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倩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2篇食管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淋巴转移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 2篇癌患者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干细胞

机构

  • 5篇浙江省肿瘤医...

作者

  • 5篇陈倩
  • 3篇蔡磊
  • 3篇蒋友华
  • 2篇汪亮
  • 1篇潘超
  • 1篇杨迅
  • 1篇梁津逍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2组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和淋巴结清除范围选择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2组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探讨N2组淋巴结采样或清除的适宜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胸外科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间1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与淋巴结转移的可能相关因素并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长径> 2 cm(P=0. 016)、淋巴结显影(P=0. 021)、胸膜受累(P=0. 002)为N2组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同时具有三个相关因素为N2组淋巴结转移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肿瘤最长径、淋巴结显影、胸膜受累为N2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对于同时有3个相关因素患者,强烈建议行系统性淋巴结清除。
蔡磊梁津逍陈倩杨迅蒋友华
关键词:淋巴转移淋巴结切除术
调节乳腺癌干细胞的miRNA靶基因及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目前发现有多个miRNA和miRNA簇在人类乳腺癌干细胞中发挥多种调节作用,其中,microRNA还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在维护和调节乳腺癌干细胞与正常乳腺干/祖细胞增殖分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信号通路和基因包括自我更新因子Bmi-1、
陈倩
关键词:乳腺癌干细胞MIRNA信号通路
手术治疗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研究无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751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并且病理确诊为无淋巴结转移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此类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食管癌患者术后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47%、72.33%和65.12%.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神经侵犯、大体分型、淋巴结总数、吸烟史和酗酒史对食管癌预后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淋巴结总数和酗酒史是影响本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淋巴结总数和酗酒史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汪亮蔡磊陈倩蒋友华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癌根治术预后
pN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分期和阳性淋巴结对数比分期预测T3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评价以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率(MLR)和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为基础的pN分期、MLR分期和LODDS分期预测T3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07-2014年905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病理确诊为T3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pN、MLR和LODDS分期对患者5年生存预测的价值。结果全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50.0%和38.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LR分期、LODDS分期和分化程度是T3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pN分期、MLR分期和LODDS分期预测患者预后所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7、0.613和0.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DDS分期是T3期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LODDS分期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或优于以pN分期为基础的TNM分期。
汪亮蔡磊陈倩蒋友华
关键词:食管肿瘤淋巴转移
培美曲塞与铂类联合应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与铂类联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化疗方式分为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组和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和毒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8.2%,明显高于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组(82.5%)(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患者血液系统毒性,消化道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且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培美曲塞与铂类联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倩潘超
关键词:培美曲塞铂类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