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春梅

作品数:69 被引量:384H指数:10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小鼠
  • 18篇基因
  • 12篇转基因
  • 12篇病毒
  • 11篇转基因小鼠
  • 9篇细胞
  • 8篇流感
  • 8篇阿尔茨海默病
  • 7篇动物
  • 6篇蛋白
  • 6篇食蟹猴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流感病毒
  • 5篇地鼠
  • 5篇中国地鼠
  • 5篇禽流感
  • 5篇恒河猴
  • 5篇SARS-C...
  • 4篇禽流感病

机构

  • 4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6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卫生部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南京市江宁医...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9篇马春梅
  • 45篇秦川
  • 39篇朱华
  • 37篇黄澜
  • 22篇刘亚莉
  • 21篇徐艳峰
  • 15篇邓巍
  • 13篇刘颖
  • 12篇代小伟
  • 12篇张连峰
  • 9篇刘爱连
  • 8篇刘静红
  • 8篇汪禾青
  • 7篇陈云新
  • 7篇魏强
  • 6篇全雄志
  • 5篇鞠烨
  • 5篇刘栩晗
  • 5篇李国生
  • 5篇李加美

传媒

  • 33篇中国比较医学...
  • 10篇中国实验动物...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磁共振成像
  • 2篇第六届中国放...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5篇2013
  • 14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5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简化肺栓塞严重性指数及生化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肺栓塞预后评价中的价值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 分析简化肺栓塞严重性指数(sPESI)及B型尿钠肽(BNP)、超敏肌钙蛋白Ⅰ(hs-TnⅠ)在肺栓塞短期及长期预后评价中的作用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连续162例肺栓塞患者资料,其中男68例,女94例,以院内死亡、休克、机械通气、心肺复苏为主要终点,以38个月内的死亡为次要终点,在全部人群及血流动力学稳定亚组中分析sPESI、BNP、hs-TnI等与主要及次要终点的联系,进行变量回归分析,筛选最佳指标,评价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 162例患者主要终点多变量回归中,只有BNP、hs-TnⅠ、sPESI为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面积、OR值分别为0.87、8.16,0.91、6.09和0.78、14.07.血流稳定亚组的主要终点多变量回归中,仅BNP、sPESI是独立预测因素.次要终点的COX分析中,仅sPESI是独立危险因素.联合BNP、hs-TnⅠ后院内事件的阳性预测值提高(44.4%),阴性预测值未下降(97.8%),均阴性或单阳性患者中,没有主要终点发生于sPESI低危组.结论 sPESI能够反映肺栓塞的整体风险,在肺栓塞预后尤其是长期预后评价中有较高价值,可以被融合进肺栓塞的风险评价中.在肺栓塞短期预后评价中,BNP、hs-TnⅠ是最优秀指标.三者联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肺栓塞的短期及长期预后.
仝春冉张中和马春梅朱颖张秀伟
关键词:肺栓塞预后B型尿钠肽
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和两种灵长类动物的肺组织病理学比较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比较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恒河猴及食蟹猴急性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方法在麻醉状态下对BALB/c小鼠、恒河猴及食蟹猴进行H5N1病毒滴鼻接种,在感染急性期实施安死术,取肺组织运用H&E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分析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BALB/c小鼠感染急性期,肺组织以变质性炎为主,肺泡结构被广泛破坏,以单核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局部可见渗出性炎。而在恒河猴感染急性期肺组织病理改变以渗出性炎为主,同时可见变质性炎和增生性炎。在食蟹猴感染急性期肺组织病理改变以渗出性和变质性炎为主,同时亦可见上皮的新生。结论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与恒河猴、食蟹猴急性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不同,这将为进一步认识禽流感的发病机制及研究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陈云新邓巍朱华代小伟贾春实魏强黄澜马春梅秦川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小鼠恒河猴食蟹猴
能谱曲线鉴别诊断良恶性浆膜腔积液被引量:27
2012年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能谱曲线分析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性质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并接受能谱CT扫描的浆膜腔积液患者66例,其中良性浆膜腔积液24例(63处),为肝硬化、心力衰竭/肾衰竭、炎症、结核所致;恶性浆膜腔积液42例(84处),为胃肠道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肝脏转移瘤和卵巢恶性肿瘤所致。应用能谱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并计算浆膜腔积液能谱曲线斜率,按斜率范围将曲线分为Ⅰ~Ⅳ型,分别统计良性、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曲线类型,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良性组Ⅰ~Ⅳ型曲线构成比分别为14.29%、14.29%、19.05%、52.38%,恶性组Ⅰ~Ⅳ型曲线构成比分别为73.81%、7.14%、11.90%、7.14%,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1,P<0.01)。Ⅰ型曲线以恶性为主,Ⅳ型曲线以良性为主,Ⅱ、Ⅲ型曲线鉴别良恶性积液有一定限度。结论能谱CT能鉴别浆膜腔积液的性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鞠烨刘爱连汪禾青张婷马春梅刘静红伟杰.阿南德穆罕默德.阿尼尔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
STZ诱导恒河猴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复制稳定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恒河猴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恒河猴5只,小剂量(30mg/kg)多次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分别在注射后2、3个月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并连续观察血糖、胰岛素、C肽的变化。连续观察12个月。结果随着时间推移,动物出现典型的糖尿病症状。3只动物的血糖静脉注射1次后持续10周稳定,另外2只分别进行了第2、3次注射。动物血糖在12个月内平稳上升、胰岛素、C肽分泌持续下降。2个月时葡萄糖耐量减低明显(P<0.01)。结论小剂量多次注射STZ后恒河猴可出现持续、稳定的糖尿病表现,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动物模型。
朱华刘颖马春梅黄澜秦川
关键词:糖尿病恒河猴链脲佐菌素
