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丽
-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干预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16 ~20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患者230例,选用相同药物干预的同时,给予不同深度孕期健康教育及不同强度的心理干预.结果 随访至妊娠结束1周,两组坚持药物干预治疗患者百分率存在差异,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病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 医护人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患者干预治疗中,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减少母婴危害,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人口素质.
- 孙桂君刘小丽赵磊沈爱红贡莉滨冯秋花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健康教育
- 宫内节育器异位1例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总结1例宫内节育器直肠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节育环异位的诊断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0月收治的1例泌尿系结石合并节育器直肠异位患者的住院诊治过程。结果:患者间断腹痛半年,经腹取出异位节育器后,随访1年,术后腹痛消失。结论: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业务培训,了解放环适应证,节育器放置后应定期随访,以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延误治疗。
- 杨永红赵磊刘小丽
-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腹痛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症致腹壁子宫瘘临床报告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腺肌症致腹壁子宫瘘的原因,并提出HIFU治疗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HIFU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症致腹壁子宫瘘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HIFU消融术后7个月,腹部造口置管引流5个月,经期出现腹壁造口处流血2个月入院。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前壁腹壁粘连,窦道形成。后行腹壁造影检查和腹壁子宫瘘亚甲蓝试验,进一步证实腹壁子宫瘘。行术前准备,避开月经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加腹壁瘘管切除术。术后给予抗感染及止血等对症治疗,切口隔日换药。术后8 d切口甲级愈合,拆线出院。术后2个月随访腹部切口及阴道残端愈合好。结论HIFU虽属微创性治疗方法,但具有一定并发症,围手术期感染及合并盆腔脓肿是本例HIFU治疗子宫腺肌症致腹壁子宫瘘的主要原因。
- 刘小丽马华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手术后并发症
- Foxp3+调节性T细胞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 Treg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2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Foxp3+ Tregs、PD1的表达,分析Foxp3+ Tregs、PD1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Foxp3+ Tregs、PD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1.32%(92/129)比1.55%(2/129)、65.89%(85/129)比3.10%(4/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Foxp3+ Tregs、PD1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 〉 0.05);随访3年期间,在生存率方面,Foxp3+ Tregs阳性表达者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21.74%(20/92)比78.38%(29/37)],PD1阳性表达者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28.24%(24/85)比56.82%(25/44)](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Foxp3+ Tregs、PD1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中Foxp3+ Tregs、PD1的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理进展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刘小丽杨志明王黎黎王静
- 关键词:T淋巴细胞卵巢肿瘤临床病理
- 卵巢癌患者T细胞、微血管密度与癌细胞转移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卵巢癌患者T细胞、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与癌细胞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河北省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65例卵巢癌患者为卵巢癌组,30例良性卵巢瘤患者为良性卵巢瘤组,卵巢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占比以及计算CD4^(+)/CD8^(+)的比值;以CD34抗原标记卵巢癌组织中的MVD;对卵巢癌患者术后进行回访,并根据结果绘制Kaplan-Meier患者预后生存曲线;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卵巢癌组患者的血清中T淋巴细胞CD3^(+)、CD4^(+)的占比以及CD4^(+)/CD8^(+)的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和良性卵巢瘤组织中MVD较正常卵巢组织中显著上升(P<0.05);癌细胞远处转移的卵巢癌患者较未转移患者的CD3^(+)、CD4^(+)和CD4^(+)/CD8^(+)显著降低,CD8^(+)和MVD显著上升(P<0.05);T细胞高水平较低水平患者总生存期显著上升(P<0.05);MVD低表达较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显著升高(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T细胞低水平以及MVD高水平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T细胞、MVD与癌细胞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有望用于卵巢癌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
- 刘小丽杨志明王黎黎马华王静
- 关键词:卵巢癌T细胞微血管密度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