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

作品数:14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0篇磁共振
  • 9篇乳腺
  • 8篇成像
  • 8篇磁共振成像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4篇影像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肿瘤
  • 3篇腺肿瘤
  • 3篇化疗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直方图
  • 2篇乳腺X线摄影
  • 2篇徒手穿刺
  • 2篇下乳
  • 2篇辅助化疗
  • 2篇穿刺
  • 1篇单指数模型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4篇张庆
  • 12篇华佳
  • 8篇耿小川
  • 7篇庄治国
  • 7篇成芳
  • 6篇张科蓓
  • 5篇华小兰
  • 5篇所世腾
  • 4篇陈洁
  • 4篇李岚
  • 3篇许建荣
  • 2篇王明瑶
  • 1篇严赟琦
  • 1篇李金辉
  • 1篇陈胜良
  • 1篇程杰军
  • 1篇柴伟明
  • 1篇陈翔
  • 1篇吴华伟
  • 1篇李凤华

传媒

  • 4篇肿瘤影像学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比较Eklund摄影方法与传统X线摄影对假体隆胸术后影像评估的价值
2016年
目的比较Eklund摄影方法与传统X线摄影方法对假体隆胸术后病人的影像评估的价值。方法对16例假体隆胸术后的女性病人(38~55岁,中位年龄44岁)行乳腺X线摄影,采用常规摄影方法及Eklund摄影方法,获得常规摄影方法头尾位、内外斜位、Eklund摄影方法头尾位、内外斜位各32幅影像,并获得相应的压迫力度(da N)及压迫后乳腺厚度(mm)。通过Advantage Windows 4.4工作站测量乳头到假体的最短距离(mm)。由2名放射科医生采用盲法读片对乳腺显示的解剖结构和细节进行评分。采用Graphpad prism 5.01统计分析软件对传统摄影方法、Eklund摄影方法的压迫力度、压迫后乳腺厚度、乳头到假体距离进行t检验,对传统摄影方法、Eklund摄影方法的解剖结构和细节进行Wilcoxon检验。结果常规摄影方法头尾位压迫力度、压迫后乳腺厚度、乳头到假体的最短距离分别为(6.813±1.857)da N、(52.188±14.104)mm、(30.115±16.814)mm,解剖结构和细节评分3分病人约占总数25.00%;常规摄影方法内外斜位为(6.969±2.132)da N、(58.031±10.237)mm、(23.342±10.190)mm,解剖结构和细节评分3分病人约占总数90.63%;Eklund摄影方法头尾位为(6.688±1.891)da N、(24.094±9.484)mm、(38.189±11.925)mm,解剖结构和细节评分3分病人约占总数6.25%;Eklund摄影方法内外斜位为(7.094±2.205)da N、(24.906±11.223)mm、(39.686±11.664)mm,解剖结构和细节评分3分病人约占总数87.50%。两组之间除了压迫力度其余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klund摄影方法对于假体隆胸术后病人的影像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李岚华佳陈洁成芳张科蓓张庆华小兰康记文王明瑶耿小川
关键词:乳腺隆胸手术乳腺X线摄影
MR扩散峰度成像在浸润性乳腺癌分级及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应用研究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评价MR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在浸润性乳腺癌分级中的应用及与ER、PR、HER-2、Ki-67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经病理及临床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53例,其中男1例,女52例,病理组织学分级:5例(9.4%)为1级,26例(49.1%)为2级,22例(41.5%)为3级。所有患者进行包括DKI序列的乳腺磁共振扫描。通过Matlab2011b软件计算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和扩散峰度平均值(mean kurtosis,MK)值,对照病理结果,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评价上述参数值与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分级及与ER、PR、HER-2、Ki-67的相关性。结果 ADC、MD和MK值在不同级别浸润性乳腺癌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表达水平的ER、PR、HER-2及Ki-67统计学中发现,仅仅ADC和MD值对ER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K值对不同乳腺癌Ki-67高、低表达分组间的统计差异P=0.055,相较ADC、MD值已非常接近于0.05。ADC、MD和MK值在PR、HER-2等其余乳腺癌相关预后因素分组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I在术前评估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分级的价值有限,但在评估肿瘤增殖活性方面有一定帮助,为肿瘤的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它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成芳所世腾康记文华小兰耿小川张科蓓张庆华佳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比较DWI体素不相干运动模型与单指数模型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通过DWI单指数模型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 o t i o n,I V I M)模型相关参数的比较,探讨二者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并接受NAC治疗的病人进行研究,根据Miller&Payne病理反应分级标准将其分为有效组(19例)与无效组(11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NAC前、第二疗程末及第四疗程末MR影像学资料并获得DWI单指数模型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IVIM参数单纯弥散系数(Ds)、灌注相关弥散系数(Df)和灌注分数(f)。