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兵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软骨
  • 2篇软骨下骨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骨关节
  • 2篇骨关节炎
  • 2篇骨科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1篇凋亡
  • 1篇腰椎
  • 1篇腰椎滑脱
  • 1篇应力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测量
  • 1篇早期骨关节炎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软骨损伤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于兵
  • 7篇李国威
  • 7篇陈涛
  • 5篇张荣凯
  • 5篇张奎渤
  • 5篇郭远清
  • 5篇张大卫
  • 2篇王建儒
  • 2篇苏永辉
  • 2篇孔凡根
  • 2篇黄宗文
  • 1篇郑召民
  • 1篇刘辉
  • 1篇冯韶燕
  • 1篇杨禄坤
  • 1篇江东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L_5轻度峡部裂型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L5轻度峡部裂型滑脱患者中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其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5月间79例L5轻度峡部裂型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站立位脊柱侧位X线片上进行矢状面参数的测量(包括LSA、LL、PI、PT、SS、L5I及SVA等),在腰椎MRI的矢状位T2WI图像中观察L4/L5及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的等级。分别按滑脱程度的不同、PI的大小以及L5/S1椎间盘退变的等级不同进行分组对比。[结果]与L5滑脱程度〈25%组相比,滑脱〉25%组的L5/S1椎间盘退变程度更重;两组L4/L5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PI大小进行分组,大PI组的L5/S1椎间盘退变等级与小PI组或正常PI组相比均更重。按L5/S1椎间盘退变不同等级进行分组,中重度退变组的LSA明显小于无退变组,而PI、PT、SS和L5I值均明显大于无退变组。三组的LL及SV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5轻度峡部裂型滑脱患者中,L5/S1椎间盘退变的等级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张奎渤刘辉王建儒于兵陈涛郑召民黄宗文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间盘退变
机械应力改变致印度豪猪蛋白在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的表达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关节不稳导致的机械应力改变引起的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的印度豪猪蛋白(Ihh)表达情况,为阐述其在骨关节炎致病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切除右膝内侧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对照组仅切开关节囊。于术后1、2、4周取右膝关节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技术分析关节软骨下骨破骨细胞Ihh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1、2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软骨下骨区检测到大量的Ihh强阳性多核巨细胞;术后4周实验组、对照组均未检测到Ihh阳性细胞。术后1、2、4周,实验组阳性区域平均光密度(A)分别为(0.351±0.086)、(0.303±0.026)、(0.092±0.033);对照组平均A分别为(0.153±0.017)、(0.176±0.013)、(0.136±0.014);术后1、2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术后4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以破骨细胞的标志蛋白Trap与Ihh进行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实验表职Ihh强阳性多核巨细胞为破骨细胞。结论软骨下骨破骨细胞Ihh的表达可能在早期创伤性骨关节炎致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张荣凯李国威张大卫于兵冯韶燕
关键词:骨关节炎
骨科创伤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VSD用于骨科创伤感染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3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骨科创伤感患染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数据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VSD对骨科创伤感染者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使患者愈合以及住院的时间得以缩短,换药次数也得以减少,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感染后出现并发症情况也显著减少,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郭远清李国威陈涛孔凡根于兵苏永辉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骨科创伤感染疗效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双相磷酸钙陶瓷对幼年大鼠软骨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背景:小儿股骨头坏死症的发病机制与压力负荷和炎症导致的髋关节软骨损伤有关。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双相磷酸钙陶瓷对幼年大鼠软骨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30只1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改良Hulth方法制备幼年大鼠髋关节软骨损伤模型,观察组大鼠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双相磷酸钙陶瓷,对照组大鼠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陶瓷。植入后4周,观察各组关节软骨的病理学变化,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空白组关节软骨平滑、完整;对照组关节软骨损害明显,关节软骨表面破裂、缺损、凹凸不平,软骨四层结构不清晰;观察组关节软骨损伤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②在相同观察时间点,观察组的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凋亡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均P<0.05);③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双相磷酸钙陶瓷能促进幼年大鼠软骨损伤的修复。
李国威郭远清陈涛张奎渤于兵张大卫张荣凯
关键词:生物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凋亡
