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敏 作品数:20 被引量:9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川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更多>>
循环外泌体微小RNA-10b表达及去甲基化状态在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及预测早期转化治疗反应中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循环外泌体微小RNA-10b(miR-10b)表达及去甲基化状态在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及预测早期转化治疗反应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住院的75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作为肝转移组,选取75例确诊时未发生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为未转移组。采集两组患者血液样本,提取血清外泌体,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泌体miR-10b相对表达量和甲基化状态。肝转移患者完成4个疗程转化治疗,根据RECIST 1.1标准评估早期反应率。结果肝转移组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0b相对表达量高于未转移组患者,miR-10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低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外泌体miR-10b相对表达量诊断肝转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87、91.50%、65.50%。治疗有效组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0b相对表达量低于无效组,甲基化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转移灶、肝叶侵犯、血清外泌体miR-10b甲基化是影响肝转移患者一线化疗反应率的独立因素(P<0.05)。血清外泌体miR-10b相对表达量预测肝转移者一线化疗客观缓解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50、93.50%、87.50%。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0b相对表达量上调,在肝转移的诊断方面表现出潜力,且有助于早期预测肝转移患者的化疗敏感性。 陈思敏 唐诗宇 张智彬 王秋晓 关丽娜 唐学贵关键词:结直肠癌 肝转移 一种分娩辅助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娩辅助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分娩辅助器无法很好的帮助产妇进行跪式分娩的问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呈坡形结构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靠背部和与靠背连接的接生部,所... 陈思敏重用生白术治疗慢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重用生白术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为2016年9月。纳入有关重用生白术治疗慢性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采用改良后的Jadad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分,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3.0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20篇文献,总样本数1 874例,包括治疗组1 019例,对照组855例。所有纳入文献的Jadad评分均为1~3分,文献质量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重用生白术治疗慢性便秘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4,95%CI(3.24,5.81),P<0.01]。在安全性方面,共7篇文献提及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类型和程度基本一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用生白术治疗慢性便秘较其他对照治疗方法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尚可。但纳入文献质量较低,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实验的研究文献加以证实。 陈思敏 庞峻 陈泰宇 关丽娜 唐学贵关键词:白术 慢性便秘 慢传输型便秘 META分析 背部穴位挑治术治疗痔疮临床观察 2016年 为探讨背部穴位挑治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采用背部穴位挑治术治疗的50例痔疮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本组50例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术后发生遗留瘢痕4例,吻合口出血2例,无1例发生术后便血、肛周不适、术后感染。门诊治疗时间40~60 min。随访3个月~2年,均无复发。结果表明,背部穴位挑治术治疗痔疮疗效肯定,门诊治疗方便,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陈思敏 张旭关键词:痔疮 肛肠疾病 基于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硫氢化钠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基于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硫氢化钠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7只UC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硫氢化钠组,每组9只,另取8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大鼠于模型复制成功后第3天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混悬溶液0.5 g/(kg·d)灌胃给药,硫氢化钠组大鼠于同时间腹腔注射1 mL硫氢化钠溶液(100μmol/L,1次/d,连续7 d),模型组和对照组于同时间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硫氢化钠组大鼠血清IL-8水平、TNF-α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硫氢化钠组大鼠血清IL-8水平、TNF-α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硫氢化钠大鼠结肠黏膜组织CM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和硫氢化钠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CMDI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缺损,可见黏膜水肿、充血、溃疡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阳性对照组、硫氢化钠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部分缺损,腺体排列尚规则,充血、水肿较轻,伴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硫氢化钠组大鼠结肠组织Nrf2、ARE蛋白水平降低(P<0.05);而阳性对照组和硫氢化钠组大鼠结肠组织Nrf2、ARE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硫氢化钠能够改善UC大鼠肠黏膜损伤,可能是通过促进Nrf2/ARE信号通路活化进而抑制肠黏膜炎症反应实现的。 陈泰宇 唐学贵 蒋小东 唐诗宇 陈思敏 李敏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硫氢化钠 肠黏膜损伤 信号通路 腰俞穴中药穴位注射麻醉用于肛肠手术研究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通过对腰俞穴中药穴位麻醉与肛周局部浸润麻醉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为肛肠手术麻醉选择提供指导。