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兵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杰出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障
  • 2篇晶状体
  • 2篇激素
  • 2篇白内障
  • 1篇蛋白
  • 1篇素性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透明晶状体
  • 1篇皮质激素
  • 1篇晶状体蛋白
  • 1篇晶状体混浊
  • 1篇混浊
  • 1篇激素性白内障
  • 1篇核性白内障
  • 1篇翻译后修饰
  • 1篇分子
  • 1篇分子伴侣
  • 1篇Α-晶状体蛋...
  • 1篇NA^+-K...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严宏
  • 2篇刘兵
  • 1篇哈文静
  • 1篇俞兰
  • 1篇丁正华
  • 1篇王永强
  • 1篇王为农
  • 1篇王建伟

传媒

  • 1篇眼科研究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鼠激素性白内障中Na^+-K^+ATP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激素性白内障中Na+-K+ATP酶活性变化,探讨激素性白内障发病机制。方法:大鼠的96只透明晶状体随机分为对照组(DMEM)、地塞米松诱导的白内障组(DMEM+地塞米松10μmol/L),体外培养7d,动态观察晶状体混浊情况,1,3,5,7d分别从各组取12只晶状体,测定晶状体中的Na+-K+ATP酶活性。结果:7d对照组晶状体呈雾状混浊,白内障组晶状体出现重度核混浊。白内障组培养3,5,7d,Na+-K+ATP酶活性分别下降约23.5%(P=0.002),49.6%(P<0.001),75.8%(P<0.001),而对照组Na+-K+ATP酶活性下降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可诱导离体大鼠晶状体产生核性白内障,离子转运障碍可能参与激素性白内障的形成。
王建伟严宏刘兵哈文静王永强丁正华
关键词:白内障NA^+-K^+ATP酶激素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透明晶状体晶状体混浊核性白内障
糖皮质激素对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α 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的影响。 方法 凝胶过滤层析分离αL和βL 晶状体蛋白,αL 晶状体蛋白与 25mmol/L泼尼松龙 21 半琥珀酸(P 21 H)孵育 20d(37℃),分别于 0、2、4、10和 20d应用βL 晶状体蛋白热聚集法测定分子伴侣活性,采用PerkinElmerLB50B荧光光度仪观察色氨酸和非色氨酸荧光值,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监测蛋白质交联程度。 结果 被P 21 H修饰后的αL 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显著降低。P 21 H可导致αL 晶状体蛋白色氨酸荧光强度明显降低,非色氨酸荧光强度向较长波长移位和增强,提示形成新的荧光色素物。孵育第 10d,伴侣活性已降低至约 3 3%,色氨酸荧光强度殆尽,约在激发波长 412nm出现新的非色氨酸荧光强度。SDS PAGE显示糖皮质激素导致αL 晶状体蛋白明显凝聚。 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α 晶状体蛋白的修饰和伴侣活性的降低可能参与糖皮质激素诱导白内障的形成。
严宏刘兵俞兰王为农
关键词:Α-晶状体蛋白翻译后修饰糖皮质激素分子伴侣白内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