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頔
-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肾内科用肾脏穿刺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肾内科用肾脏穿刺针,涉及穿刺针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针体,所述针体侧壁上固设有连接环,所述针体上且位于连接环靠近患者一侧滑动套设有用来抵触患者皮肤的滑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调节装置驱动柱子沿着...
- 刘頔
- 文献传递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血清Ang-1、Ficolin-2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1(Ang-1)、纤维胶凝蛋白2(Ficolin-2)水平变化,探讨其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RDS新生儿88例为ARDS组,同期脐尿管瘘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留取入院即刻股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Ang-1、Ficolin-2。ARDS组入院后接受胸部正侧位X线片检查,参考新生儿ARDS分级标准对新生儿ARDS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ng-1、Ficolin-2与新生儿重度ARDS发生的关系,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g-1、Ficolin-2对新生儿重度ARDS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ARDS组血清Ang-1、Ficolin-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88例ARDS新生儿中轻度ARDS 40例、重度ARDS 48例,重度ARDS新生儿血清Ang-1、Ficolin-2水平均低于轻度ARDS新生儿(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ng-1、Ficolin-2是新生儿重度ARD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ng-1、Ficolin-2预测新生儿重度ARD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812、0.817,两项指标联合预测新生儿重度ARDS发生的AUC为0.873。结论ARDS新生儿血清Ang-1、Ficolin-2水平降低,血清Ang-1、Ficolin-2是新生儿重度ARD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两者联合对新生儿重度ARDS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有助于评估新生儿ARDS疾病严重程度。
- 刘頔卢秀丽王亚娟张文杰邱爱娟
- 关键词: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趋化因子12、视黄酸受体反应蛋白2与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治及预后
- 2023年
- 目的探究趋化因子12(CXCL12)、视黄酸受体反应蛋白2(Chemerin)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诊治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08例IMN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9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入选者及不同分期IMN患者的血清CXCL12和Chemerin表达水平,观察研究组患者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针对研究组中肾组织CXCL12、Chemerin阳性及阴性患者,检测并比较其血清血肌酐(CREA)、血白蛋白(ALB)、血尿氮素(BUN)和尿液膜攻复合物(C5b-9)、足细胞标志蛋白(PCX)指标,并根据随访结果分析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病情缓解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血清CXCL12和Chemerin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四种病理分期患者之间的血清CXCL12和Chemerin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Ⅳ期患者的CXCL12和Chemerin表达水平最高,Ⅲ期、Ⅱ期患者次之,Ⅰ期患者表达水平最低。研究组中肾组织CXCL12阳性患儿75例(69.44%),阴性33例(30.56%);Chemerin阳性患儿84例(77.78%),阴性24例(22.23%)。肾组织CXCL12阳性和Chemerin阳性患儿的血液CREA、BUN和尿液C5b-9、PCX含量均高于相应阴性患儿(均P<0.05),CXCL12阳性和Chemerin阳性患儿的ALB含量均低于阴性患儿(均P<0.05)。CXCL12阳性患儿6个月后的缓解率低于CXCL12阴性患儿(61.33%vs.100%,P<0.05);同样,Chemerin阳性患儿6个月后的缓解率低于Chemerin阴性患儿(64.29%vs.95.83%,P<0.05)。随访12个月后,CXCL12阳性患儿的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CXCL12阴性患儿(34.67%vs.3.03%,P<0.05);Chemerin阳性患儿的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Chemerin阴性患儿(25.00%vs.0,P<0.05)。结论CXCL12、Chemerin的表达水平能够为儿童IMN的诊断提供指导,同时还能预测患儿的预后,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 刘頔卢秀丽戴维靖
- 关键词:儿童趋化因子CXCL12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miR-29c靶向B7-H3作用机制
- 2022年
- 目的探究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miR-29c-3p(miR-29c)靶向B7同源性3(B7-H3)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都儿童专科医院2018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及在医院体检100名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所有儿童miR-29c、B7-H3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体外细胞实验确定miR-29c靶向B7-H3作用具体机制。结果研究组患儿miR-29c低于对照组,而B7-H3、IL-4、IL-17高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iR-29c沉默组IL-4水平上升,IL-17、干扰素(IFN)-γ、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B7-H3蛋白水平下降(P<0.05),miR-29c过表达组IL-4水平下降,IL-17、IFN-γ、STAT3蛋白、B7-H3蛋白水平上升(P<0.05);与“miR-29c+荧光素酶空载”组、“miR-29c+B7-H3-mut-3’-UTR”组比较,“miR-29c+B7-H3-3’-UTR”组荧光素酶表达量下降(P<0.05);与CD_(4)^(+)T细胞组比较,空白病毒巨噬细胞+CD_(4)^(+)T细胞组、miR-29c沉默巨噬细胞+CD_(4)^(+)T细胞组视黄酸相关的孤儿受体(ROR-γt)、T-bet下降,GATA3上升(P<0.05);与空白病毒巨噬细胞+CD_(4)^(+)T细胞组比较,miR-29c沉默巨噬细胞+CD_(4)^(+)T细胞组ROR-γt、T-bet下降,GATA3上升(P<0.05)。结论miR-29c通过上调B7-H3水平影响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机体炎症反应,这一作用可能与miR-29c调节B7-H3水平影响巨噬细胞极化,促进CD_(4)^(+)T细胞分化有关。
- 阳洋狄华张燕陈芃螈刘頔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