方法:收集临床病例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复方薄荷脑注射液行腰俞穴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20 m L(1.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于肛门周围皮下组织、两侧的坐骨直肠窝。观察两组病例麻醉不良反应情况、术中疼痛情况、术中镇痛范围、术中肛门松弛情况。结果:两组病例采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后,镇痛范围、疼痛情况以及肛门的松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病例的麻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时,采用腰俞穴中药穴位注射麻醉较采用肛周局部浸润麻醉具有多方面优势。 庞峻 陈思敏 占煜 孔鹏飞 唐学贵关键词:复方薄荷脑注射液 腰俞穴麻醉 肛肠手术 基于MAPK信号探讨增液汤调节慢传输型便秘大鼠Cajal间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增液汤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作用并基于MAPK信号研究其对结肠Cajal间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增液汤组、增液汤+U012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别大鼠均灌胃盐酸洛哌胺混悬液(2.5 mg/mL)复制STC模型,1次/d,连续给药7 d。造模成功后,增液汤(10.2 g/kg)组、增液汤+MAPK信号通路阻滞剂U0126(0.1 mg/kg)组按相应剂量给药。给药2 w后,测量大鼠体质量、饲料消耗率、排便数量、粪便含水率、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小肠推进率。采用免疫荧光c-kit+cleaved-Caspase-3共染检测结肠Cajal间质细胞凋亡,c-kit+EdU共染及c-kit+p-ERK1/2共染检测结肠Cajal间质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Bcl-2、PCNA、p-Raf、p-MEK1、p-ERK1/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饲料消耗率、排便数量、粪便含水率、小肠推进率及结肠组织c-kit+EdU、c-kit+p-ERK1/2共染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kit+cleaved-Caspase-3共染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首次排便时间显著延长,结肠组织Bcl-2、PCNA、p-Raf、p-MEK1、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增液汤组大鼠体质量、饲料消耗率、粪便含水率、小肠推进率及结肠组织c-kit+EdU、c-kit+p-ERK1/2共染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kit+cleaved-Caspase-3共染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结肠组织Bcl-2、PCNA、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增液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基于MAPK信号调控Cajal间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有关。 陈思敏 陈泰宇 张智彬 王秋晓 李倩 唐学贵关键词:增液汤 慢传输型便秘 阿帕替尼上调miR-324-5p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结肠癌细胞HCT116分为对照(NC)组,低、中、高剂量组(0.5,1.0和2.0μmol·L^(-1)阿帕替尼),转染1组(2.0μmol·L^(-1)阿帕替尼+anti-miR-NC),转染2组(2.0μmol·L^(-1)阿帕替尼+anti-miR-324-5p)。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iR-324-5p表达。结果NC组,低、中、高剂量组、转染1组、转染2组HCT116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0±2.79)%,(94.29±1.74)%,(76.48±1.65)%,(51.48±1.75)%,(51.58±0.88)%和(93.64±3.90)%;迁移细胞数分别为(206.27±9.30),(163.23±3.84),(133.83±4.26),(104.32±5.72),(107.93±3.14)和(194.51±3.96)个;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53.47±4.37),(121.42±3.60),(91.99±2.46),(63.37±1.53),(65.95±2.12)和(146.87±3.95)个;miR-324-5p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9),(1.64±0.10),(1.97±0.13),(2.36±0.17),(1.00±0.11)和(0.45±0.03)。与NC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迁移和侵袭数显著降低,miR-324-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转染1组比较,转染2组细胞增殖率、迁移和侵袭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帕替尼通过上调miR-324-5p的表达来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唐诗宇 陈思敏 关丽娜 李倩 唐学贵关键词:结肠癌 增殖 白术多糖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探究白术多糖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白术多糖组,每组10只。使用葡聚糖硫酸钠盐(DSS)诱导UC,西药组、白术多糖组分别使用美沙拉嗪、白术多糖灌胃。记录小鼠体质量、小肠推进率及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1、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百分比。结果4组小鼠实验前及实验第1、2、3周的体质量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体质量有差异(F=7.442,P=0.001);②4组体质量有差异(F=35.614,P=0.000),对照组、西药组和白术多糖组体质量高于模型组;③4组体质量变化趋势有差异(F=22.375,P=0.000)。模型组组织病理学评分高于对照组、西药组和白术多糖组(P<0.05),小肠推进率低于对照组、西药组和白术多糖组(P<0.05)。对照组Wnt1、β-catenin、C-MYC、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TNF-α、IL-6、IL-1β水平及Th1、Th2、Th17细胞百分比低于模型组、西药组、白术多糖组(P<0.05),MTL、GAS水平、Treg细胞百分比高于模型组、西药组和白术多糖组(P<0.05);模型组Wnt1、β-catenin、C-MYC、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TNF-α、IL-6、IL-1β水平,Th1、Th2、Th17细胞百分比高于西药组、白术多糖组(P<0.05),MTL、GAS水平及Treg细胞百分比低于西药组和白术多糖组(P<0.05)。结论白术多糖能够抑制DSS诱导的UC,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受损肠道黏膜修复实现的。 陈泰宇 唐学贵 蒋小东 唐诗宇 陈思敏 张智彬 王秋晓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白术多糖 小鼠 用于LB平板的液体平铺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LB平板的液体平铺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握把,所述握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握把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均固定连... 关丽娜 陈思敏 罗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