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苹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运动干预
  • 1篇指骨
  • 1篇指骨骨折
  • 1篇失神
  • 1篇失神经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式
  • 1篇外翻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分化
  • 1篇肌萎缩
  • 1篇骨科
  • 1篇骨性
  • 1篇骨性锤状指
  • 1篇骨折
  • 1篇分化
  • 1篇改良术
  • 1篇改良术式
  • 1篇[足母]外翻

机构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梁炳生
  • 3篇刘泽远
  • 3篇张文苹
  • 2篇李波
  • 2篇韦健
  • 2篇陈治
  • 1篇李文斌
  • 1篇黄强开
  • 1篇李刚
  • 1篇郭振业

传媒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被动运动干预对大鼠失神经萎缩骨骼肌中miRNA-1表达和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mi RNA-1在大鼠早期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中不同时段的表达,以及被动运动对失神经骨骼肌mi RNA-1表达及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27只,体质量(200±1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3)、失神经组(B组,n=12)和失神经被动运动组(C组,n=12)。各组大鼠显露右侧坐骨神经并游离,B、C组切除坐骨神经长约1 cm,A组仅显露游离神经不切除;术后1 d起,对C组大鼠右后肢行被动屈伸运动。A组于术后6 h,B、C组分别于术后3、7、14、28 d,采用颈椎脱臼法各处死3只大鼠,测量腓肠肌湿重比以及行HE染色观察腓肠肌细胞直径,对肌萎缩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采用RT-PCR法检测mi RNA-1、肌分化因子(myocyte differentiation factor,Myo D)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yo D蛋白表达。结果 B、C组腓肠肌失神经后均有不同程度萎缩,随失神经时间延长,肌纤维排列逐渐紊乱,肌细胞直径逐渐减小,失去正常的结构形态。B、C组术后各时间点腓肠肌湿重及肌细胞直径均小于A组(P<0.05);B、C组间除术后3 d腓肠肌湿重比以及术后3、28 d肌细胞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C组均大于B组(P<0.05)。术后随时间延长,B、C组mi RNA-1和Myo D基因相对表达量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A组(P<0.05);B、C组间除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术后7、14、28 d C组mi RNA-1和Myo D基因相对表达量均高于B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A、B、C组各时间点Myo D均呈阳性表达,A组阳性表达少于B、C组;B、C组随失神经时间延长,阳性表达逐渐增多,且C组各时间点阳性表达均多于B组。相关性分析结果示mi RNA-1、Myo D分别与腓肠肌湿重比在3、7 d时无相关性(P>0.05),14、28 d时成正相关(P<0.05);各时间点Myo D与mi RNA-1基因相对表达量成正相关(P<0.05)。结论被动运动可能通过促进mi RNA-1的表达,以促进肌细胞分化发挥�
刘泽远张文苹黄强开李刚陈治韦健梁炳生
关键词:失神经肌萎缩细胞分化
改良加压石黑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通过与经典石黑法比较,探讨改良加压石黑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手术治疗的31例骨性锤状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6例采用经典石黑法(对照组),15例采用改良加压石黑法(固定远指间关节和阻挡撕脱骨折块的2枚克氏针远端用皮筋捆绑,起到持续弹性加压作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指别、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对照组2例、改良组1例切口延迟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改良组随访时间为8-23个月,平均11个月;对照组为9-24个月,平均12个月。对照组术后1个月内2例克氏针弯曲变形,骨折块与远节指骨分离明显,手法复位后重新支具固定,经随访出现远指间关节炎;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6.8±0.8)周。改良组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5.7±1.5)周;未发生克氏针变形、骨折移位或断端分离。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9,P=0.021)。末次随访时,根据Crawford评定标准,对照组优9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1.25%;改良组优1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36,P=0.525)。结论与经典石黑法相比,改良加压石黑法对骨折间能起到持续弹性加压作用,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克氏针变形及松动,降低手术失败率,减少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治疗骨性锤状指。
张文苹李文斌刘泽远韦健李波陈治郭振业梁炳生
关键词:骨性锤状指指骨骨折改良术式
外翻的分型及治疗策略被引量:2
2015年
外翻为趾向足外侧过度偏斜,是足踝外科常见病,给病人造成最大的困扰是前足的疼痛及影响足部美观。先天性因素及后天性因素如穿不合适的鞋都可导致外翻的发生。诊断依据来自患者症状、足部查体和足部影像学检查。目前对外翻尚无统一的分型,常见的有三种分类方法,分别依据于X线表现、病程进展、病理表现。轻度外翻可选择非手术治疗,而大部分患者求诊时外翻程度已加重,只能手术治疗。治疗外翻的手术方案众多,大体分为软组织手术、截骨矫形术、关节成型术及关节融合术。每一种术式都有各自的手术适应证。为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产生了多种外翻的分型方法,但应用效果欠佳。我院梁炳生教授综合外翻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X线表现及病理变化,创立了外翻的新式分型方法,用于指导手术选择,取得了良好效果。未来努力的方向是制定出更适合每一位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选择最优的术式,以达到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
张文苹李波刘泽远梁炳生
关键词:骨科[足母]外翻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