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康康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热耐受
  • 3篇耐受
  • 2篇倒刺鲃
  • 2篇中华倒刺
  • 2篇中华倒刺鲃
  • 2篇刺鲃
  • 1篇游泳能力
  • 1篇幼鱼
  • 1篇响应速率
  • 1篇临界游泳速度

机构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付康康
  • 2篇付世建
  • 1篇曹振东
  • 1篇柏杨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温度驯化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热耐受、游泳能力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通常会引起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温度的波动,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开展有关鱼类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研究越来越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以长江流域中常见鱼类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为实验对象,...
付康康
关键词:中华倒刺鲃临界游泳速度
中华倒刺鲃不同生理性能对降温的响应速率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考查长期高温驯化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快速降温后不同生理功能对低温环境的响应速率,将实验鱼分为2组分别在15℃和25℃条件下长期驯养(8周),随后25℃组快速降温至15℃(降温组),同时15℃组(恒低温对照组)温度保持不变;在降温后的第1、2、4和8周分别测定和比较降温组和恒温对照组实验鱼的温度耐受能力、游泳能力、自发活动水平、摄食代谢和生长性能等相关生理指标。结果显示:降温后,低温耐受能力(CT_(min))1周时就达到稳定与对照组不再有差异,而高温耐受能力(CT_(max))2周时才达到稳定;与对照组相比,降温处理导致实验鱼自发活动水平(运动时间百分比,PTM和运动总距离,TDM)显著上升,且此差异持续整个驯化周期(P<0.05);降温组的临界游泳速度(Critical swimming speed U_(crit))在降温的1—2周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直到4周才达到稳定;降温组实验鱼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 SDA)持续时间和摄食后代谢峰值(Peak metabolic rate PMR)与对照组在降温1—4周均没有显著差异;尽管降温组有更高的摄食率,其食物转化效率和增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中华倒刺鲃在水体温度下降后,不同生理功能的稳定速率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生理功能的生态关联及内在机制的不同有关;降温处理导致机体生长受阻,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应对环境温度变动的逆境胁迫、生理功能调整以及自发活动增加所导致的能量消耗上升所致。
覃英莲柏杨付康康付世建
关键词:热耐受
温度驯化对高体鳑鲏热耐受及低氧耐受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考察温度驯化对鱼类热耐受及低氧耐受能力的影响,以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为对象,分别在15、20和25℃条件下驯化14 d,随后在不同驯化温度下测定其温度和低氧耐受指标。结果表明:高体鳑鲏的临界高温(CTmax)和致死高温(LTmax)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临界低温(CTmin)和致死低温(LTmin)随驯化温度的降低而下降,说明高体鳑鲏的热耐受性具有温度依赖性;高体鳑鲏在各驯化温度下的温度耐受幅分别为29.34、30.18和28.01℃;高体鳑鲏的低温驯化反应率在15~20℃和20~25℃的驯化温度范围分别为0.23和0.87,说明高体鳑鲏的低温耐受能力在高温段具有更高的温度敏感性;而高温驯化反应率在不同温度范围差别不大(0.40和0.44);高体鳑鲏失去平衡氧压则随着驯化温度的升高而上升,表明温度上升降低了高体鳑鲏的低氧耐受能力。
付康康曹振东付世建
关键词:热耐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