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RG1、miR-155表达水平在脓毒症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亮氨酸丰富α2-糖蛋白1(LRG1)、微小核糖核酸-155(miR-155)表达水平在脓毒症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设置为病例组),另选取本院同期10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者均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清LRG1、miR-155、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IL-8表达水平。比较脓毒症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入院时血清LRG1、miR-155、IL-6、CRP、IL-8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病情、预后情况脓毒症患者的血清LRG1、miR-155、IL-6、CRP、IL-8表达水平;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LRG1、miR-155表达水平与血清IL-6、CRP、IL-8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LRG1、miR-155、IL-6、CRP、IL-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脓毒症患者入院时与入院第3天血清LRG1、miR-155、IL-6、CRP、IL-8表达水平高于轻、中度脓毒症患者(P<0.05);预后较差脓毒症患者入院时血清LRG1、miR-155、IL-6、CRP、IL-8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脓毒症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RG1、miR-155预测脓毒症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和0.855。Pearson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的血清LRG1、miR-155表达水平与血清IL-6、CRP、IL-8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LRG1、miR-155表达水平与脓毒症发生发展有关,LRG1、miR-155表达水平升高可导致脓毒症患者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
- 陈敏臧志云李艳萍陆兴涛
- 关键词:脓毒症
- 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肌肉注射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盐酸戊乙奎醚肌注,对照组采用阿托品静推,其他如清洗皮肤、洗胃、导泻、灌肠、血液灌流、大量补液及对症治疗均相同。结果 M样症状消失时间,治疗组:轻度0.5h,中度1~1.5h,重度2~3h;对照组:轻度3~4.5h,中度4.5~6h,重度6~7.5h。胆碱酯酶恢复60%的时间,治疗组:轻度16~20h,中度20~24h,重度24~28h;对照组:轻度26~32h,中度32~44h,重度44~52h。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治疗组总有效率97.3%,对照组总有效率88.2%。病员在院时间,治疗组3~6天,对照组7~14天。两组给药的量和给药次数、阿托品化后的不良反应及治愈的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安全有效,便捷,疗效优于阿托品。
- 吴雅莉买泓陈敏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
-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血红蛋白含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再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T、AP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FIB、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再出血的发生风险较低。
- 陈敏
-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凝血功能再出血输血量
- 脑梗死病人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性肺炎的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性肺炎的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脑梗死相关性肺炎病人151例,将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性肺炎病人49例设为研究组,其他类型肺炎病人102例设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性别、年龄、机械通气、糖尿病史、抗生素应用、喂养方式、意识水平等临床资料,采集两组清晨深咳痰液行细菌学检测。结果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机械通气、糖尿病史、抗生素应用、喂养方式、意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意识昏迷、年龄≥75岁、机械通气、糖尿病史、应用抗生素及鼻饲均为脑梗死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49例脑梗死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性肺炎病人共分离出菌株61株,革兰阴性菌占65.5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2.95%、21.31%、18.03%;革兰阳性菌占34.43%,其中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分别占13.11%、11.48%、8.20%。结论年龄≥75岁、糖尿病史、意识昏迷、机械通气、应用抗生素及鼻饲均为脑梗死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为脑梗死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故临床上应优先使用抗革兰阴性菌药物进行早期治疗。
- 王大敏朱超陈敏
- 关键词:脑梗死病原菌特点鼻饲
- 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16年
- 研究并分析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时使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共90例,均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90例患者中,35例患者为室性早搏,经胺碘酮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为91.4%(32/35);26例患者为阵发性房颤,经胺碘酮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为96.2%(25/26);16例患者为持续性房颤,经胺碘酮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为81.3%(13/16);13例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经胺碘酮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为61.5%(8/13)。结论 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胺碘酮的疗效显著,尤其是对室性早搏和阵发性房颤患者而言,经胺碘酮干预后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陈敏
- 关键词: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
- 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
- 2023年
-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致残率、致死率高,常发生在50~65岁中老年人.
- 陈敏
- 关键词:临床综合征神经功能缺损缺氧性脑梗死致死率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