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NAC前有效组与无效组间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通过ROC曲线对不同参数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第二、四疗程末与NAC前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NAC前有效组ADC值、Ds值显著高于无效组;ADC值、Ds值在NAC前预测疗效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未见明显差异;NAC第二疗程末ADC值、第二、四疗程末Ds值较NAC前显著升高;第四疗程末f值较NAC前降低。结论 ADC值和Ds值有助于治疗前预测NAC疗效,且其诊断效能相当,在NAC治疗过程中,ADC、Ds及f值对判断NAC疗效有一定的作用,单指数模型是一种较好的评估乳腺癌NAC疗效的方法。
耿小川张庆华佳柴伟明所世腾成芳张科蓓陈洁
关键词:弥散磁共振成像新辅助化疗
乳腺黏液癌的MRI诊断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在MRI上的影像表现特点及诊断要点。材料与方法搜集2013-2015年我院15例术前接受乳腺MR检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患者,对其M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平扫时TIW1、T2WI及抑脂序列信号强度,增强后肿块强化方式及动态增强曲线类型,DWI表现及ADC值测定,并结合术前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MRI的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例乳腺黏液癌(12例单纯型、3例混合型,4例术后示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于左乳者8例(53.3%),右乳者7例(46.7%);位于中央前部者1例(6.7%),余丨4例(93.3%)均位于外周偏上、偏内侧区域,其中位于中部者10例(66.7%)、后部者4例(26.6%);均表现为肿块,最大径7?45 mm不等,其中8例(53.3%)呈类圆形,边界清晰光整或伴浅分叶,7例(46.7%)形态欠规则,边缘局部模糊、毛糙或伴毛刺;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上均呈高或明显高信号;动态增强后,9例(60%)以增强早期肿块边缘明显环形強化伴肿块内向心性渗透样强化为主,6例(40%)以肿块内不均匀強化为主;TIC除1例(6.7%)为平台型,佘14例(93.3%)均为上升型。DWI上全部或局部区域呈明显高信号,平均ADC值mm^2/s时为(2.0S±0.44)×10^(-3)mm^2/s,高于正常乳腺组织(1.45±0.56)×10^(-3)mm^2/s。结论乳腺黏液癌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MRI检查有助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并对预后有提示价值。
华小兰华佳所世腾成芳耿小川张庆李俊张科蓓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MRI引导下乳腺定位活检术应用效能探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细化分析仅在MRI下显示的乳腺病灶的影像学特征以减少不必要的MRI引导下定位活检。方法:75例(共75个病灶)经MRI穿刺定位活检病理证实乳腺病患者,女性,平均年龄44.4±11.0岁,其中13例为恶性病变,62例为良性病变,所有病例穿刺术前均行常规3.0T MRI检查、且BI-RADS分级达4级。根据Fischer评分标准对穿刺术前病灶MRI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灶评分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诊断的准确度。结果:Fischer评分标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95%CI:0.694~0.885),表现出较高诊断效能。ROC分析当取cut-off值为≤3时,可在不遗漏恶性病灶的情况下减少21例(33.8%)不必要的活检。结论:对于仅在MRI上显示的可疑病灶,运用Fischer评分标准进行进一步评估,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MRI引导下定位活检术。
王明瑶所世腾华佳张丹丹华小兰李岚张庆
关键词:磁共振评分系统
基于3.0T WBDWIBS的直方图参数评估乳腺癌骨转移疗效的诊断价值初探
2020年
目的:初步探索3.0T背景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hole-body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uppression,WBDWIBS)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直方图参数对于预测乳腺癌骨转移疗效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均在治疗前后完善2次WBDWIBS检查,患者疗效评估为疾病进展9例,无疾病进展16例。记录乳腺癌骨转移病灶治疗前后的直方图参数,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最小值、10%、25%、中位数、75%、90%、最大值,并计算各个参数的变化率。治疗前后乳腺癌骨转移的ADC值直方图参数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疾病进展与无疾病进展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直方图参数预测骨转移疗效的诊断效能。结果:25例患者从整体角度分析,治疗后乳腺癌骨转移病灶ADC值的直方图参数中除10%、标准差外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04)。按照疾病进展和无疾病进展分析,治疗前两组间ADC值的直方图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治疗后ADC值的标准差、10%、25%的值及其变化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4),且具有合理的准确性。结论:基于3.0T的WBDWIBS的ADC值直方图参数对于预测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具有可行性。
