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宇 作品数:12 被引量:97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腓骨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腓骨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KO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单纯治疗组,23例)和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腓骨截骨治疗(联合治疗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变化,膝关节液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改善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关节液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Lysholm及HSS评分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联合治疗组术后VAS评分及关节液内IL-6、TNF-α指标水平低于单纯治疗组,Lysholm及HSS评分高于单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治疗组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联合治疗组有1例(1膝,3.2%)出现神经损伤,1例(1膝,3.2%)出现局部创口感染。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腓骨截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KOA的手术方式,短期内可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减轻局部炎症及促进患肢功能康复。 韦东磊 冯文宇 陆梅凡 邹林 韦苏怡 姚军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 开放性小切口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开放性小切口带线锚钉固定修复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经后侧腘窝开放性小切口入路带线锚钉缝线内固定的方法对24例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患者进行内固定。结果:密切随访本组24例患者,时间6~18个月,平均(11.5±4.7)个月;术前关节活动度为62.3~102.5°,平均(86.6±12.5)°,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为124~142°,平均(137.1±5.7)°,较健侧减少2~5°,平均(2.8±1.4)°;对于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运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进行评估: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平均(51.5±4.3)分,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平均(90.6±3.2)分。术前、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小切口带线锚钉缝线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安全系数高,创口小,疼痛轻,效果较理想。 冯文宇 韦苏怡 姚军关键词:小切口 后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带线锚钉 CBL-PBL整合教学法在颈椎病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评价基于临床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基于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PBL)整合教学法对颈椎病临床见习教学效果,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0名在我科参加临床见习的2013级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CBL-PBL整合教学法和传统LBL教学法进行课堂讲授。考核并比较两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能力、临床技能操作能力的成绩,自拟调查问卷评价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见习兴趣、医患沟通、自主学习规划、查阅文献、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临床教学效果。结果CBL-PBL整合教学组在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等方面的成绩均高于传统LBL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PBL整合教学组的临床见习生在临床实习兴致、医患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规划能力、查阅文献能力等方面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调查均高于传统的LBL教学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BL-PBL整合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见习积极性,能提高颈椎病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是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措施,CBL-PBL整合教学法值得在医学教育中进一步推广。 刘云 刘建宏 黄静蕾 李波香 林成森 唐海军 冯文宇 杨庆华 李崇关键词:CBL PBL 颈椎病 临床见习课 非编码RNA在骨肉瘤血管新生中的研究进展 2021年 骨肉瘤在发展的过程中需不断诱导血管新生来满足自身营养的供给,因此对骨肉瘤细胞诱导的血管新生为靶点进行抑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尽管目前针对mRNA编码蛋白为靶点的血管抑制剂已运用于临床,但效果欠佳。而非编码RNA(ncRNA)是一类不参与蛋白编码的RNA分子,可以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和缺氧诱导因子-1等血管相关因子的分泌或ncRNA间的相互作用,进而调控骨肉瘤的血管新生。文章综述ncRNA在骨肉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为临床上骨肉瘤靶向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罗恺 刘云 李波香 谢天裕 冯文宇 刘建宏 丁晓飞 苏伟 廖世杰关键词:骨肉瘤 血管新生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高强线领带结固定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高强线领带结固定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19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儿均进行关节镜下高强线领带结捆绑固定。术后复查X线、CT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根据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9例患儿均获得6~24个月、平均12.8个月随访;均无切口及关节感染、关节僵硬、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出现。术后3个月所有患儿均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所有患儿膝关节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IKD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好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下高强线领带结固定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对骺板影响小,关节功能恢复好,临床疗效满意。 黄中杰 冯文宇 姚军 杨渊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儿童 高频超声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通过对比高频超声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结果和关节镜探查结果,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及治疗半月板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1周内对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57例怀疑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定义"金标准"为关节镜检查结果,对照分析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和关节镜探查结果。结果内侧半月板损伤利用高频超声诊断的灵敏度82.35%,特异度77.78%,准确性80.77%;外侧半月板损伤利用高频超声诊断的灵敏度75.44%,特异度81.48%,准确性77.38%。结论高频超声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评估半月板损伤的程度、性质等,对诊断和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方案选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陈旭林 刘耀利 姚军 黄玲玉 肖霄 梁琴燕 陈芷薇 冯文宇 韦庆军关键词:半月板损伤 高频超声 基于“雨课堂+工作坊”的参与式教学在临床骨科见习教学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探讨“雨课堂+工作坊”在本科5年制临床医学生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我科参加临床见习的本校2015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班和8班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人。实验组应用“雨课堂+工作坊”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则应用传统骨科教学模式授课。结果“雨课堂+工作坊”的参与式教学实验组在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及总成绩上显著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满意度评价上,实验组6项指标评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雨课堂+工作坊”的参与式教学应用于本科5年制临床医学生骨科临床见习中,有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可为今后骨科临床教学模式探索提供参考。 廖世杰 贺聚良 刘德淮 刘军廷 刘云 黄开勇 王琦 冯文宇 李波香 林成森 莫建明关键词:工作坊 参与式教学 骨科教学 陈旧性内侧胫骨平台塌陷骨折合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陈旧性内侧胫骨平台塌陷骨折合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访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内侧胫骨平台塌陷骨折合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7例患者,男5例,女2例;左膝4例,右膝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7.32±6.74) d;6例为交通事故损伤,1例为运动损伤;根据Fanelli分型:B型1例,C型6例。所有患者均行内侧胫骨平台下撑开截骨,取髂骨植骨,联合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术。[结果]术后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步态正常,下肢力线无内翻,胫骨外旋试验(Dial-test)较健侧对比均<10°(术前均>10°);术后Lysholm评分(83.00±3.7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7个月,术前改善至D级,术后改善至A级4例,B级3例,患肢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内侧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复位是维持下肢力线的重要因素,应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后外侧复合体是膝关节稳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复重建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姚军 韦东磊 冯文宇 陈超 韦苏怡 刘菊英 韦庆军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失效原因分析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3—2019-03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内固定失效的42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结果 42例资料均完整收集,白天手术18例,夜间手术24例。闭合复位29例,切开复位13例。42例均复位成功,解剖复位6例,功能复位36例。行2枚外侧穿针20例,2枚内外侧交叉穿针8例,3枚外侧穿针14例。穿针成功8例,穿针失误34例,其中漏穿8例,未透14例,针距过近9例,漏穿和未透1例,漏穿和针距过近1例,未透和针距过近1例。结论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失效与夜间手术、闭合复位、功能复位、2枚外侧穿针及穿针失误有关,手术应选择在白天手术进行,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同时采取牢固的固定方式,避免穿针失误。闭合复位不理想的情况下需尽早切开复位,但应注意加强护理,从而减少内固定失效的风险。 廖世杰 丁晓飞 李波香 林成森 王天天 林华豪 冯文宇 刘云 莫建明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内固定失效 儿童会阴部、右大腿根部毁损伤伴骨盆骨折1例 被引量:1 2021年 患儿,男,3岁3个月,于2018年12月14日不慎被重型叉车撞倒,后碾压会阴部、肛周及右大腿根部,导致疼痛、出血伴下肢活动受限,于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查体:神志淡漠,脉率快,气促,血压10.0/6.7 k Pa,无发热和呼吸困难,髋部会阴区、左大腿根部皮肤广泛撕脱,肛周皮肤缺损,肠管外露,可见活动性出血。后立即送往阳江市人民医院就诊. 莫建明 杨渊 罗恺 王天天 冯文宇 陈县祥 林春博 李小峰关键词:骨盆骨折 会阴部损伤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