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宇彬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小檗
  • 3篇小檗碱
  • 2篇缺血
  • 2篇转基因
  • 2篇小鼠
  • 2篇基因
  • 2篇氟西汀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阿尔茨海默症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HS-C...
  • 1篇血性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药理

机构

  • 5篇暨南大学第二...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7篇梁宇彬
  • 5篇郭毅
  • 4篇黄敏
  • 3篇常鑫
  • 2篇陈思言
  • 2篇杨焱
  • 1篇姜昕
  • 1篇何奕涛
  • 1篇蔡智立
  • 1篇卓文燕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探讨氟西汀对大鼠脑缺血后Shh通路上相关因子的再生神经功能作用
目的:氟西汀能够提高哺乳动物脑缺血后中枢神经的重塑能力,其中Sonic Hedgehog(Shh)通路是神经发育和神经再生的重要信号通路,包括shh以及下游Gli1等成分。本研究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氟西汀对shh、G...
杨焱梁宇彬黄敏曾思琳姜昕郭毅
关键词:脑缺血氟西汀SHH信号通路神经再生
小檗碱对阿尔茨海默症 N2a-APP695-sw 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影响
2016年
探讨小檗碱对阿尔茨海默症(AD)细胞 N2a-APP695-sw 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N2a-APP695-sw 细胞为对照组和 N2a-APP695-sw 加小檗碱组为实验组,在实验组细胞数布满视野时予小檗碱不同浓度进行干预。用 CCK-8 法检测细胞活力,抗氧化试剂盒检测 SOD 和 GPx 酶的活性,采用 Western 印迹检测 APP、BACE-1 蛋白表达。结:1.CCK-8 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5μmol/L 小檗碱组细胞的存活率较 1μmol/L 和10μmol/L 小檗碱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 。2.SOD 和 GPx 检测试剂盒结果显示,5μmol/L 的小檗碱组细胞 SOD、GPx 活性比 N2a-APP695-sw 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 。3.与对照组比较,5μmol/L 的小檗碱组细胞组 APP 表达减少(P<0.05) ,而 BACE-1 无明显改变(P>0.05) 。结论:小檗碱对阿尔茨海默症细胞 N2a-APP695-sw 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小檗碱抗阿尔茨海默症细胞 N2a-APP695-sw 氧化应激的作用。
梁宇彬黄敏常鑫郭毅
关键词:小檗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巴曲酶治疗对预防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在静脉应用巴曲酶的同时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连续监测责任血管,是否可通过其超声波的理化效应增强巴曲酶预防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疗效。方法 100例连续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及静脉巴曲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巴曲酶治疗时应用TCD连续监测责任血管。除去失访患者,最终对照组47例及观察组43例患者纳入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线特征、治疗后3 d的血纤维蛋白原值、治疗后1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PIS发生率;最后应用多因素分析探讨在静脉应用巴曲酶的同时使用TCD连续监测责任血管是否是预防PI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1周的血纤维蛋白原值、NIHSS评分、1周内PI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3、0.002、0.049);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在静脉应用巴曲酶的同时使用TCD连续监测责任血管是预防PI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静脉应用巴曲酶治疗的同时使用TCD对责任脑血管连续监测1 h能够增强巴曲酶的降纤作用,有效减少PIS发生。
何奕涛蔡智立曾思琳陈思言梁宇彬黄敏杨焱郭毅
关键词:巴曲酶经颅多普勒超声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hs-CRP的影响被引量:31
2018年
目的研究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神经缺失功能的恢复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是否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及降低脑卒中后抑郁(PSD),降低体内炎症水平。方法将120例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氟西汀组、rTMS组、氟西汀+rTMS组,且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空白处理,4组均接受脑血管二级预防治疗。各组干预时间为6周,分别以美国国立卒中研究卫生院量表(NIHS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价各组治疗后的神经缺损、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抑郁的状态;同时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经过6周干预之后的NIHSS、HAMD、Barthel指数、血清hs-CRP水平变化可得知,对照组与氟西汀组、rTMS组、氟西汀+rTMS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rTMS组与氟西汀+rTMS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rTMS均可以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和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并且能降低体内炎症水平,两者联合治疗优于单个治疗。
车思璇梁宇彬常鑫曾思琳陈思言郭毅
关键词:氟西汀经颅磁刺激C反应蛋白质
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作为调节线粒体融合的关键因子,通过调控线粒体的融合裂变过程来维持线粒体数量、结构和生物功能等动态变化,线粒体动力学的稳态是调节细胞器功能的前提,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征之一。在AD患者的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同时,Mfn2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因此,Mfn2在AD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Mfn2在AD线粒体动力学中的作用。了解Mfn2与A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将为开发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任瑷珲梁宇彬卓文燕
关键词:线粒体融合蛋白2阿尔茨海默病线粒体功能障碍
小檗碱对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潜进行起病的神经变性的疾病,患者主要以近期记忆下降表现,伴有行为障碍和认知障碍,后期还可以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AD以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
梁宇彬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小檗碱TAU蛋白实验药理
小檗碱对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组织Aβ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旋小檗碱对APP/PS1/Tau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三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各10只。加药组给予小檗碱50 mg·kg^(-1)·d^(-1)灌胃,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共3个月。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组织蛋白Aβ、Bcl-2和Bax表达,免疫组化测定小鼠海马Aβ表达,ELISA检测小鼠海马Bcl-2、Bax表达。结果:给药组海马组织Aβ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海马组织Bcl-2表达增加而Bax表达减少(P<0.05)。结论:小檗碱能降低三转基因AD小鼠的Aβ表达,其机制可能与Bcl-2和Bax表达改变有关。
梁宇彬黄敏常鑫郭毅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小檗碱Β-淀粉样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