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山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三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外周血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基于PCR Assay芯片技术,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并推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胸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60个单肺通气病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0例。右美托咪定干预前与干预后1,3天所有患者静脉采血立即提取RNA做PCR Assay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右美托咪定干预后炎症相关基因CCL11、CCL19、CCL2、IL17A、IL1a、IL1b、IL2的Fold绝对值趋向于干预前水平,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绝大多数Fold值变化并不大。结论右美托咪定干预使用可调节单肺通气患者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使围手术期紊乱的炎症反应趋于正常,从而起到对单肺通气患者的保护作用。
- 李学山林名瑞
- 关键词:单肺通气PCRASSAY
- CO_(2)气腹压力预设阈值设定方案构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CO_(2)气腹压力预设阈值设定方案的构建,及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6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及现况调查相结合方式,设计2版调查表,进行3轮调研,符合组间匹配原则下分为观察组283例(其中肝胆外科124例、妇科133例、胃肠外科26例)和对照组333例(肝胆外科139例、妇科159例、胃肠外科35例)。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5 min(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0.5 h(T2)、手术结束(T3)四个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呼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_(2))指标变化值;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皮下气肿及术后不良反应例数。经汇总分析整理,构建一套实用的各类腔镜手术的CO_(2)气腹压力值的设定指标。结果横向比较:T1时点:两组患者SBP、DBP、HR值较T0时点降低(P<0.05);T2时点:观察组DBP值较T1时点上升(P<0.05);T3时点:两组SBP值、观察组DBP值及HR值较T2时点上升(P<0.05);两组ETCO_(2)值各时点较上个时点均上升(P<0.05)。纵向比较:两组患者T0、T1、T2各时点HR值有变化(P<0.05);两组患者T3时点SBP、DBP有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皮下气肿、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及肩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低气腹压力,有效提升苏醒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构建手术外科细化标准的CO_(2)气腹压力阈值,实施动态精准预设为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提供依据。
- 邓水珠付丽明林焕明李学山陈申平谢秋红罗发江范双炽罗丽琴唐素华刘燕梅陈艳燕李梅岚邹清秀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 腰麻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肾结石是我国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对上尿路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微创手术,这种手术仅对患者产生较小的伤口,出血少,疼痛程度较小,而且手术时间短,有利于患者在手术后得到较好的身体恢复,而且并发症较少。该手术现在主要的麻醉方式有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及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这3种麻醉方法各有优缺点。
- 罗发江陈健龙陈申平李学山
-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结石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泌尿系疾病
-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预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良反应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预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患者120例进行研究,用随机分组表法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分别于使用卡前列素后静脉推注布托啡诺10ug/kg、15ug/kg、20ug/kg、25ug/kg,比较四组患者出现胸闷等不良反应比率及镇静程度。结果:B组和D组分别与C组比较,出现卡前列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出现卡前列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间点,B组和D组分别与C组Ramsay镇静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Ramsay镇静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同时静脉推注布托啡诺15-25ug/kg,可有效预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诱发的不良反应。
- 陈健龙李学山王声杨健
- 关键词:布托啡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