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受损
  • 1篇神经受损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通气
  • 1篇抢救
  • 1篇抢救成功
  • 1篇综合征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源性
  • 1篇脑源性神经
  • 1篇脑源性神经营...
  • 1篇脑源性神经营...
  • 1篇机械通气
  • 1篇肌松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张学敏
  • 2篇唐建国
  • 2篇施挺
  • 1篇姚领爱
  • 1篇陆伟
  • 1篇张羽
  • 1篇张柏银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10、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受损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不同时期体内白细胞介素(IL)-10、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观察IL-10、BDNF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状况和预后相关性。方法抽血化验对照组和ACI组发病第1、3、7、14、21、30天各时间段IL-10、BDNF水平变化并比较其相关性;50例ACI患者根据愈后差异分成3组,比较各组IL-10、BDNF、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组第1、3、7、14、21、30天IL-10和BDNF均明显升高(P<0.05),在发病第3天IL-10达到高峰,发病第14天BDNF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ACI患者发病期间IL-10与BDNF无明显相关性(r=-0.067,P=0.899)。ACI患者发病第1天,愈后差者IL-10水平要高于愈后好和一般患者(P<0.05),而不同愈后组患者BDN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CI第1天IL-10、GCS评分、APACHEⅡ评分、NHIS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值可预测患者预后。
张学敏陆伟张羽施挺唐建国姚领爱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急性脑梗死神经受损
机械通气联合镇静肌松剂抢救成功肺闭锁综合征1例
2014年
患者,男,34岁。因"气促伴神志不清1d"于2013-06-20 13:00pm收入观察室。患者6月19日下午16:00pm左右感觉胸闷、心悸提前下班,到当地诊所就诊,当地医师见其气促,呼吸困难,建议呼"120"转上级医院就治,于19:00pm入我院抢救室,当时患者气促,烦躁不安,查血气分析:PH 7.07,PO2 45 mmHg,PCO2 89 mmHg,
张学敏唐建国施挺张柏银
关键词:机械通气肌松剂肺闭锁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