X线与CT影像学测量成人颈椎矢状面参数的差异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分析成人颈椎X线与CT重建图像中矢状面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收集67例因轻微头颈部症状在我院行颈椎X线及颈椎CT检查的患者资料,测量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中C2~C7的Cobb角、Gore角、颈椎曲率指数(CCI)、胸廓入口角(TIA)、T1倾斜角(T1S)及颈倾斜角(NT);利用Pearson相关检验进行各对应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颈椎X线测量的Cobb角、Gore角及T1S均大于CT图像中的数据,而NT小于CT的测量结果(P<0.05);两种测量方法的CCI和TIA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间对各参数测量的一致性均为良好。各项参数所对应的两种影像学测量数据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成人颈椎X线与CT图像中所测量的矢状面参数存在一定差异,临床评估中应引起关注。
张奎渤詹鸿锐于兵王建儒陈涛黄宗文
关键词:颈椎
外伤性骨感染的临床分型与疗效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外伤性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疗效,为临床治疗外伤性骨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医院在治疗外伤性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86例于医院治疗的外伤性骨感染患者进行试验观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依据临床分型对症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9.1%;观察组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9.3%,对照组有1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骨感染的临床分析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分型后进行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感染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的预后,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外伤性骨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应用。
郭远清李国威陈涛孔凡根于兵苏永辉
关键词:临床分型临床疗效
骨巨细胞瘤中RunX2表达及对骨质调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核心结合因子(RunX2)表达与骨巨细胞瘤(GCT)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GCT标本58例,分别按照肿瘤恶性程度、肿瘤病理分级、是否侵犯软组织及是否伴发病理性骨折分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析并比较RunX2在不同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RunX2在恶性GCT组织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GCT组织(P<0.05);RunX2的表达随着GCT组织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5);有软组织侵犯状况的GCT组织内的表达RunX2水平高于无软组织侵犯GCT组织(P<0.05);而伴发病理性骨折的GCT组RunX2表达量高于无伴发病理性骨折组(P<0.05)。结论 RunX2的表达量与GCT严重程度有关。
李国威郭远清陈涛张奎渤张大卫于兵张荣凯
关键词:巨细胞瘤骨质吸收
基于全基因表达谱的骨关节炎软骨下骨转录因子预测及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对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全基因表达谱进行转录因子预测及分析。方法 :下载基因芯片实验数据(GSE30322),使用软件包limma packagein R(版本:3.3.1)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差异基因的标准以基因表达上调或下调的倍数≥2为标准(P<0.05),进一步使用Cytoscape软件(版本:3.4.0)的i Regulon插件预测分析调控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录因子,并分析预测的转录因子所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可能相关15个转录因子及其相对应的靶基因:FOXN4,NANOS1,E2F6,RAD21,MECOM,ETS1,MEF2A,POU2F3,BRCA1,GATA3,ZNF706,ZBTB33,SUZ12,DBP,SETDB1等。发现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可能相关12个转录因子及其相对应的靶基因:ARID3A,YY1,RDBP,ATF1,CRX,TAF1,XBP1,SOX3,E2F4,PGR,TIMM8A,HOXA2等。结论:预测分析的转录因子可能在骨关节炎软骨下骨致病机制调控中起了重要作用,其有可能成为新的防治骨关节炎的靶点。
张荣凯李国威江东张大卫于兵杨禄坤
关键词:基因芯片骨关节炎转录因子
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5
2017年
背景:研究认为单纯股骨头疾病而髋臼侧尚可的患者适合半髋置换,关于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即生物型)固定方式的适应证选择及近期和远期固定效果、并发症等差异的报道出入较大。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CT三维重建在移位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股骨颈骨折全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资料,分骨水泥假体组和非骨水泥假体组。并随访1.5年,比较各项手术指标、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通过同时检查髋关节X射线片及三维CT,比较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程度。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非骨水泥组手术时间少于骨水泥组(P<0.05);置换中出血量骨、住院天数水泥组少于非骨水泥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3)置换后1个月骨水泥组关节Harris评分高于非骨水泥组(P<0.05);置换后18个月非骨水泥组关节Harris评分高于骨水泥组(P<0.05);置换后3,6,12个月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4)2组患者三维重建和术中所见无误差,符合率达100%;(5)结果提示,应综合考虑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基础疾病、骨条件选择相应类型半髋置换,对于高龄且严重骨质疏松严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建议选择骨水泥型假体;对骨量条件良好者优先考虑非骨水泥型;CT三维重建对移位型骨折诊断准确率及全面认识优于X射线片。
李国威郭远清陈涛张奎渤张大卫于兵张荣凯
关键词:聚甲基异丁烯酸骨科植入物人工假体骨水泥非骨水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