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明
-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护理重视的是人的整个感受、人的社会属性以及完整性,因此高职护生一方面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实战经验,利用标准化病人对护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培养他们优秀的专业精神和品质、良好的沟通与实践能力,本文简要阐述在基护实训教学中如何应用标准化病人对护生的沟通能力进行培养。
- 何娟娟许家萍罗玉清刘爱钦李玉明
- 关键词: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
- 基于医护保健服务可及性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在中国“9073”养老模式下,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机构资源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本项研究中根据2022年在保山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的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医疗护理保健服务可及性对以社区为本的家居照护服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以及支付能力与社区居家老年人选择护理服务有显著的相关性,支付能力对老年护理服务内容的选择有“U”效应;能够在养老院、社区卫生机构附近享受家庭护理服务并与家庭医生签订合同的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养老机构和社区护理服务;表达不便行动不便的失智失能老年人以及家庭经济及购买能力较强的老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因此,可通过增加老年保健与对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老年综合服务区域及平台、贯彻落实“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等措施,推进深化可持续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 许家萍王红蕊李玉明
-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
- 护理干预对失智老人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 2022年
- 探讨护理干预对失智老人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保山中心城市及周边乡镇失智老人群体随机抽取140例作为研究对象,70例作为研究组,70例作为对照组,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进行随访。所有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协同家庭为失智老人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智力状态、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护理安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疾病认知情况、用药依从性、生活行为方式、心理水平评分及自我管理总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5.71%(4/70)低于对照组34.29%(24/70)(χ217.857,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失智老人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 李玉明刘爱钦杨波
- 关键词:护理干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
- 标准化病人模式在护生综合技能训练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在实习前综合技能训练中应用标准化病人模式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某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8级护理专业4个班的护生进行研究,将1、2班设为对照组,实习前1个月内、外、妇、儿、急救、基础护理7门实训课程采用常规综合技能训练方法,将3、4班设为实验组,实习前1个月内、外、妇、儿、急救、基础护理7门实训课程综合技能采用标准化病人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和人文关怀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操作能力、护理人文关怀能力评分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实习前综合技能训练中应用标准化病人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技能和人文关怀能力,利于实现学校教育与临床实习的有效对接。
- 何娟娟李玉明杨波
- 关键词:人文关怀能力
- 一种护理教学用静脉输液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教学用静脉输液器,包括桌板和桌脚,桌板上设置有立板,立板的两侧均设有滑套,两个滑套分别与桌板的两侧边形成滑动配合,滑套上设有第一调节旋钮,桌板上设有静脉穿刺输液手臂模型,静脉穿刺输液手臂模型设于立...
- 何娟娟许家萍戈云芳刘爱钦李玉明王红蕊赵义能罗曼
- 文献传递
- 一种老年患者集便护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老年患者集便护理装置,包括装置壳体、铰接座体、万向轮、立座和调节支脚,所述装置壳体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铰接座体,且铰接座体的表面皆铰接有脚踩杆,所述装置壳体顶部的一端安装有立座,且立座的表面铰接有装置...
- 许家萍段明贵王红蕊李开凤赵义能何娟娟刘爱钦李玉明周俊燕许蕊孙筱晴刘桂清黄定会杨娟娟周兴杨李芸艳潘继静
- 文献传递
- “互联网+”居家照护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互联网+”居家照护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互联网+”居家照护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依从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嘱用药率、康复训练率、如期复诊率、良好习惯率、膳食合理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间血糖、血脂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TC、TG、HbA1c、2hPG、FBG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居家照护模式应用到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中,能让其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主动配合慢性病治疗和管理,其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等均得到提升,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许家萍张明慧王红蕊李玉明周俊燕王金丽杨颖陈蕊
- 关键词:慢性病老年患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