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珂

作品数:8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卒中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老年
  • 2篇梗死
  • 1篇蛋白水平
  • 1篇动脉疾病
  • 1篇顿抑
  • 1篇多形
  • 1篇多形性
  • 1篇多形性红斑
  • 1篇血白细胞
  • 1篇血白细胞计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反应蛋...

机构

  • 8篇北京市海淀医...
  • 4篇北京和睦家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8篇贾珂
  • 5篇周正宏
  • 4篇原相丽
  • 3篇于逢春
  • 2篇李常红
  • 2篇史冬梅
  • 2篇唐晓梅
  • 1篇孙奉辉
  • 1篇刘磊
  • 1篇刘芳
  • 1篇冯浩
  • 1篇孟晓梅
  • 1篇刘伟

传媒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非高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非HDL-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改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北京市海淀医院体检中心的年龄>60岁既往无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病史的1209例体检者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其分为2组,无或轻度CAS组613例与中重度CAS组596例。采用调查问卷获取体检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采用终点测试法测定TC,直接测试法测定HDL-C和LDL-C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无或轻度CAS组比较,中重度CAS组年龄、女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及非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非HDL-C水平(OR=1.876,95%CI:1.322~3.541)和糖尿病(OR=2.123,95%CI:1.671~4.723)是CAS改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HDL-C与CAS程度呈正相关,且是反应CAS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玮婧金蔚涛任红卫孙奉辉孟晓梅贾珂于逢春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载脂蛋白A类
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北京和睦家医院接受收治的122例慢性失眠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122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分别予以单用药物治疗及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其治疗前及治疗5周后睡眠质量以及焦虑抑郁情况变化。结果治疗5周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实验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值得肯定,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状态。
原相丽史冬梅周正宏贾珂
关键词:慢性失眠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与脑微出血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血脂水平与脑微出血(CMB)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确诊为LI的老年患者219例,根据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查结果分为CMB组91例和不伴CMB组12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CMB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不伴CMB组比较,CMB组高血压(85.7%vs 68.0%)、吸烟(37.4%vs 18.0%)比例显著升高,TC[(3.84±0.09)mmol/L vs(4.21±0.09)mmol/L]、TG[(1.25±0.10)mmol/L vs(1.41±0.08)mmol/L]、LDL-C[(2.19±0.07)mmol/L vs(2.45±0.07)mmol/L]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血压(OR=0.287,95%CI:0.134~0.614),吸烟(OR=0.280,95%CI:0.141~0.554)和TC水平降低(OR=0.656,95%CI:0.472~0.911)是LI患者CMB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C水平降低可能是LI患者出现CMB的独立危险因素。
贾珂王玮婧周正宏唐晓梅刘伟于逢春
关键词:脑梗死吸烟
利格列汀致多形性红斑药疹
2024年
1例62岁男性患者因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给予抗血小板、降脂、降糖等治疗。9 d后,因血糖控制不佳,加用利格列汀(5 mg口服、1次/d)和艾托格列净(5 mg口服、1次/d)。服药后次日,患者胸前出现散发皮疹,之后逐渐加重,躯干和四肢近端出现大量环形靶样红斑,伴疼痛,无明显瘙痒;服药后第8天皮肤科医师会诊诊断为药物性皮疹,考虑可能为利格列汀诱发。停用上述2药,给予甲泼尼龙40 mg静脉滴注、1次/d,并予抗组胺药物等对症治疗。治疗第4天,患者胸前及背部皮疹融合成大片,伴大量脱屑;将甲泼尼龙加量至8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第7天,患者皮疹较前略消退,甲泼尼龙减量为6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第10天,患者皮疹较前明显好转,逐渐停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等。2周后随访,患者皮疹消退。
陈诗狄贾珂刘芳
关键词:药疹多形性红斑降糖药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效果及对患者血NSE、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效果及对患者血NSE、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81)和对照组(n=81),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神经递质NSE及炎症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30%较对照组83.95%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NSE、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血NSE、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0%低于对照组7.41%,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神经损伤,降低炎症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原相丽史冬梅周正宏贾珂
关键词:丙戊酸钠脑卒中后癫痫NSEIL-6TNF-Α
老年人群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临床特征比较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的区别。方法前瞻性、连续性于2017年1~12月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根据TOAST分型共筛选73例患者,ESUS组26例,LAA组47例。收集2组基线特征,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不同病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梗死部位。结果ESUS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LAA组[3(2,5)分vs 1(1,4)分,P=0.000],mRS评分≤2分比例明显低于LAA组(73.1%vs 100.0%,P=0.000)。ESUS组梗死部位前后循环均累及6例,LAA组2例(23.1%vs 4.3%);ESUS组梗死部位双侧累及8例,LAA组4例(30.8%vs 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是影响老年ESUS及LAA患者30 d致残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33,95%CI:1.006~5.410,P=0.048;OR=1.390,95%CI:1.094~1.768,P=0.007)。结论ESUS在病变分布双侧受累及前后循环均受累较为多见,其临床严重程度较LAA更重。
王玮婧唐晓梅贾珂冯浩刘磊于逢春
关键词:卒中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
颅脑MRI在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的鉴别价值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颅脑磁共振成像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 syndrome,VP)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2例确诊PD和46例确诊VP患者为受试对象,分别纳入PD组和VP组;将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颅脑MRI检查。记录三组患者黑质致密带(substantia nigra zona compacta,SNc)宽度(width of pars compacta of substantia nigra,WPCSN)值、中脑直径及两者比值检测结果差异,分析PD患者及VP患者颅脑MRI影像特征。结果三组受试者中脑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WPCSN值及WPCSN值/中脑直径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VP组和对照组(P<0.05);VP组和对照组上述两项指标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颅脑MRI影像示无特殊改变或颅脑正常老化改变者居多,VP组颅脑MRI影像多示颅内缺血性改变异常信号,主要区域为皮质下、侧脑室旁脑白质及基底节区等,小脑及脑干累及病例较少。结论颅脑MRI可在PD和VP鉴别诊断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原相丽李常红周正宏贾珂
关键词:颅脑MRIPDVP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8例ACI患者及5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和CRP水平。将ACI患者分别根据头颅CT和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进一步分组,分析ACI与外周血白细胞、CRP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组外周血中白细胞和CRP的水平均显著增高,分别是[(10.52±2.17)×109/L vs(6.71±1.82)×109/L,P<0.05]和[(6.31±2.78)mg/L vs(1.78±0.29)mg/L,P<0.05]。且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CRP水平升高程度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原相丽李常红周正宏贾珂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