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鹤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文化
  • 3篇跨文化
  • 2篇生涯
  • 2篇民族
  • 2篇家庭
  • 2篇教学
  • 1篇代际差异
  • 1篇低年级
  • 1篇心理学
  • 1篇信息化教育
  • 1篇信息时代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水平
  • 1篇职业教育
  • 1篇生涯教育
  • 1篇胜任力
  • 1篇视域
  • 1篇视阈
  • 1篇数概念

机构

  • 11篇山西大学
  • 8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11篇李鹤
  • 4篇李鹤
  • 1篇董艳
  • 1篇仲丹丹

传媒

  • 2篇中小学心理健...
  • 2篇民族高等教育...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邵阳学院学报...
  • 1篇红河学院学报
  • 1篇大学(研究)
  • 1篇教学与管理

年份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动学习时代学习过程演变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2019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反思教育》中提到,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科技的发展,当今世界的教育格局正在发生剧变,其中可能涉及到方法、内容和学习空间的改变,这就发起了对传统教学的挑战。m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21世纪的“信息时代”,农业社会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的地位,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赵鹏燕李鹤
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反思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时代传统教学
我国当代高中生家庭中生涯观念的代际差异研究
2021年
高中生处于生涯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和家庭对高中生的生涯指导能够帮助他们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促进高中生生涯能力的形成。本文基于系统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生涯观念存在代际差异,进一步从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和家庭观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代际差异对高中生生涯指导提出了建议。
李鹤刘萍萍
关键词:代际差异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转变——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心理学的取向被引量:1
2020年
我国民族心理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开展了大量基础心理学研究,在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中进行了民族之间的比较。跨文化心理学自身存在着样本抽样、研究方法、结论阐述的局限,将文化作为实体的价值观,会影响研究假设及研究设计,需要思考文化的界定方式。推崇将文化心理学作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取向,文化心理学将文化作为发展的过程,关注个体与文化的互动。未来需要在理论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在实践层面上进行细化研究。
李鹤
关键词:民族心理学
澳大利亚生涯教育融入课程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3
2019年
澳大利亚已经进行了许多生涯教育的实践,发布了相应的国家生涯教育报告。澳大利亚将生涯教育融入课程的模式有三种:跨科教学的方式、独立课程的方法和课外的方法。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对我国实施生涯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我国开展生涯教育,一是要从国家进行整体考虑,进行顶层设计;二是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发挥企业、社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三是学校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坚持三种课程形式并行;四是生涯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也要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还要关注到一些弱势群体的需要,使用现代信息化的手段促进全员参与,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应的学习资源。
李鹤李鹤
关键词:生涯教育课程
跨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内涵及路径分析
2021年
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受到跨文化发展影响。通过跨文化视角呈现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能传递现代信息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双重内涵,并进一步解析双重文化内涵的矛盾与发展关系,进而建构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发展策略。从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提升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的文化多样性认识,培养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促进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的文化多样性共存以及综合各方教育主体对信息化教育资源价值理性定位和跨文化整合。有利于实现在跨文化发展趋势下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的多元文化共存、兼容涵括的合理性发展。
陈岩杰仲丹丹李鹤
关键词:跨文化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
文化共生视阈下傈僳语传承及反思——基于怒江鹿马登乡的调查分析
2020年
社会变迁会促使语言发生演变,一种语言往往会受到多种语言的影响。文章梳理了云南怒江傈僳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脉络,得出当前怒江形成了傈僳语大环境并作为主体语言传承情况良好。但傈僳语掌握程度随着年龄层次递减呈现弱化趋势,并且傈僳语与国家通用语双语共用趋势明显。提出培育语言文化共生理念,构建多民族语言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以及从学校教育层面推动民族语言传承与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语与国家通用语共生是多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
陈岩杰李鹤
关键词:文化共生傈僳语传承
关注跨文化劳动:文化互动胜任力取向的边疆民族职业教育革新初探被引量:1
2020年
职业教育在边疆民族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为边疆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更多民族地区的人口逐步走向跨文化就业和创业的劳动实践,以适应边疆民族职业教育的历时性发展及文化互动的新趋势。本文首先基于国际和国内关于文化互动胜任力的理论研究成果,侧重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化互动胜任力进行阐释,文化互动胜任力重在帮助不同背景的人们发展一种实用的文化互动意识,从而有助于实现个人和社会发展。其次,探讨新时代背景下跨文化劳动作为边疆民族职业教育新的培养目标,强调民族地区职业院校需要促进学生积累应对新形势的就业资本、培养学生掌握有效解决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组织冲突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缩短跨文化劳动的适应过程。最后,从国家的顶层设计、社会的联动配合、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生及其家庭的意识提升与全面参与四个方面,提出边疆民族职业教育中提升文化互动胜任力的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李鹤李鹤国建文
关键词:民族职业教育
家庭因素对小学低年级流动儿童学业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选取小学低年级流动儿童为研究被试,考察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学业水平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父母学历较低,教育方式受限;母亲角色突出,父亲角色缺失;注重物质投入,缺乏精神关怀;教育期望较高,教育投入较低。基于此结果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其同努力.,提高小学低年级流动儿童的晕业水平。
李鹤
关键词:家庭因素流动儿童学业水平
跨文化视角下农村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农村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面临的文化冲突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跨文化视角下多元共存、文化变迁和主体性内涵呈现,农村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表现出多元文化难以共存、文化变迁呈现阻隔以及文化主体性缺失等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行引进外来数字资源和开发乡土数字资源并举、加强现代数字技术和资源融入传统文化和教育体系、发挥教育主体对数字教育资源的主导作用的应对策略,以促进农村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
陈岩杰李莎李鹤
关键词:基础教育农村数字化资源跨文化
“民考民”大学生个性化教学辅导策略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民考民"学生在大学里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这会对"民考民"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造成影响。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民考民"大学生学业情况及其成因进行探索,问题归因主要有语言问题、心理因素、文化差异、教师问题。个性化教学辅导策略是消除"民考民"大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建立适合"民考民"大学生的教学体系;增加课程设计的民族性与多元性;建立辅导机制;建立导师制及导生制。
李鹤董艳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辅导策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