耿小川庄治国张科蓓陈洁成芳张庆华佳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化疗直方图磁共振成像
一种简便的磁共振成像引导下乳腺可疑病灶徒手穿刺定位技术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估一种简便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引导下乳腺可疑病灶徒手穿刺定位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3例1.5T MRI引导下徒手穿刺定位患者,所应用的穿刺方法类似于CT引导下肺结节穿刺定位技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分析,比较2名具有不同乳腺穿刺经验水平的放射科医师的定位准确率和手术时间。结果:本研究共定位273个乳腺可疑病灶,定位成功率100.0%(273/273),其中高经验医师定位186个,低经验医师定位87个。病理学检查结果:恶性病变36例(13.2%),高危病变46例(16.8%),良性病变191例(70.0%)。手术时间5~30 min,平均14.3 min,高经验医师定位手术时间5~27 min[平均(12.98±3.77)min],低经验医师定位手术时间7~30 min[平均(17.11±5.07)min]。两组不同医师手术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少数穿刺后有轻微血肿(7例,2.6%)外,无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MRI引导下乳腺可疑病灶徒手穿刺定位技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快速、准确的操作方法;并可对一些位于乳腺腋窝区、乳晕区和胸壁附近的特殊部位的病灶进行定位;在临床应用中可有助于早期诊断。
张庆庄治国华佳成芳华小兰李岚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徒手穿刺定位
乳腺MRI影像组学模型对小乳腺癌诊断效能的研究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增强MRI(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小乳腺癌(最大径≤20 mm)的诊断效能,并与放射科医师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小病灶(最大径≤20 mm)205个,分为训练集(n=116)和测试集(n=89)。基于术前DCE-MRI和DWI序列,运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测试集病灶的良恶性。测试集MRI图像由1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评估,判断病灶良恶性。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GBDT模型和放射科医师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McNemar检验比较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GBDT模型鉴别乳腺小病灶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0.950),与放射科医师联合DCE-MRI和DWI评估(0.93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99,P=0.618),并显著高于单独运用DCE-MRI(0.874)或DWI(0.832)评估(Z=2.024,P=0.043;Z=2.772,P=0.006)。GBDT模型最佳截断点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0%,89.8%和89.9%,DCE-MRI联合DWI最佳截断点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5%,79.6%和87.6%,2种方法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00,2.286和0.083,P均>0.05)。结论基于DCE-MRI和DWI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小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与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评估结果一致。
张庆庄治国耿小川所世腾华佳许建荣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6年
背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再出血的预防是该病的治疗重点。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1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PTVE联合PSE术,术前、术后行门静脉系统多普勒超声和血常规检查,记录超声血流变化和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术后随访1~2年,观察再出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TVE联合PSE术后,患者门静脉主干较术前明显变细,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血流速度减慢,术后3个月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仍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2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20.0%,其中1例复查见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0.0%。该例患者术后胃底静脉曲张基本消失,予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后未再复发。结论:PTVE联合PSE术能有效降低门静脉系统压力,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陈翔李金辉许建荣程杰军张庆吴华伟严赟琦周孝雯曾帅马鋆陈胜良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出血
人工智能在乳腺癌影像检查中的进展
庄治国张庆华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