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徐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LDH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干
  • 1篇造血干细胞
  • 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篇增生
  • 1篇体外
  • 1篇铁蛋白
  • 1篇自体外周血
  • 1篇自体外周血造...
  • 1篇自体外周血造...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造血干...
  • 1篇外周血造血干...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免疫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2篇徐徐

传媒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年份

  • 2篇202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方法对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98例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均行APBSCT治疗,观察其移植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情况,予以3年时间的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所有病例成功重建造血;CD4^(+)/CD8^(+)恢复正常率为:治疗12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2周后(P<0.05);3年随访发现,患者累积生存率高达81.63%;移植前完全缓解、接受巩固治疗、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移植前未完全缓解、未接受巩固治疗、IPI评分>2分者(P<0.05);COX回归显示,移植前未完全缓解、未接受巩固治疗、IPI评分>2分为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分析显示,移植前完全缓解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96.15%)明显高于移植前未完全缓解患者(65.22%)(χ^(2)=32.231,P<0.001);巩固治疗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95.08%)明显高于未巩固治疗患者(59.46%)(χ^(2)=59.647,P<0.001);IPI评分≤2分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89.23%)明显高于IPI评分>2分患者(66.67%)(χ^(2)=31.026,P<0.001)。结论APBSCT可对难治性淋巴瘤产生良好疗效,患者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可于短期内恢复,3年累积生存率高,尤其对移植前完全缓解与IPI评分≤2分、行巩固治疗患者预后影响更好。
陈春平张天琰徐徐
关键词:难治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免疫功能预后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LDH、β_(2)-MG、铁蛋白、维生素B_(12)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铁蛋白(SF)、维生素B12(VitB12)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MDS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并根据IPSS评分分级标准将所选患者依次分为低危组、中危I组、中危Ⅱ组和高危组,其中每组分别有22例、30例、26例和20例,另外选取同期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检者血清LDH、β2-MG、SF以及VitB12水平,并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亚组间血清LDH、β2-MG、SF和VitB12水平,同时采用COX回归分析相关血清指标与MD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论LDH、β2-MG、SF和VitB12在研究组中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LDH、β2-MG、SF和VitB12在各亚组之间的水平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DS患者血清LDH、β2-MG、SF和VitB12水平随IPSS评分等级增加呈上升趋势;单因素显示IPSS分级以及LDH和SF水平为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P<0.05);对影响患者死亡的多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发现IPSS分级和SF水平为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DS患者血清LDH、β2-MG、SF和VitB12水平呈较高水平表达,其水平的高低可作为病情发展严重程度的判断依据,另外IPSS分级和SF水平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将其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陈春平王娟徐徐
关键词:LDHΒ2-MG铁蛋白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