点,同时对不同性别心脏X综合征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静息/负荷99mTc-MIBI G-MPI确诊的36例X综合征患者中23例(63.9%)为可逆性缺损,9例(25.0%)为固定性缺损,4例(11.1%)为反向再分布。全部468个左心室心肌节段中,负荷状态下127个(30.0%)节段表现为核素分布减低,前壁、下壁心肌灌注异常节段的比率均高于侧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在缺血程度上无明显差异,但女性患者以前壁缺血为主,而男性患者以前壁和下壁缺血为主(P<0.05)。全部入选的36例患者心肌灌注显示异常冠状动脉共19支,左前降支心肌灌注异常的比率高于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P<0.05)。全部入选的36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女性14例(38.9%),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年龄更大,体质量指数较高,合并高血脂、糖尿病史较多(P均<0.05),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尿酸水平较高(P均<0.05),吸烟史较少(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息/负荷99mTc-MIBI G-MPI对诊断心脏X综合征及评价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李如意 王学超 胡玉敬 李鑫柠 张丽娜关键词:微血管性心绞痛 放射性核素显像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心血管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2024年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6(CDK4/6)抑制剂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AEs)的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FAERS数据库提取自2015—2023年哌柏西利、瑞波西利和阿贝西利心血管AEs报告数据,根据标准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分析查询入门指南(SMQ),将心血管AEs分为9个狭义的SMQ类别,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信号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收集到与CDK4/6抑制剂心血管AE的报告7571份,其中哌柏西利4437份,瑞波西利2450份,阿贝西利684份,共涉及患者6417例。在SMQ层面,哌柏西利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瑞波西利检测到心律失常(ROR=2.32;95%CI:2.17~2.47)和QT间期延长的阳性信号(ROR=6.14;95%CI:5.75~6.77),阿贝西利检测到栓塞和血栓事件的阳性信号(ROR=1.63;95%CI:1.49~1.78);在首选术语层面,3种CDK4/6抑制剂均发现了血栓形成、肺栓塞和肺水肿的阳性信号。结论不同CDK4/6抑制剂心血管AEs的临床表现及发生强度存在差异。医师使用CDK4/6抑制剂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生理状态,根据药物AEs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用药选择和AEs监测。 尹岳松 吴玉佩 张丽娜 郭少伟 高飞 李庆霞关键词:心血管不良事件 安罗替尼致心力衰竭 2022年 1例66岁女性左肺浸润性腺癌患者接受安罗替尼12 mg口服、1次/d,服用2周,停用1周,3周为1个周期。规律用药14个月后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实验室检查示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1698 ng/L,超声心动图示心尖运动减弱,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考虑为心力衰竭,怀疑与安罗替尼有关,停用该药并予对症治疗。8 d后患者上述症状减轻,NT-proBNP 485 ng/L。因病情需要,患者遵医嘱再次按原剂量口服安罗替尼。3个月后上述症状复现,并突发心室颤动,考虑患者的心力衰竭为安罗替尼所致。再次停用安罗替尼,给予利尿、改善心功能、营养心肌、补钾等治疗11 d后,病情明显好转。此后患者未再服用安罗替尼。 吴玉佩 尹岳松 王倩 王东苗 张丽娜关键词:心力衰竭 基于FAERS数据库的PD-1/PD-L1抑制剂致心肌炎风险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PD-1/PD-L1抑制剂致心肌炎的风险,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FAERS数据库2014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4季度收录的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致心肌炎不良事件(A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评价4种药物与心肌炎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品种PD-1/PD-L1抑制剂致心肌炎的风险信号强度,并对心肌炎患者的主要特点(性别、年龄、结局和发生时间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相关心肌炎AE报告分别为458、723、143、189例,共1513例,ROR(95%CI)值分别为27.75(25.24~30.52)、27.34(25.31~29.54)、25.76(21.83~30.40)、25.45(22.02~29.41),风险信号强度为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有可用数据的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885∶471),65岁及以上者占70.34%(856/1217)。心肌炎中位发生时间为27 d,心肌炎可导致38.86%(588/1513)患者死亡。结论不同品种PD-1/PD-L1抑制剂致心肌炎风险有所差异,多发生于治疗早期,65岁以上男性多见。心肌炎是PD-1/PD-L1抑制剂的严重AE,应引起临床关注。 尹岳松 吴玉佩 李阳 张丽娜关键词: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