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隐匿
  • 1篇隐匿性
  • 1篇预后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后并发症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剖宫产
  • 1篇剖宫产术
  • 1篇剖宫产术后
  • 1篇转移预后
  • 1篇子宫
  • 1篇子宫腺
  • 1篇子宫腺肌
  • 1篇子宫腺肌症
  • 1篇微血管
  • 1篇微血管密度

机构

  • 3篇冀中能源峰峰...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马华
  • 2篇刘小丽
  • 1篇王静
  • 1篇孙桂君
  • 1篇杨志明
  • 1篇张新丽
  • 1篇马巍
  • 1篇王黎黎

传媒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剖宫产术后隐匿性产后出血1例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对剖宫产术后隐匿性产后出血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36岁,主因宫内孕38+2周,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于2009-05-31T16:00在连硬外麻醉下行新式剖宫产术。术前检查:BP 110/70mm Hg,P 88次/min,Hb 94g/L,红细胞压积33.1%,心电图正常。术中所见:子宫体与大网膜、腹膜广泛粘连,膀胱反折腹膜略有悬吊,钝性加锐性分解部分粘连,下推膀胱反折腹膜,
马华孙桂君马巍张新丽
关键词:剖宫产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症致腹壁子宫瘘临床报告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腺肌症致腹壁子宫瘘的原因,并提出HIFU治疗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HIFU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症致腹壁子宫瘘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HIFU消融术后7个月,腹部造口置管引流5个月,经期出现腹壁造口处流血2个月入院。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前壁腹壁粘连,窦道形成。后行腹壁造影检查和腹壁子宫瘘亚甲蓝试验,进一步证实腹壁子宫瘘。行术前准备,避开月经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加腹壁瘘管切除术。术后给予抗感染及止血等对症治疗,切口隔日换药。术后8 d切口甲级愈合,拆线出院。术后2个月随访腹部切口及阴道残端愈合好。结论HIFU虽属微创性治疗方法,但具有一定并发症,围手术期感染及合并盆腔脓肿是本例HIFU治疗子宫腺肌症致腹壁子宫瘘的主要原因。
刘小丽马华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手术后并发症
卵巢癌患者T细胞、微血管密度与癌细胞转移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卵巢癌患者T细胞、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与癌细胞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河北省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65例卵巢癌患者为卵巢癌组,30例良性卵巢瘤患者为良性卵巢瘤组,卵巢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占比以及计算CD4^(+)/CD8^(+)的比值;以CD34抗原标记卵巢癌组织中的MVD;对卵巢癌患者术后进行回访,并根据结果绘制Kaplan-Meier患者预后生存曲线;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卵巢癌组患者的血清中T淋巴细胞CD3^(+)、CD4^(+)的占比以及CD4^(+)/CD8^(+)的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和良性卵巢瘤组织中MVD较正常卵巢组织中显著上升(P<0.05);癌细胞远处转移的卵巢癌患者较未转移患者的CD3^(+)、CD4^(+)和CD4^(+)/CD8^(+)显著降低,CD8^(+)和MVD显著上升(P<0.05);T细胞高水平较低水平患者总生存期显著上升(P<0.05);MVD低表达较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显著升高(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T细胞低水平以及MVD高水平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T细胞、MVD与癌细胞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有望用于卵巢癌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
刘小丽杨志明王黎黎马华王静
关键词:卵巢癌T细胞微血管密度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