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曙光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食管癌颈部Collard半机械吻合法生活质量调查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消化道不同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新乡市中心医院2009-07-01-2012-07-01收治的胸中下段食管癌246例患者随机分为Collard半机械吻合试验组138例和传统全手工吻合对照组108例,建立食管癌术后生活质量百分评价表,分别于术后2周及1、3、6、12个月随访评分。选取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并存病及手术方式7个可能对术后生活质量有影响的指标,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围手术期,试验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7.97%、7.97%和3.62%,对照组分别为3.33%、7.22%和7.41%;术后2周及1个月的随访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分别为59.26±19.21和68.43±13.49,对照组分别为58.37±16.76和69.92±10.1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试验组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7.97%和5.07%,对照组分别为3.33%和34.26%;术后3、6和12个月随访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分别为79.28±8.51、88.71±9.01和94.18±10.56,对照组分别为68.89±9.75、66.85±11.79和71.34±8.49。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并存病及手术方式对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回归显示,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的独立因素。结论颈部Collard半机械吻合法能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
- 郝曙光侯夏宝刘平
- 关键词:食管肿瘤生活质量COX分析
- 新辅助化学治疗在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学治疗在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新辅助化学治疗加手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29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 Kaplan-Meier 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3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24(3~51)个月,观察组术后淋巴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1% vs.75.0%,P <0.05);观察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vs.4.5%,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长度、淋巴结是否阳性及不同治疗方式与患者3年生存期有关,P 值分别为0.048、0.018、0.030及0.039。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长径、淋巴结阳性率及不同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结论新辅助化学治疗在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郝曙光侯夏宝刘平
- 关键词:新辅助化学治疗预后
- 血清PCT、sTREM-1对肺癌术后并发肺部细菌感染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PCT、s TREM-1对肺癌术后并发肺部细菌感染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发生术后肺部感染。比较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治疗好转组与未好转组、好转组治疗前后血清PCT、s TREM-1水平以及CRP水平、乳酸水平等。结果感染组在术后24 h以及48 h后CRP、乳酸、PCT以及s TREM-1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未好转亚组在术后24 h、术后48 h、感染时、感染后24 h以及感染后48 h CRP、乳酸、PCT以及s TREM-1均显著高于治疗好转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好转组CRP、乳酸、PCT以及s TREM-1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患者PCT、s TREM-1能够及时评估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细菌感染的风险,及时诊断肺部细菌感染,并评估治疗效果。
- 刘建斌贾涛展晖郝曙光赵冰刘平
- 关键词: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肺癌肺部细菌感染
- 一种胸部术后呼吸恢复监测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胸部术后呼吸恢复监测装置,通过视觉传感器对患者呼吸状态进行图像采集,并对图像采用多尺度模板进行预处理,同时利用多种高维特征变量对呼吸状态进行描述,从而能够识别多个尺度上的图像特征,提高了风险识别的鲁棒性,特...
- 郝曙光李志刚刘平
- 文献传递
-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白蛋白预测食管癌术后早期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动态监测食管癌术后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在早期诊断吻合口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93例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患者,分为早期吻合口瘘组(AL+)88例和非吻合口瘘组(AL-)205例。动态观察术前术后血清降钙素原(PCT)、CRP以及白蛋白水平变化趋势。结果血清PCT水平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组表现快速上升在第5天达到峰值[(7.79±1.57)μg/L,P〈0.01]。两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快速下降在第3天达到低谷后,AL+组持续维持低水平而AL-组缓慢回升。术后第5天内CRP术后血清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维持在较高水平[(86.67±10.36)mg/L比(69.21±15.35)mg/L,P〉0.05]。使用PCT峰值水平做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取截断值为7.8μg/L,对吻合口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和80%。结论食管癌术后PCT水平快速升高同时伴有ALB持续低水平得不到纠正以及血清CRP水平居高不下的患者可能是吻合口瘘的高危人群。
- 郝曙光刘平侯夏宝王宗仁赵冰展辉
- 关键词:吻合口瘘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