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肺癌
  • 1篇血清
  • 1篇诊断及分期
  • 1篇细胞
  • 1篇细菌
  • 1篇小细胞
  • 1篇临床耐药
  • 1篇耐药
  • 1篇耐药研究
  • 1篇聚体
  • 1篇二聚体
  • 1篇非小细胞
  • 1篇肺癌组织
  • 1篇杆菌
  • 1篇肝癌
  • 1篇肝癌患者
  • 1篇癌患者
  • 1篇癌组织
  • 1篇CA125
  • 1篇CA153

机构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4篇杨丽娜
  • 3篇闵玲
  • 2篇尚彦彦
  • 2篇陈舒颖
  • 2篇廖明
  • 2篇李娟
  • 1篇席红利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肝癌患者测定D-二聚体定量及抗凝血酶Ⅲ活性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关于测定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对肝癌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使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西门子试剂盒检测104例肝癌患者(肝癌组)、45例慢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病组)、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并进行对比。结果慢性肝病组D-D含量(1.04±0.51)μg/ml及AT-Ⅲ活性(82.94±11.75)%与健康对照组(0.21±0.15)μg/ml、(93.56±9.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与肝癌Ⅰ[(0.97±0.80)μg/ml、(79.98±17.53)%]、Ⅱ期[(1.05±1.14)μg/ml、(79.80±19.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与肝癌Ⅲ[(1.90±1.39)μg/ml、(70.45±18.52)%]、Ⅳ期[(3.06±2.19)μg/ml、(61.67±20.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与肝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Ⅰ、Ⅱ期D-D含量及AT-Ⅲ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Ⅱ期与肝癌Ⅲ、Ⅳ期D-D含量及AT-Ⅲ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Ⅲ、Ⅳ期D-D含量及AT-Ⅲ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D-D含量越高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比,同时AT活性越低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反比。
陈舒颖闵玲廖明杨丽娜
关键词:D-二聚体肝癌
肠杆菌科产ESBLs细菌的临床耐药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肠杆菌科产ESBLs细菌的临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的4265株肠杆菌科病原菌,将其采用生物梅里埃分析仪进行鉴定,确认其为产ESBLs菌株后,对其进行药敏检测,分析产ESBLs细菌在临床各种抗生素中的耐药情况。结果产ESBLs细菌主要在奇异变形杆菌、产酸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中分布,在4265株肠杆菌病原菌中,产ESBLs细菌有2415株,检出率为56.62%,人体脓液、分泌物、尿液、胆汁的检出率较高,产ESBLs细菌在不同标本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细菌在部分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大部分抗生素对产ESBLs细菌完全无效,而亚胺培南对产ESBLs菌株敏感。结论在肠杆菌病原菌中产ESBLs细菌占主要菌种,且大多数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目前亚胺培南为临床治疗产ESBLs细菌的最后防线,建议临床在给予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监测耐药菌,遵医嘱进行合理用药,这是控制和减少产ESBLs细菌的主要手段。
李娟邓秋连龙燕黄钰君尚彦彦杨丽娜
关键词:肠杆菌科产ESBLS细菌临床耐药
评价血清CA125、CA199、CA153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及分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价血清CA125(糖链抗原125)、CA199(糖链抗原199)、CA153(糖链抗原153)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及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60例良性肺病患者、60例疑似肺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本次受检者进行CA199、CA125、CA153、CEA指标检测,再分析肿瘤标志物在判断患者病情、预后的重要性。结果肺癌患者CA199(135.48±25.36)U/m L、CA125(95.45±15.48)U/m L、CA153(21.45±3.69)U/mL、CEA(45.58±5.42)μg/mL均高于良性肺病组、健康体检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从诊断价值性角度分析,仅联合诊断特异性90.00%、敏感性98.00%、误诊率10.00%、漏诊率2.00%与病理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TNM分期角度分析,肺癌患者Ⅳ期和Ⅲb期的CA199、CA125、CA153水平值明显高于Ⅲa期、Ⅱ期和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25、CA199、CA153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临床分期中价值显著。
李娟尚彦彦席红利杨丽娜闵玲
关键词:CA125CA199CA153肺癌
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变组织以及癌旁组织均实施免疫化学法检验,分析比较癌变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情况。结果癌变组织的CIP2A阳性表达率(76.3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00%),P<0.05。结论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可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度表达,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意义。
陈舒颖闵玲廖明杨丽娜
关键词:CIP2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