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启进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兴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棉花
  • 1篇氮肥
  • 1篇性状
  • 1篇移栽
  • 1篇移栽棉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棉
  • 1篇杂交种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措施
  • 1篇器官建成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抗虫
  • 1篇转基因抗虫棉
  • 1篇转基因抗虫杂...
  • 1篇麦茬
  • 1篇麦茬棉
  • 1篇麦后
  • 1篇麦后移栽
  • 1篇麦后移栽棉

机构

  • 2篇兴化市农业技...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杨德银
  • 2篇徐立华
  • 2篇娄登仪
  • 2篇李秀章
  • 2篇陈祥龙
  • 2篇何循宏
  • 2篇徐红兵
  • 2篇赵启进
  • 1篇屠美英
  • 1篇范正辉
  • 1篇黄骏麒
  • 1篇朱汉荣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棉花学报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麦后移栽棉的氮肥、密度效应及器官建成动态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采用二次均匀设计,研究氮肥和密度对小麦后移栽棉皮棉产量及其它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建立了产量等性状的二次模型,通过对产量模型的分析,提出小麦后移栽棉适宜的施氮量为210~230kg/hm2、密度为4.75万~4.90万株/hm2.同时建立了不同器官(如株高、总果枝等)的建成动态模型。
陈祥龙李秀章徐立华何循宏徐红兵杨德银范正辉娄登仪屠美英赵启进
关键词:棉花氮肥麦茬棉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995~1996年通过在兴化和南京的试验,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农艺措施进行了数学模型的研究,试验采用三因素(移栽密度x1、施氮量x2和氮肥基施比例x3)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与皮棉产量等目标性状之间存在着真实的回归关系。对模型的解析看出,对皮棉产量影响较大的是密度和施氮量,氮肥基施比例的作用相对较小。对模型进行模拟寻优,提出了目标产量水平不同的三套优化方案,根据抗虫棉生长发育的特性,移栽密度以39~51万株/hm2,施氮量以300kg/hm2,总氮量比常规棉增加10%左右,基施比例以35%左右为宜。
陈祥龙徐立华李秀章黄骏麒何循宏徐红兵杨德银娄登仪朱汉荣赵启进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农艺措施性状棉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