hACE2转基因小鼠SARS-CoV感染后的病理变化及免疫学反应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SARS-CoV感染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hACE2)转基因小鼠引起的病理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发生的免疫学机制,为SARS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实时PCR测定hACE2转基因小鼠的拷贝数;用PUMC01株SARS-CoV感染hACE2转基因小鼠,光镜下观察小鼠全身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ELISA方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和肺组织匀浆上清细胞因子TNF-α、IL-6、IFN-γ变化。结果单拷贝hACE2转基因小鼠在感染SARS-CoV后肺组织出现更严重的间质性肺炎并伴有肺外多器官损伤;少数转基因小鼠血清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转基因小鼠肺组织匀浆上清TNF-α、IL-6、IFN-γ的水平明显升高。结论hACE2转基因小鼠感染SARS-CoV后出现与人类SARS患者相似的病理特征和免疫学反应,为研究SARS发病机制和药物评价提供了小动物模型。
杨秀红陈云新朱华黄澜马春梅刘亚莉秦川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转基因小鼠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免疫学
SARS-CoV功能性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灵长类动物肾脏上皮细胞的表达(英文)
2010年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灵长类动物肾脏上皮细胞上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利用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细胞ACE2的表达;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例恒河猴和2例正常人肾组织ACE2的表达分布。结果:RT-PCR显示,从VeroE6细胞提取的总RNA经逆转录可检测出ACE2的扩增条带;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到VeroE6细胞胞浆内反应明显阳性;ACE2主要分布在恒河猴和人肾组织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管腔膜和胞浆。结论:ACE2在灵长类动物肾脏上皮细胞的核酸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主要位于细胞的管腔膜和胞浆;肾脏上皮细胞表达的ACE2为SARS-CoV的入侵提供了条件,有可能是SARS患者并发肾功能损伤的原因之一。
杨秀红秦川陈云新朱华黄澜刘亚莉马春梅张连元杨方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灵长类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鉴别诊断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疾病患者59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PCa组和BPH组。对所有患者均行MR常规扫描和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序列动态增强扫描、DWI及DKI扫描。由2名医师测量两组病灶DKI的各参数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名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对两组各参数值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绘制各参数的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2名观察者测得两组各参数值一致性良好(ICC均>0.75)。PCa组平均扩散峰度值、平行扩散峰度值、垂直扩散峰度值高于BPH组(P均<0.01);PCa组平均扩散系数、平行扩散系数、垂直扩散系数值低于BPH组(P均<0.01)。ROC分析显示各参数诊断PCa和BPH的曲线下面积均>0.90。结论 DKI各参数可为临床鉴别诊断PCa和BPH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信息。
陈丽华刘爱连宋清伟马春梅汪禾清张龙敏佟梓滨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增生扩散磁共振成像
IL-10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食蟹猴脑缺血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食蟹猴脑缺血模型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cells,hBMSCs)移植后IL-10的表达及其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食蟹猴8只,在脑定位仪定位下,应用光化学法构建食蟹猴脑缺血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分别在脑缺血部位附近注射高、低密度的hBMSCs和生理盐水。手术后,通过影像学、神经功能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对hBMSC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观察脑缺血周围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以及real-time PCR法检测检测脑损伤周围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hBMSC治疗组损伤部位周围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显示IL-10阳性细胞的数量及染色强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IL-10在mRNA水平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hBMSCs对食蟹猴脑缺血模型具有修复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促进炎症抑制因子IL-10的表达有关。
李加美朱华刘颖李秦徐艳峰黄澜马春梅冯铭卢姗安沂华赵春华王任直秦川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缺血食蟹猴IL-10
A(H1N1)甲型流感病毒基因多态性对病毒复制及毒力的影响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A(H1N1)甲型流感病毒基因多态性对病毒复制及毒力的影响。方法选择A/Californ ia/04/2009,A/S ichuan/1/2009和A/Be ijing/3/2009 3株病毒,分别感染MDCK细胞,测定病毒RNA载量和病毒效价;同时滴鼻接种BALB/c小鼠,检测小鼠感染后的多项指标,观察期为14天。另一方面,对3株病毒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及序列比对,对其基因突变情况及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A/S ichuan/1/2009株相较而言具有较高的复制能力及毒力,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全基因中有5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其中PA蛋白中343位点的A突变为T,PB1蛋白中353位点的K突变为R,566位点的T突变为A,PB2蛋白中471位点的T突变为M,对病毒毒力的增强起重要作用。结论 A(H1N1)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组多态性与其复制及毒力密切相关。
玛依拉许黎黎鲍琳琳鲍琳琳邓巍吕琦占玲俊邓巍马春梅秦川
关键词:多态性毒力
禽流感病毒感染食蟹猴肺组织内抗原提呈细胞亚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食蟹猴肺组织内抗原提呈细胞的不同亚型。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病理室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感染的食蟹猴肺组织蜡块标本,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一步分析CD68、CD14及S-100在感染禽流感病毒食蟹猴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肺组织内肺间隔增宽伴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可见血浆蛋白及纤维素渗出。部分肺泡间隔断裂,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肺组织内H5N1病毒抗原染色呈阳性。肺间隔及肺泡内可见大量CD68阳性细胞,局部可见散在CD14和S-100阳性细胞。结论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食蟹猴肺组织内抗原提呈细胞主要以巨噬细胞为主。
李加美陈云新朱华代小伟魏强丛喆蒋虹黄澜马春梅贾春实邓巍秦川
关键词:流感抗原提呈细胞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